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025-01-08 中国石化报

50

核心提示:(一)产业结构尚需调整,高端品种供给不足 总体上,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存在通用低端材料供应过剩、高端材料供给不足的问题,尤

(一)产业结构尚需调整,高端品种供给不足

总体上,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存在通用低端材料供应过剩、高端材料供给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电子电器、生物医疗及航空航天领域用高端品种仍大量从国外进口,在产品质量稳定性、高纯单体合成、循环回收技术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在聚芳醚树脂方面,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生产PEEK、PEKK、PES(聚醚砜树脂)等,工业级产品能满足我国市场需求,但医用产品,如血液透析膜专用PES和骨植入PEEK等材料依然依赖进口。总体上,仿制国外产品质量不稳定,自主创新产品规模不足,深加工制品牌号少。

(二)技术支撑仍需加强,产品应用开发有待拓展

我国高分子材料部分领域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缺少系列化产品开发和产品应用技术开发,重大装备研制投入不足。在芳纶纤维方面,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化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产品质量及应用等方面尚待提升。

在聚乳酸方面,目前还存在丙交酯合成及纯化技术与设备尚不能完全自立、PLA循环回收产业布局缺失等问题。在氟橡胶方面,目前全氟醚橡胶还完全依赖进口,缺少超耐低温氟橡胶;总体上存在成本高、产能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先进的后处理设备等问题。

(三)原始创新投入不足,前瞻布局尚需加强

我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大多是通过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创品种较少,整体上缺乏“从0到1”的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和原创研究,顶层设计有待加强。研发工作往往以产品为依托,必要的科学机理尚未完全揭示清楚,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落后于材料研制与应用,理论支撑不足。部分细分领域,比如生物基树脂及可降解材料,虽然目前研发和生产总体上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一些引领性新兴品种和非粮生物基技术的产业化方面仍需前瞻布局、自强发展,以抢占未来发展新优势。

(四)产研合作效率较低,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以聚芳醚酮为例,我国的专利申请以高等院校为主,但高校创新成果转化较低,创新成果难以为企业服务。欧美国家则以生产企业及应用单位申请为主,依托企业内部不断的技术创新,逐步形成技术壁垒,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高技术领域形成市场垄断。同时,我国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仍有不足。比如在生物基高分子领域,美国、欧洲等拥有较完备的材料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具备生物基、生物基复合材料基本术语定义,并制定了生物基测试等一系列相关标准,但相比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标准,生物降解测试标准尚缺少海水、海沙等自然条件下相关测试方法标准。

(五)循环回收布局不够,绿色发展需重视

目前,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发展主题之一。在“双碳”战略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限塑及禁塑政策的推进,可降解、可回收高分子材料迎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2022年,美国启动了《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拟投入20亿美元发展美国的生物制造。2018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循环经济中的塑料战略》,以推动塑料回收技术。我国目前工业堆肥降解与循环回收等末端处理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相关技术有待推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