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讲解员正在为参观人员讲解。王明强摄
陈列馆宗旨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企业形象展示的窗口、油田历史研究的场所、优秀文化交流的平台、缅怀石油先辈的殿堂、旅游休闲观光的圣地
陈列馆九个展馆名称
“岁月·大庆”
“松辽惊雷,油出大庆”
“艰苦创业,光辉历程”
“大庆赤子,油田脊梁”
“大庆精神,民族之魂”
“巨大贡献,卓越品牌”
“春风沐雨,光耀征程”
“油田·百年”
“百年油田畅想”
主题雕塑“起点·永续”的寓意
雕塑地面部分高4.7米,寓意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起点:寓意着“松基三井”是大庆油田的“起点”,“二号院”是石油大会战的“起点”,1959年9月26日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起点”,今天是大庆油田昂首百年的“起点”。永续:寓意着大庆油田追求资源采掘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战略,永续为祖国献石油、献能源的伟大事业。同时也寓意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万古常青
让我们怀着崇敬、仰慕的心情走进这块“圣地”,静静地浏览,追寻大庆石油会战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循着这条浓缩的大庆之路去感受曾经的岁月和未来。
从进入展馆大门的第一步起,脚下用青铜铜板铺就的“大庆之路”镶嵌在院内广场中轴线上,铜板全部采用浮雕文字,将大庆油田从1959年9月26日诞生到2006年9月26日47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用魏碑字体刻在10毫米厚的铜板上。
“大庆之路”在馆内出现3次,但形断意连。院外部分总长56.2米,宽度1.959米,代表着大庆油田诞生于1959年。从院外走向院内,年份数字排列由大到小,表示正穿越时光隧道走进历史;当走出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之路”年份排列由小到大,寓意从历史走向未来。
走进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题雕塑“起点·永续”。雕塑是以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井口装置为主体造型,地面部分高4.7米。
走入序厅,迎面墙上是刻有仿岩雕的“岁月·大庆”四个大字,动态风雪及呼啸的风声,伴随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音乐,一幅原生态的大庆风貌展现在面前:47年前,在这片荒凉广袤的大草原上,走来豪迈的石油大军,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着神奇,彻底改变了中国贫油落后的面貌。
在“松辽惊雷,油出大庆”展厅,展示了大庆油田发现的历史背景和艰难过程。在“松基三井喷油”画面的展示屏前,设置了一块观众参与的触摸屏,按动按钮,迎面墙上即会映现出松基三井喷油的壮阔画卷,油流滚滚,人们欢呼雀跃……
大庆油田诞生了!
这场面,再现了当时中国人民期盼国家富强繁荣、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心声;再现了新中国的石油工人期盼改变中国贫油现状的强烈愿望。
这场面在以后无数次地出现。
大庆油田首列原油外运、大庆油田年产原油千万吨、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实现5000万吨、大庆油田原油产量5000万吨以上稳产……每一次辉煌都是对“松基三井喷油”的回应和继续。
“艰苦创业,光辉历程”展厅主要展示大庆油田47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大庆油田的成长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和振兴。
在一个醒目的展位,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队来大庆参加会战时使用的钻机主机静静地卧在那里,这部钻机主机就是当年铁人和工人们在萨尔图下车后,没有吊车卸钻机时,硬是靠人拉肩扛将它运到井位。
47年来,这种精神被大庆人继承下来,并将延续下去。那种迎难而上的品格无时不在油田的每一个角落体现。
2004年7月,大庆人在大庆外围找大庆,在大庆底下找大庆的愿望得以实现。大庆油田组织了徐家围子深层天然气勘探会战,所有参战的队伍以铁人为榜样,战酷夏、斗严寒,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目前已完成50余口深探井的施工任务,已提交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终于发现了我国东部的一个大气田。
2005年夏,在完成对俄卸油管线施工的“南三工程”中,大庆人是在与秒针赛跑的紧张氛围里进行的。大庆建设者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空间内,在有限的操作面上,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油系统、污水系统、消防系统等相关配套系统建设,而且创造出令人惊奇的“南三速度”。
记者在展馆的一处看到了一张1962年5月29日的《战报》,这是当时会战工委的机关报,也是现在的《大庆日报》的前身。微微发黄的纸张,也透露出当时那个特殊年代的痕迹。在一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一篇《一把火烧出的问题》的文章。这让记者联想到大庆油田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执行、完善、发展的脉络。
