12月12日,“氢风已至 储达未来”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位于嘉定氢能港核心区的上海氢储能动力基地举行。作为上海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氢储工程项目,项目的启动标志着通过氢电耦合(将氢能和电能相互转化、高效协同的能源网络技术)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创新技术模式成功落地,为全国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可参考路径。
项目坐落于上海氢储能动力基地内,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项目融合了光伏绿电制氢、新型氢储能与燃料电池发电三大技术,从源网荷储四端形成新能源供给和利用的解决方案。
技术层面,项目高度集成光伏发电、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ALK(碱性)电解槽制氢、储氢、PEM燃料电池发电、热电联供、冷水系统及电气控制等多个功能模块,打造了一个高度模块化、智能化的小型储能电站。通过引入智能微电网技术,项目实现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全闭环流程管理,将原本不稳定的光伏绿电转化为稳定、高效的绿色电力,并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和厂房设施作为消纳绿电的载体。
据介绍,该项目以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为基础,年制氢约30万标方27.5吨,年绿氢发电量约51万度,通过制氢和储氢系统高效利用,每年预计可减少14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为区域碳减排作出显著贡献。
此外,该项目还被视为氢储能项目的“样板房”。未来,嘉定氢能港将以此为基础,整合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等系统模块资源,积极寻求与国内能源大省的能源及产业战略合作,共同承接氢储能调峰电站、共享储能站等项目,并有望形成并推广“氢能港模式”。同时,通过“氢能港模式”的推广,将吸引更多氢能新材料及关键部件领域的研发、制造项目落户嘉定,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仪式上,嘉定氢能港协同创新中心同期揭牌成立。中心将侧重协同氢能上下游企业合作及技术产业化应用,挖掘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周边高校在氢能、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