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高碳排放已成为制约该能源基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有专家指出,陕西省正在实施的油气煤盐综合利用项目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推广,将从源头和末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以能源重化工产业为发展重点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借鉴。
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大鹏介绍,于2008年开工建设的延长—中煤靖边能源化工园区煤气油综合利用项目,由于创造性地将煤化工、石油化工和油田气化工对接耦合,实现了多种资源的优势互补,有效弥补了煤制甲醇中“碳多氢少”和天然气制甲醇“氢多碳少”的不足,还将渣油裂解中的干气用于生产甲醇,从而大大提高了甲醇合成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靖边园区一期年产180万吨甲醇、150万吨渣油裂解、60万吨甲醇制烯烃、60万吨聚乙烯、60万吨聚丙烯装置为例,在不增加原料消耗的情况下,借助煤气油综合利用技术,年可增加甲醇产量15万~27万吨,相当于年节约天然气2.55亿立方米、节煤41.9万吨。同时,与同等规模煤化工项目相比,该项目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3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55吨、减排污水122万立方米。
2014年,延长石油集团延安富县年产180万吨甲醇、60万吨甲醇制烯烃、40万吨轻油裂解、20万吨丁辛醇、6万吨乙丙橡胶等煤气油综合利用项目将建成投产。届时延长石油集团借助油气煤盐综合利用这一创新工艺,每年减排的二氧化碳将超过870万吨。
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延长石油集团还将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吃”掉大量二氧化碳。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延长石油集团将在巩固水驱成果并扩大水驱范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实施微生物驱油、二氧化碳驱油等新的采油技术。
“目前,仅榆林地区建成的几大煤化工项目,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超过270万吨。随着其他能源化工项目的建成投产,‘十二五’期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将超过500万吨,为延长石油集团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二氧化碳资源。”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张积耀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氧化碳驱油将成为延长石油集团“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主要采油技术之一。
据了解,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环境友好的采油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早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土耳其等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虽然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并先后在大庆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进行了二氧化碳驱油先导性试验,但受制于二氧化碳资源不足、净化技术、运输及使用成本高等限制,该项技术一直未能得到推广应用。2010年,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各大油田用于驱油的二氧化碳尚不足50万吨,不足美国的1/40。
新世纪以来,延长石油集团采用陕西兴化集团生产化肥副产的二氧化碳,曾在榆林、延安不同的油井做了数年试验,试验油井原油采收率最高可提高45%。但由于远距离运输,每吨二氧化碳仅运费就达400元。按3吨二氧化碳增产1吨原油计算,每增产1吨原油亏损300多元,限制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推广应用。
随着二氧化碳净化提纯技术的进步,尤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迅猛发展,在陕北当地获取二氧化碳变得越来越容易,成本也越来越低,二氧化碳驱油的经济效益显现出来。为此,延长石油集团拟将其正在建设的靖边能化油气煤盐综合利用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提纯压缩后,通过管道输送至附近的横山白狼城试验区和靖边杨米涧沙子湾—乔沟湾试验区,进行规模化二氧化碳驱油试验。待两大试验区取得成功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将全面推广该项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陕西省工信厅副巡视员胡海峰、西安石油大学教授何光渝等专家指出,如果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延长石油集团在后期发展中都能合理使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如20%油井采用该技术,每年仅鄂尔多斯盆地驱油消耗的二氧化碳就将超过2100万吨,增加石油产量约70万吨,经济、环保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