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世界石油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1-05-13 石油石油

60

       中油网消息:20世纪是石油工业飞速发展的世纪。首先,在认识水平和研究方法方面,从孤立地分析构造油气藏、从静态的槽台说观点认识地下地质特征,发展到用板块构造及活动论的观点分析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用含油气系统的观点系统分析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

    其次,在勘探方法和勘探技术方面,从简单的传统钻井工艺逐步发展到喷射钻井、大位移井、欠平衡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地震勘探技术更是从无到有,从模拟记录阶段迅速发展为数字地震、三维地震、四维地震。测井技术从模拟记录测井发展至数字测井、成像测井和核磁测井。 

    所勘探的目标亦从背斜圈闭、构造圈闭,发展到复杂隐蔽的地层圈闭、岩性圈闭、深部潜山、礁体以及盐下圈闭等等。所勘探的地区从单一的陆上浅层,发展到沙漠、极地等边缘地区以及深层、滩海和广阔的大陆架海域。

    总之,早期“瞎子摸象”式的勘探活动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的综合勘探新概念。

    下面分专业对国外石油工业正在应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作简要论述。

    (一)地质理论研究与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信息、通讯等基础技术的发展,石油勘探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在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一些与石油地质相关的学科,如:板块构造理论、沉积学和沉积盆地研究、盆地分析模拟、油气成藏动力学、含油气系统、层序地层学、天然气地质学、多学科工作组等,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进展。

    油气勘探技术正在走向精细化、集成化,形成了以多学科协同研究为基础的综合勘探体系,并逐步渗透到油气开发领域。在整个综合勘探体系中,地质综合研究形成了以盆地分析为基础、以含油气系统为思路和方法、以目标评价系统为手段的一整套地质综合评价方法和技术。

    盆地分析在引入板块构造学、层序地层学、三维盆地模拟技术和多学科综合后,从理论基础到方法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含油气系统把油气形成、运移、聚集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进行应用,从而改变了以往孤立地研究各单一成藏条件的状况,在预测含油气区带和油气藏分布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己成为不可缺少的找油理论和手段。勘探目标评价系统在国外己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各大油公司都拥有自己的勘探目标评价方法并已形成相应的软件,内容包括烃源岩、储层、圈闭和成藏动力学等四大要素的描述;地质、工程、经济和风险分析;钻后评价和油气可采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

    目前,国外油气勘探的地质关键技术主要有:
    (1)油藏描述技术
    (2)盆地模拟技术
    (3)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4)油气远景目标定量评价技术
    (5)资源评价技术和方法
    (6)储层综合预测技术
    (7)综合勘探技术

    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多种勘探方法、勘探技术的综合运用,多个部门间的广泛联盟将是21世纪石油勘探技术发展的主流。高效的信息管理网络、勘探技术的综合与集成、基于风险和经济评价的目标优选和决策会成为各大油公司的制胜法宝。未来5~10年,上述地质关键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并且,下面2项技术将会被开发应用,而成为某些大油公司的关键技术:
    (1) 综合地质模拟技术
    (2) 石油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技术与管理系统

  (二)物探技术

    物探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地震勘探技术,更是国外技术服务公司的重点服务项目,也是综合性石油公司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益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

    自地震勘探技术进入石油勘探领域之后,反射地震技术、数字地震技术和三维地震技术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当时的油气发现数量与储量大幅度增加,成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进步。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分辨率地震技术、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油藏地震描述技术、四维地震监测技术等一批新技术迅速发展,它们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新区勘探的成功率,也给老区勘探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现阶段,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促使地震勘探技术在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和设备制造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成像技术和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应用,使地震勘探技术的作用更加广泛,三维地震、井眼地震、地震油藏描述与监测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均已在油气勘探与生产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采收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21世纪初期,这些技术仍将在油气勘探与生产领域继续自身的作用,然而随着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技术自身的改造势在必行。有迹象表明,各种方法技术的集成与生产问题的实时解决,是这些技术发展的趋势。未来5-10年,将出现的关键技术包括:部署永久性地震传感器排列系统,实施实时地震油藏生产监测,实现油田生产仪表化(电子化)管理;发展实时深度成像技术,实施随钻地震成像,实现钻井进程可视化控制;完善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实现岩性和直接流体判别勘探;建立数据处理-解释-评价-决策过程可视化综合系统,全面提升多学科工作组的研究能力和资产评估组的决策准确性。

