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关方面获悉,3月21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国将继续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消费,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会议指出,我国已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当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转变发展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有关领导和专家强调,从根本上看,我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现在,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我们尤为重要和迫切。
目前,经济增长的不协调,表现在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致使相当一部分增长成为无效增长。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还是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重大生产力的布局,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整体效率的提高。所谓难循环,是指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属于线性的、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这样的循环经济。我国每年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以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所谓低效率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的必然结果,不仅劳动生产力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等的产出效益也影响竞争力。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近期来看,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从长远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据介绍,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固定资产投资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现在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投资高达5亿元,而在“六五”、“七五”时期,投资两元就可以增加1元的GDP。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各类资源的消耗强度较高,去年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