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那片海” ——延长石油油田数字化转型见闻

   2025-04-08 延长石油

40

核心提示:“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油田作为传统工业,更需主动拥抱变革,借AI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3月27日下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油田作为传统工业,更需主动拥抱变革,借AI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3月27日下午,延长油田公司科技大讲堂现场,一场关于AI技术与油气生产深度融合的思维碰撞热烈展开。这次大讲堂,不仅体现了油田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心,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凝聚了新共识。

日前,记者在延长油田公司了解到,通过推进地质、勘探、开发、生产等专业数据库的建设,油田各类业务逐步实现线上化,数据入库率达90%以上,催生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建设“加速跑”

纵览中国石油工业的壮阔版图,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一场静默的革命。那就是,当钢铁血脉与数据之海相遇,守护黑色流金的石油人,正在将百余年发展的基因序列植入数字云端。 油田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原油生产的主力军,东西部资源条件、地域环境、发展历程、开发现状、生产运行模式不尽相同,呈现出资源“西富东贫”,产量“西高东低”的现象,西部原油产量占到整体的76.8%,当前的主力产区在西部,上产潜力也在西部。要提高油田采收率,西部区域自然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受地面配套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油田集输化、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为了补齐这一短板,自2016年开始油田就积极部署和推进数字化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油田采用4G、无线网桥、光缆等多种通讯方式,累计建成油水井物联网14729口,约占总开井数14.66%。”据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张新印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助推油水井生产形成“井站一体、电子巡护、远程监控、智能管理”的数字化油田开发管理模式。示范带动突显成效。3月28日上午,仲春时节黄土高原,一片片粉色的桃花在风中摇曳,与山间错落有致的井架遥相呼应,勾勒出一幅现代化生产建设的壮美画卷。作为“数字油田”样板的志丹采油厂双E7-14井场,500余口油水井数据在中控屏实时跃动,抽油机远程启停、故障自诊断、能耗智能监控一应俱全。过去需要5人巡检的井场,现在只需1人便可精准管控,劳动生产率提升400%。

 

在看不见的数字战场上,另一场战役同样激烈。截至2024年底,延长油田建成了以枣园数据中心为核心,覆盖延安、榆林两市19个下属单位、855个基层单位的企业局域网,队级以上单位专网覆盖率100%。这些纵横交错的数字脉络,正将散落的生产数据编织成价值图谱,为地质建模和油藏分析注入算力动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转型战役中,两支不足60人的精锐团队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数字化建设指挥部与自主研发团队,在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他们开发的基于MQTT的油水井远程监管系统,使油水井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20%,实现油井工况、液位、注水压力、流量、视频等数据实时远传。

目标明确 步履坚实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面对采收率每提升1%就相当于新增亿吨级储量的行业共识,油田公司近期启动“数字菁英”培养计划,从95名报名者中遴选出40名高潜人才。这些既懂油藏开发又精研数字算法的复合型人才,将成长为撬动采收率提升的新支点,推动油田从资源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

“数字化转型以支撑主业成功为目标,而我们的主业就是提高采收率。”在不断夯实和加快基础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油田把数据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作为近两年的工作重点和抓手。多年从事油田开发的志丹采油厂总地质师李广青,目前兼任油田数字化建设指挥部指挥。他表示,“数字化建设对于油田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目前,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未来我们将依靠团队合力,持续完善顶层设计,不断推动油田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 提高油田采收率是集团站在油气当量2000万吨的新起点上,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油田物联网技术应用实施后,不仅大幅度缩减了一线油水井工作人员,而且大大减轻了采油队的各种管理工作负担。”张新印说,物联网不仅在降低劳动用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增加油井产能和降低风险管控等方面也体现出明显的优势。自油田开启数字化转型以来,核心是通过技术融合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整合,而生产是油田业务的“神经中枢”。“通过建设在线值守接报系统,大大提高了日常生产调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油田调度中心孙杰站在生产调度指挥平台的巨型屏幕前介绍道,“数字化手段在生产运行中发挥出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在线调度三大核心作用,为生产经营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油田安质部曹斌感慨道:“油田物联网建设发力后,有效降低了职工日常工作的安全风险,一线管理部门实时掌控油井运行状态,显著提升油井故障发现的及时性,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相对于建设前,降低安全风险50%以上。”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与油田数字化建设团队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的交流中,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港湾的守望者,而是化身驾驭数据浪潮的水手,在二进制潮汐中重构能源认知的坐标系。“我们将全力建立三级监控体系,培育数字化人才梯队,健全运维机制,三年实现主产区物联网全覆盖、关键环节无人化,打造数字油田新标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