会战初期,由于缺乏大油田的管理经验,当时的一个注水站失了一把火。会战工委就此开展了一场大讨论,北二注水站率先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并在全油田推广,油田的管理水平从此上了一个新台阶。40多年来,抓基层是大庆油田始终如一的做法,基层建设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从会战初期的1205钻井队、1202钻井队、西水源、油建十一中队,到现在的GW58钻井队、2287地震队、中十六联合站、采油四十九队等一大批基层建设的标杆立在那里,甚至是一批老标杆几十年站在排头不退让,带动了全油田几千个基层队你追我赶地争创一流,全油田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局面经久不衰。
在复原的“干打垒”、“露天电影场”的局部模型前,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那“青天一顶、脚踏荒原”的会战环境……
而在同一展厅内的大庆文化广场缩微景观上,又展示了大庆人现代的、文明优雅的生活环境。这是在重组以后,大庆局和油田公司两大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先后为油田职工建起了“铁人广场”、“创业广场”、“石油广场”等大型休闲娱乐场地,使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见到明显效果。
在“巨大贡献,卓越品牌”展厅,主要展示了大庆油田47年创造的巨大贡献和宝贵经验,以及饮誉世界的卓越品牌。同时,展示了大庆油田开拓海内外市场的相关内容,充分证明了大庆油田的实力和在国际石油行业中的地位。
2000年以后,大庆油田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大庆油田的钻井、物探、压裂、修井、录井、射孔、试油、采油工程、聚合物驱油技术等队伍先后进入国内外市场。工程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遍布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外部市场施工队伍达270多支。
在“油田·百年”展厅,显示屏里播放着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能源战略安全的视频资料,进一步揭示了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重要意义。创建百年油田,大庆人责无旁贷,也是历史赋予大庆人的光荣使命。
在此展厅,“大庆之路”再次出现。它以2006年9月26日为起点,截取了几个有标志性的年份,把大庆油田公司“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镌刻其上。
走出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油田47年恢宏跌宕的历史情景依然萦绕眼前。是啊,昨天的大庆书写了半个世纪的成功与辉煌;今后,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征程中,大庆油田必将继续承载共和国繁荣强盛的光荣与梦想!
记者感言:
4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大庆人却在这期间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他们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资财富,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已成为大庆人攻克任何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路……”但大庆人却走出了一条荒原变油城的创业之路;探索了一条开发、管理世界级大油田可持续发展之路;印证了一条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成功典范的正确之路!
背景链接: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坐落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旧址所在地——“二号院”,2006年9月26日落成开馆。展馆占地面积159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200多平方米。拥有展品文物7400件,陈列展品3055件。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已成为大庆人缅怀石油前辈、激励当代人、教育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企业形象展示的窗口,是油田发展历史的缩影。2007年5月18日,在西安市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颁奖仪式上,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是国内第一个石油工业题材原址性纪念馆获此殊荣。已被列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分为“岁月·大庆”、“艰苦创业,光辉历程”、“油田·百年”等九个部分。通过采用编年体和专题式有机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大庆油田47年的辉煌发展历程,突出表现了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成功典范的主题。陈列馆通过油田历史内容与现代陈列艺术的完美结合,表现了当今博物馆的发展潮流。该展馆科学选择新材料、新技术,运用新工艺,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和多幕投影技术,极具观赏性和吸引力。
记者陶文忠 通讯员张士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