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并非好事

   2011-05-13 石化石化

105

  “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不是远期的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如此表示。国家海关总署6月中旬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原油进口量为1297万吨,进口比重为42%,较4月份有所回落。4月份,原油进口量曾激增至1480万吨,较此前的记录超出100万吨;以原油净进口量与石油表观消费量之比核算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8%。

  自2002年我国继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能源资源需求空前放大,原油对外依存度正在逐年攀升。中国社科院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07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指出,未来5年,我国的能源供应将凸显安全性压力,预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50%;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变成60%左右,届时2/3以上的石油需求将依赖国外供给。

  从去年开始,我国原油进口量就一直呈直线增长。今年1至5月我国共进口原油6743万吨,同比增长9.6%。去年我国消费石油总量为3.2亿吨,约1.5亿吨需靠进口。今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将增加到1.6亿吨以上,相当于每天320万桶,增长幅度为10.3%。事实上,2004年我国的原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40%,预计今年将达到50%,比专家预计的时间提前了3年。根据这一趋势,2010年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60%的时间也可能将有所提前。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依据的。按照目前国内石油探明储量和各大油田生产能力估算,今后国内原油产量增长有限,约为1.8至2.0亿吨/年,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2020年前,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增至5亿吨,有3亿吨需要进口,届时将超过美国目前原油进口依存度50%的水平。

  有人会说,美国、日本石油进口依存度都比我国更高,特别是日本其原油进口量远远大于我国,他们为什么就没有感到原油进口危机呢。但美国、日本在全球许多产油国都控制了很多油田,他们进口石油其实就相当于买自己的油。而我国的情况显然很不一样,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国外也参股和控股一些油田,但与美日相比其油田总量偏少、质量相对较差。因此,现在我国基本上都是买别人的石油,其购买行为引起的动静及影响就相应产生放大效应。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的居高不下,并不是好事。因为原油进口依存度增加将容易使本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油价出现较大波动, 必然使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困难。2006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从40美元/桶涨至50多美元/桶,原油价格一度突破70美元/桶。在油价一路飙升的情形下,我国原油进口仍保持增长,不仅增加了国家外汇支出,而且严重影响和波及工业、农业、交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的增加,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国际原油价格的正常或非正常波动将更深入地影响我国油品以及相关生产资料的价格,甚至影响我国整个价格的波动趋势。随着我国进口石油数量的持续增加,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为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可能。此外,国际油价上涨将导致我国外汇支出增加、净出口减少,进而降低GDP增长率。据有关部门测算,国际油价每桶增加1美元,将影响进口用汇46亿元人民币,直接影响我国GDP增长0.043个百分点。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2006年石油的消费比重为20%左右,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40%左右,但石油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也远远大于煤炭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随着对原油及其制品这些重要工业原料消费需求的增加,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很令人不安,因为这使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因此,现在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应对石油安全挑战是我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我国应减少过分依赖石油进口对经济安全的威胁,控制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增长速度,减少原油对外依存度,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加强国际石油领域的合作,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一整套措施和相应的对策实施。




                           --来源:新浪财经
 
 
更多>同类资讯
• 掘金西部新机遇!2025成都国际化工装备博览会盛 • 赢创计划全球裁员约7000人
• 德国佩特化工集团签约惠州新材料产业园 • 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化合作基地落户永丰
• 吉泰新材料拟投资3.6亿建设年产2万吨水性聚氨酯 • 中国化学1~11月签约超3300亿元
• 科思创联手广汽集团,聚焦飞行汽车材料创新 • BCI集团在沙特阿拉伯开设全新聚氨酯系统制造工
• 鄂尔多斯:煤炭产业与工业互联网的“智”趣相投 • 巴斯夫重庆聚氨酯MDI项目扩产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