  (三)测井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对测井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机械、计算机、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测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在这种大环境下,测井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测井仪器已经从数控测井仪器向成像测井仪器方向发展,成像测井仪器可以以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在更短的时间内传送更多的测量数据;一次下井可以组合更多的下井仪器;一个仪器有更多的探测器,扩大了井眼的覆盖范围,进行成像测量;仪器具有更高的采样率、更高的分辨率和多种探测深度。

    20世纪90年代中期,斯伦贝谢等大公司相继推出了成像测井技术,使得测井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测井正从平均化的测量向阵列测量演变,能更好地探测地层的非均质性,更有效地划分薄层,更准确地确定薄层的孔隙和含油饱和度。除了成像测井技术外,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套管井测井技术、随钻测井技术和快速平台测井技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近期关键的测井技术。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得到了不断改进,测井精度和测量速度得到了极大提高,现场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套管井测井在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国际市场上,套管井测井占47%,套管井测井仪器更加配套,新一代脉冲中子测井仪器已经问世,新一代仪器具有地层评价、生产测井和油井监测等多种功能。随钻测井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随钻测井仪器正在向着阵列化成像方向发展,某些随钻测井项目已经实现成像测量。随着哈里伯顿公司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推出,成像测井仪器更加配套,仪器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为了适应更加恶劣的测井环境,斯伦贝谢公司和哈里伯顿公司都推出了恶劣环境测井技术,仪器的耐温达到500℉、耐压达到了25000psi,可以在30000ft以下的深井中完成测井作业。在裸眼井测井中,电阻率加上三孔隙度测井的市场份额占到了78%。因此,几家大测井公司都积极加强常规测井系列的研究,并将随钻测井中的高可靠技术应用于此系列,推出了快速平台,使常规测井仪器向着多组合、小尺寸、高可靠、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测井平台可以缩短测井时间,降低测井中的故障率,并大大节省了占用井场的时间。与成像测井仪相比,其成本低得多,服务价格可以大大下降。这一系列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另外,近两年出现的永久测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各大服务公司都在积极介入这一市场,预计该项技术对油气田的开发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钻井技术

    由于钻井费用占了石油工业勘探开发费用的50%~80%,所以,研究和发展先进适用的钻井技术是国外大石油公司降低勘探开发成本的主要着力点。概括起来讲,国外钻井技术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二是降低钻井直接成本。

    近些年,国外核心钻井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欠平衡钻井技术

    欠平衡钻井技术(指注气欠平衡钻井技术)于90年代初起源于加拿大,是由加拿大开始推广的。欠平衡钻井技术可减轻地层损害,提高机械钻速,克服漏失和卡钻,是开发枯竭油层的一种好方法。但欠平衡钻井技术要比常规钻井技术复杂,首先要增加一系列的设备。并且在安全和防腐方面目前也存在一系列的困难。

    2.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20年代美国开始运用大位移井,90年代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大位移井技术主要用于以较少的平台开发海上油气田和从陆上开发近海油气田,目前主要用在北海、英国WatchFarm油田和美国加州近海。

    3.多分支井钻井技术

    多分支水平井能由多个储层同时泄油到一个主要井眼。储层和地下环境要求确定主井眼与多分支水平井的连接规范。目前在国际上一致承认的是TAML对多分支井完井系统的分级。TAML把多分支水平井的完井分为6个级,其中第三级里包括一个亚级。

    多分支水平井是提高油井产量和产能的一种方法。目前Schlumberger Cambridge Research和Schlumberger Doll Research两家斯伦贝谢公司下属的科研机构正与很多大学合作,对提高单井产量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多分支水平井的产能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增产措施和控制、多项流监测、流体分析等。

    4.连续管钻井(CTD)技术

    CTD钻井技术是开采末波及区和提高油井产能的新技术,该技术为开采未波及区和提高油井产能打开了门户,并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新技术。

    5.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斯伦贝谢公司于9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近钻头传感器,并将其应用在导向钻井作业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导向钻井技术即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并将这项钻井技术向全世界推广。另外,为发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斯伦贝谢公司还研制成功测传马达(instrumented steerable motor),为地质导向钻井又增加了新的工具。地质导向钻井的特点是,由于传感器离钻头较近,因此能实时地把钻头附近的测量数据传送到地面,钻井工程师可根据实时测量数据及时地调整井眼方位和井斜角以确保井眼沿设计轨道钻进。

