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预计8月建成

   2025-04-28 成都日报锦观

37

核心提示: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

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按照远期规划,投用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0000Nm^3/h(折合2万吨/年),有望成为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

据了解,根据制备工艺及流程,制氢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灰氢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蓝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处理,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4.430, 0.00, 0.00%)、风能、水能等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生产过程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是一种完全清洁的能源。

合成氨氢能项目采用PSA工艺(变压吸附),通过物理吸附,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进行提纯,产出高纯氢气产品(纯度99.99%),解吸气体回到合成氨系统进行回收利用。“我们这个项目在制氢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是环境友好的‘蓝氢’项目。”项目负责人何明岳表示,该项目的优势是工艺简洁、技术成熟、安全风险低、生产成本低。项目设计氢气产能6000Nm^3/h(折合4280吨/年),远期规划,在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前提下,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0000Nm^3/h(折合2万吨/年)。

当前,在氢能产业上,青白江区正围绕“制、储、运、加、用”五大环节打造氢能中试基地、氢源供给地及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合成氨氢能项目投产后,青白江区将利用该项目的高纯度“蓝氢”资源,为成都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低价氢气资源,拓宽氢气应用途径,实现新能源与化工深度耦合,为成都市氢能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前端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