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累计投运132个

   2025-04-22 中国能源新闻网

55

核心提示: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兆瓦/10956兆瓦时,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积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32项在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占主导,共计128项,装机规模占比95%。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创新,突破单一储能路线限制,构建多元化技术矩阵。其中,广东台山电厂储能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电配置电化学储能项目;宁夏灵武电厂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单体式飞轮储能项目,填补了我国飞轮储能参与火电调频相关领域的空白;山东蓬莱电厂储能项目是我国首个“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飞轮”四维复合型智慧储能项目;河北龙山电厂储能项目是全国首套600兆瓦机组抽汽熔盐储能项目,项目实现“调峰+顶峰”双功能。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聚焦“新能源配储、火电配储、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四大场景,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系统价值双提升。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中新能源配储占比近七成,多个火电厂通过配置储能,显著提升了机组调频性能,推动煤电从“基荷电源”向“调节电源”转型。数据显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配储项目平均日等效充放电频次高于行业均值;独立储能项目系统调节能力显著优于同类项目,在提升电网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集团将深化新型储能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依据电网规划等分析资源与需求,布局储能示范项目;以省级公司为主体统筹规划区域储能电站,实现系统化、规模化;在政策支持地区及新能源汇集区等关键节点,基于需求与成本效益布局储能;加强新型储能技术示范,探索压缩空气储能等新技术,推动市场化运营;灵活配置用户侧储能,利用峰谷价差合理布局,以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和能源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