    6.自动跟踪旋转闭环钻井系统

    自动跟踪旋转闭环钻井系统通过井下测量、地面测量、数据采集、综合解释、地面过程控制、井下过程控制6个过程实现钻井自动化。

    到2001年1月为止,贝克休斯公司已采用自动跟踪旋转闭环钻井系统钻进了71万m的进尺。自1977年自动跟踪旋转闭环钻井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在15个国家共打486口井。共节省了3亿美元的综合成本。

    7.膨胀管制造和应用技术

    膨胀管技术问世于80年代初,是由前苏联研制成功的。当时是用的是93号钢制成的异形管。当钻遇水层或破碎带而无法正常钻进时,将其下入井内,用扩管器将异型管扩成圆形并使其靠在井壁上,借以封堵水层和破碎带。到90年代末,美国研制出割缝膨胀管,这种割缝膨胀管比异型管更容易扩径,因此其封堵破碎带的效果更好。据称,如果连续下这种割缝膨胀管用以封隔地层,可以少下一层或几层套管,从而可大副都降低钻井成本。

    未来的钻井技术发展将继续以降低勘探开发总成本和钻井直接成本为主要目标,以实现自动化钻井为核心的研究内容带动整个钻井技术的进步。钻井技术将更好地与地质、地震、测井和录井等专业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套高效的钻井系统,不断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和单井产量,缩短钻井时间,降低“吨油成本”。21世纪初的重要钻井技术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分支井。多分支井的钻井与完井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将广泛应用于老油田和海上油田。

    (2)大位移井。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将进一步围绕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和提高成功率的目标而发展,将更广泛地用于海上油田、滩海油田和其他地面条件受到限制的油田。

    (3)欠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技术将进一步朝安全、简便和适用的方向发展。这项技术对于保护油层和提高钻井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将广泛用于低压低渗油田和老油田。

    (4)钻井信息技术,包括随钻测量、随钻测井、随钻地震和实时三维井眼轨迹监测(与地质模型结合)等技术。各种井下传感器的位置将进一步朝钻头附近移动,能够探测钻头前方的地层信息,更好地实时监测地下情况,修改地质模型,实现地面与地下的双向通信,进行地质导向钻井。

    (5)连续管钻井技术。连续管、连续管钻机和连续管钻井配套的工具(如小直径井下马达、钻头和测量工具等)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连续管钻井技术在分支井和小井眼钻井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6)可膨胀套管技术。常规钻井中是将固定尺寸的套管下入井中,从井口到油层的尺寸是逐渐缩小的。因此,有可能因为井眼尺寸而限制某一深度的井下作业,甚至不能达到目的层。壳牌研究中心最近开发了膨胀式割缝管和实体套管,其中膨胀式割缝管的直径可膨胀至原有的2倍。这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简便有效地解决复杂井段的井壁稳定问题,二是可以减少上部井眼的尺寸和套管层数,甚至在几年内实现从井口到井底以同一尺寸钻井,这样可以钻更深的直井和大位移井,三是可以修复老井被损坏的套管,四是可以大大降低钻井成本。

    (7)自动化钻井。继续开发研究井下钻井、地质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可遥控井下工具及井下自动执行装置等。

    (8)深水钻井。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人类的石油钻井活动已经从1983年的300m水深扩展到了1998年的2300m水深左右。为有效地开发深水油气资源,深水钻井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油气开发技术

    从世界范围来看剩余资源量中边老低难资源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开采难度日益加大,这是世界石油上游工业所面临基本形势,这种基本形势决定了世界油气田开发科技的发展主要围绕着两个基本点:一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是有效开采边、老、低、难储量,即增加可采储量、提高采收率。近年来围绕着这两点石油工业上游已形成了一套“以油藏经营为主体、以技术发展为基础、以技术集成化应用为手段、以多学科协同为特点、以实时解决为目标”的石油科技体系。

    效益最大化是各油公司追求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既要强调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又要注重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这已成为当今油气田开采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纵观石油工业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油气田开发开采技术总体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由提高单井产量发展到集成化油藏经营;
    (2)由单学科孤军奋战发展为多学科协同工作;
    (3)由单项技术应用发展为集成技术解决问题。

