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原油战略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10-04-01

151

 

   随着第二批原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陆续开工,中国石油战略储备计划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而目前高达52%的对外依存度让石油战略储备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极为关键的重要举措。有专家甚至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2%。
  专家认为,仅仅靠建设石油储备基地是不够的,只有长期战略与短期战略相结合,才能充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二期工程将可满足100天原油需求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商贸大会期间透露,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第二期工程选址建设完工并投产之后,将可满足中国100天的原油需求量。
  国家发改委曾在2007年提出到2010年中国将建成相当于3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规模。与此相比,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前两期的工程将使中国的原油储备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林伯强目前正在参与中国“十二五”能源战略规划,他透露说,第三批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选址正在进行之中,而甘肃继入选第二批储备基地之后,再次被列入第三批基地的选址之中。
  自从中国在1993年第一次开始讨论战略石油储备的问题,到2004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在浙江镇海开工建设,第一批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四个基地(包括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海和辽宁大连)已经在2009年实现全部投产,共注入1.02亿桶原油,合1640万立方米。
  目前,第二批战略储备基地已经陆续开工建设,规划库容为2680万立方米,约合1.69亿桶。
表:第二期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选址
   地点 可能规模(万吨) 操作
   锦州(辽宁) 300 中石油
   青岛二期(山东) 300 中石化
   金坛(江苏) 250地下 中石化
   舟山二期(浙江) 300 中化
   惠州(广东) 200地下 中海油
   湛江(广东) 700地下 中石化
   独山子(或鄯善)(新疆) 200 中石油 
   兰州(甘肃) 200 中石油 

  对外依存度高攀,原油储备压力增大
  2008年突袭世界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全球的能源需求一度下挫,而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使得其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2009年,国内的成品油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从受到严重冲击转为逐步恢复原有态势。
  汽车工业2009年飞速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汽油消费的稳定增长,同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建筑施工用油快速增长。据统计,2009年国内汽油消费增长了4%,煤油增长17.7%,柴油下降2.1%。消费柴汽比2005年升至2.31:1后开始下降,2009年下降尤为明显。
  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使得中国2009年的石油进口实现了快速攀升,同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攀升了52%的历史高点。
  易贸咨询副总裁信耀远认为,2009年国内主营炼厂加工积极性高涨,同时国内原油产量增长后劲不足,是原油进口依存度创新高的主要原因。2009年中国新增炼能近2000万吨,对原油加工量的贡献大概在5%左右。
  此外,受自2009年开始执行的820元/吨的高额消费税压制,国内主营炼厂压减燃料油出率、增产沥青或者减少燃料油出厂。因此,尽管2009年燃料油消费量总体萎缩,但由于山东地方炼厂仍然是燃料油进口的主力军,进口依存度却出现反弹。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副所长柯晓明预测,2010年世界石油需求恢复正增长,石油需求增加110-140万桶/日,仍然低于前五年2%的平均水平。其中中国、中东和印度仍然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占世界增量的56%。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副总工程师张福琴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油品等主要产品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若GDP保持7.5%左右,中国成品油表观需求量在2010-2015年间将增长4%-5%。
  预计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我国国内成品油需求量将会分别在2.16亿吨,2.86亿吨和3.36亿吨左右,其中华东和中南地区成品油需求量占全国需求总量的近60%。成品油需求量的增长将有可能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在2020年达到62%。
  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的标准,石油供应终端量达到需求量的7%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线。林伯强表示,从产能、消费量、消费增长量和进口依存度的现状和预期来看,中国的石油安全将日益脆弱,而且速度比较快。
  中国不断攀升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一旦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或者石油出口国发生战乱停止供应,中国的能源供应将面临极大的考验,同时中国的石油储备系统能否承担起重任也将受到考验。
  长期战略与短期战略相结合,充分保障能源安全
  摩根斯坦利预计2011年原油的年度平均价格为110美元/桶,而日渐减少的存货将成为价格爬升的催化剂,使其在2010年年底之前提升至95美元/桶。
  息旺能源预测,未来5年中国原油年加工量有望超过5亿吨,年均增幅至少在6%以上。不断增长的加工量会进一步刺激中国的原油进口,而高企的国际原油价格将不断给中国市场带来冲击,同时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
  林伯强认为石油战略储备只是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的一个方面,只有长期战略和短期战略相结合,才能形成完善的保障体系。
  在长期战略上,林伯强建议应该对商业储备有一定的约束,即规定义务储备。从日本快速的在几年内提高石油战略储备量的成功经验上看,增加民间储备等多元储备模式,通过对企业的有效激励可以对政府储备形成必要的补充。
  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毕建国也曾经建议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牵头,组织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中心、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组成商业战略储备协调小组,统筹商业储备用于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并制定整体方案和相关政策。
  林伯强还建议中国的长期石油战略储备应该考虑90天,但在储备初期不必脱离自身现实,可以循序渐进,将储备规模动态化。既满足了本国自身发展规律,同时也可以减少大规模的石油储备引起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是,在石油储备和设施上应该适当超前,尤其是当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时,可以利用一旦出现的低油价的机会。
  同时,加快石油储备立法,通过法律明确石油储备的模式,储备规模和储备品种等,使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律保障,也可以增加储备的透明度。
在短期战略上,中国可以通过削减国内产能来保证尽可能的增加石油进口,同时尽量利用现有的储备能力以及海上油轮储油,并投资石油期货产品。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