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充分发展盐化工 打造纯碱、多晶硅等产业

   2008-12-17

43

        近日在四川化工企业走访发现,在东南沿海同类企业遭遇“寒冬”的时候,这些地处西部的资源型企业借助产业链延伸,扩大产能,搏击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后劲。
  从原料粗加工到产业深加工
  据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负责人介绍说,五通桥区拥有20.39亿吨的盐矿开采权,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然而“原材料粗加工”式的发展模式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区内众多国有企业纷纷破产,经济发展陷入了“死胡同”。今天,经济动荡逼迫企业选择了一条从原料粗加工走向产业深加工的发展之路。
  四川和邦集团副总裁邓崇进给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对比:“如果只卖盐和卤水这些初级产品,每吨只能卖300元;做成碱和氯化铵,每吨可以卖到2000元;做成草甘膦,每吨最高可达10万元;做成多晶硅,每吨售价达几百万元,而且再往下游还有太阳能光伏产业巨大空间。所以我认为,西部企业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了。”
  目前五通桥区的企业已经由过去的盐卤的简单加工,发展出纯碱、****磷酸、草甘膦、多晶硅等五大产业,一条从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多晶硅生产到下游太阳能光伏产业运用的新能源产业链正在形成,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和能耗、减少污染,而且初步实现了盐、酸、碱等基础化工上下游产品的区内循环,配套利用。
  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成本
  “就算要倒,我们也是最后一个倒的。”福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华说。作为西南地区惟一具有规模生产草甘膦能力的企业,四川乐山福华农科投资集团草甘膦产能位居全国第四。他对记者说,草甘膦产品价格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从上半年的每吨10万元跌到目前的3万元,沿海类似的企业有6成左右都处于停产或开工不足的状况。对福华来讲,即使按照现在的价格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利润,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产业链条的支撑。该企业内部形成了卤水、烧碱、草甘膦、有机硅、多晶硅等产品及副产物的生产链条,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实现小循环,而且还可以与园区其他企业实现大循环,工业废物、废气的回收利用率达到98%以上。企业在循环发展的模式下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和邦集团旗下收购了一个煤矿,因此在原材料涨价的时期也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维持利润。他透露,和邦将盐化工生产所必需的盐、卤、煤等资源内部化,制盐、制碱直接成本比全国平均成本低20%以上。其6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采取世界先进的‘五效’节能蒸发工艺和国内一流的反循环生产工艺,比传统技术节能效果多10%以上。现在企业每吨盐的综合能耗为120公斤标煤,为全国最低,每年可节省煤7.2万吨,省电960万度,这些都是它们抗击风险的本钱。
  危机下反而扩大产能寻商机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草甘膦、多晶硅等化工产品价格近期出现剧烈下跌,然而与东部发达地区同类项目纷纷下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化工企业将危机视为商机,纷纷扩大产能,占领市场。
  “目前虽然经济形势不好,但企业自身很有信心,最近还启动了总投资9.87亿元的15万吨双甘膦项目,建成后可增加销售收入30亿元。”邓崇进说。福华集团张华也表示,该公司引进全球排名第二的草甘膦销售商澳洲纽发姆公司合作组建合资企业,使过去的贸易客户变成福华集团的股东之一;同时与其签订了为期10年的草甘膦出口贸易协议,年均出口3.7亿美元,成为四川历年来金额最大的单张贸易合同。在此基础上,企业不仅上马了一批草甘膦、烧碱、白炭黑项目,还储备了总投资100亿元的相关产业化项目。
  东汽乐山硅材料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燕平更是将这次金融危机视为国内多晶硅产业优胜劣汰的一次“机遇”。据悉,多晶硅价格在这两个月发生了剧烈波动,从每吨330万元直降到150万元左右,跌幅达50%,国内已经有8家企业的多晶硅项目已经下马。这家企业多项硅生产工艺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了多晶硅生产中的四氯化硅氢化等四项重大项目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该企业还拥有长远规划和完整产业链条,不是单纯生产多晶硅,最终产品还有太阳能发电设备。“所以在别人的项目下马的时候,我们公司投资9.5亿元的1500吨多晶硅项目已经投产,接下来还要再上2条1500吨的生产线,争取抓住这次大洗牌的机遇,成为行业龙头。”王燕平表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