    (六)地面工程

    石油地面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包括普通的油田、气田到特殊油气藏的地面工艺和设备以及油气长输管道的工艺和设备等,涉及的技术更是不计其数。国外油田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多级分离,采用合一设备简化流程,原油预脱水技术,液‐液旋流分离技术、油气混输技术、油气水不分离计量技术、油气田自动化技术。国外气田建设水平比较高,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形成气动加剂装置、自动调压采气、超声波计量、装置撬装化等。先进国家普遍采用SCADA系统,近年来又推广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和生产过程的优化,形成了完整的软硬件体系。油田生产运行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是世界油田地面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方向。

    本世纪初,管道建设仍然会延续上世纪末的趋势——低成本与环保主导未来石油管道技术。目前管道建设仍以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主,先进国家输油管道均采用密闭输油技术,降凝剂和减阻剂种类多、效果好。顺序输送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输送介质多达100多种类,形成了配套的技术。输气管道正向着高压力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网络化方向发展,陆上输气压力达到12MPa,最大口径1420mm,X80级管道已经建成。采用高强钢管道、高压力输送天然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输气管道内涂层技术应用广泛。作为大型天然气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储气库技术在发达国家已较成熟,到1998年达到596座。总储存能力5755亿立方米,总有效工作气量3076亿立方米。主要以枯竭油气藏为主,其次是含水层和盐穴储库。天然气超声波计量技术应用增加。国外十分重视防腐,防腐材料种类繁多,内涂层技术广泛应用,从原材料、涂敷技术到检测设备都比较完善。可靠性评估技术在80年代初,开始研究天然气管道安全可靠性,可靠性评价技术已经发展到实用阶段,并已经成功地在多条油气管道上应用。

    未来管道行业继续开发成本效益更好的技术,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能出现的油气地面工程关键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和天然气吸附储存技术。

  (七)炼油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炼油工业将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白热化、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化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石油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和原油质量的下降,传统的炼油技术将难以适应时代要求,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炼油工业已经或正在采取一些重大举措包括: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充分发挥优势以增强竞争实力;走炼油化工一体化道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清洁技术、生物技术、合成技术生产清洁油品;注重加强科学管理,采取措施降低生产成本等。

    环境和资源问题成为推动世界炼油技术发展最主要动力,生产清洁燃料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燃料规格的要求已成为世界炼油业共同面临的课题。原油劣质化、重质化越来越严重,因此重油的深加工和利用日趋重要。发展渣油改质和利用的新技术,提高渣油的综合利用能力成为炼油工业面向21世纪令人关注的热点课题。

    以加氢技术为核心的炼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为炼油工业在严格环保压力下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市场需要,炼油化工一体化策略越来越受到国外炼厂的重视。
进入21世纪,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在传统的炼油技术不断进展的同时,一些新兴的石油和天然气加工利用技术逐渐引起重视。世界炼油工业在未来几年的一些前沿研究领域包括:天然气合成油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

  (八)化工
  
    目前,世界石油化工已向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石油化工技术日新月异,新工艺技术或路线不断更新,其关键技术包括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两个方面。

    1.天然气化工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1世纪天然气化工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成为世界各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天然气化工的主体路线有以下三部分:(1)天然气制合成气;(2)合成气合成液体烃;(3)生产各种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

    (1)天然气制合成气

    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中水蒸气转化、部分氧化、自热转化和混合转化技术是工业应用的成熟技术。美国Exxon公司开发的改进的自热转化技术,美国科诺科公司和英国气体技术公司开发的催化部分氧化技术以及BP阿莫科和Kvaerner工艺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集成转化技术有望在21世纪工业化应用。

    (2)合成气合成液体烃

    天然气合成液体烃技术主要是费托合成法工艺,其中南非Sasol公司的循环流化床和先进流化床工艺以及英荷壳牌集团公司的第一代固定床费托(SMDS)合成工艺已工业化。90年代以来开发的悬浮床低温费托合成工艺将成为21世纪的先进技术。

    (3)生产各种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

    合成气下游的石化产品中甲醇和二甲醚是有前景的大宗产品。低压法合成甲醇技术是已工业化应用的成熟工艺,合成气直接生产燃料甲醇技术也已建成工业装置。Topsoe和Air Products在公司开发的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技术适用于在边远地区用廉价天然气一步法大规模生产二甲醚,可望降低二甲醚的成本。

    2.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是石油炼制的下游,涉及到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精细化工、化肥六大专业领域,几百种产品。

    21世纪石油化工领域各专业的关键技术都是围绕着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最终实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此本报告的关键技术可分类为:大宗产品的大型化和高效化技术;新品种的柔性化和多样化技术。

    (1)大宗产品的大型化技术

    乙烯装置和裂解炉将采用大型化技术,如伊朗国家石化公司已与法国Techip公司签合同,将在伊朗建当今世界最大的单套乙烯能力为140万t/a的大型装置。今后5年新建的PTA世界级装置的规模将超过80万t/a。聚烯烃装置的大型化技术体现在:2000年投产的Elenae公司建在法国的世界最大的LDPE装置,单线能力32万t/a;DSM公司将在欧洲、扬子石化和BASF合资将在南京建40万t/a的管式法LDPE装置;最大的LLDPE气相法单线能力达48万t/a(Univation公司建在新加坡);最大的LLDPE溶液法单线能力达45万t/a(Nova公司建在加拿大)等。聚酯的单线能力可达600万t/a(吉玛技术)、600~900万t/a(康泰斯-杜邦技术)。涤纶短纤维纺丝设备单线生产能力已从50~60万t/a发展到100~150万t/a,甚至200~250万t/a,涤纶长丝纺丝设备通过提高纺丝速度扩大生产能力,绕卷速度已从4000m/min,发展到6000m/min,甚至8000m/min。
  
    (2)大宗产品的高效化技术

    乙烯生产技术通过多套设备合并、减少设备数降低投资,缩短施工期,提高内部收益率,例如KBR开发的DWC技术。乙烯裂解炉管防结焦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可减少经济损失(全世界每年将损失约20亿美元)。对二甲苯的吸附分离技术,可提高单程回收率,如UOP公司的Parex工艺单程回收率高达97%,比传统结晶分离工艺提高32%,大大提高了效率。BP公司开发的新PTA技术可明显节省投资成本和可变成本,缩小占地面积,简化操作。聚烯烃、合成橡胶聚烯烃类弹性体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实现工业化生产是近年来的重要技术进展。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可按需要定制分子结构,提高树脂的性能,产生新一代聚烯烃和三元乙丙橡胶,扩大品种范围增加附加值。气相聚乙烯的冷凝态进料技术不仅可使小规模的LLDPE气相法装置高效扩能,还可降低新建装置的投资和成本。一套32万t/a的超冷凝态装置与非冷凝态装置比,产品成本降低47美元/t,每年可节约资金1504万美元。气相聚合工艺在合成橡胶的聚合工艺上突破了传统的乳液法和溶液法,UCC公司的乙丙橡胶气相聚合工艺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反应器内直接合成聚烯烃类垫塑性弹性体的新工艺使生产大型化,同时在技术经济上更富有竞争力。腈纶熔纺生产技术突破了腈纶只能采用溶剂法纺丝工艺的局限,大大缩短了生产流程,简化了工艺,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将在21世纪替代溶剂法腈纶生产工艺,推动腈纶工业发展。
  
    (3)新品种的柔性化、多样化技术

    乙烯提高裂解装置进料灵活性的技术,可使装置适应原料价格和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变化,提高乙烯装置的竞争性。合成树脂的双峰等易加工树脂技术和聚丙烯共聚物技术改善了树脂的加工性能,增加了树脂的新品种,提高了产品价值。合成橡胶的活性负离子聚合技术突破传统结构性能的优化集成,推动二烯烃类橡胶品种结构的变化。新开发的“一步法”涤纶短纤生产线将纺丝后加工联为一体,装置紧凑、能耗降低,根据市场的需要可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切片纺生产各种差别化纤维。腈纶的碳纤原丝和腈氯纶生产技术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差别化腈纶,提高经济效益。

  (九)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给石油工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石油工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确的决策、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将取决于公司对整个企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随着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周期的不断缩短,那些首先使用新技术的公司将会得到最大效益。信息技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石油公司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大的产业的发展,即集成电路产业、通讯业和软件业。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包括:集成电路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使光缆网络的传输速率空前强大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海量信息组织与集成技术、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石油石化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技术,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维持其在石油行业的领先地位,都大大加快了信息化进程。各石油公司十分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都已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实现了内部信息集成,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建成了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近几年,世界油气工业年均IT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约占总收入的2%。

    未来可能影响石油发展的五项信息技术前沿是:万维网技术(WWW);光子技术(Photonic);数据仓库技术(Data Warehouses);面向对象技术(Object Oriented Technology);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石油科技总体发展趋势可概括为:
    ——集成化
    ——信息化
    ——智能化
    ——实时化
    ——实用化
    ——高新技术向石油科技领域渗透
    ——其它领域技术向石油科技领域渗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