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势≠经济优势

   2003-04-08

72

东西部地区差距问题是新一届政府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温家宝总理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总体上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目前,沿海五六个省市GDP超过了全国GDP总值的50%。 
  工业化进程缓慢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却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就纺织工业而言,新疆、湖北、河南等都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这些地区的棉纺工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相比,企业竞争力仍不足,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相反,中西部地区不少棉纺企业处于经营亏损的困难境地。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工业也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区,以上5个省市服装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80%。与此同时,这些地区服装企业的工人相当一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在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初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向中西部原料产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履艰难,初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能获得较快发展,还能靠什么实现工业化呢? 
  影响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开放的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制约作用减弱。在工业化初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且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以农补工”政策,中西部地区不少原料资源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被计划调拨到东部沿海地区,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加工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现在市场已经开放,“以农补工”的政策也不宜继续实施,中西部以较薄弱的工业基础与东部沿海地区按“公平原则”竞争,实际上已经是“不公平”了。二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有一个显现过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将巨资投入中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长远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不过,从改善投资环境到经济快速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更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为东部作嫁衣,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都是有益于全国和东部的项目,更多的是服务于全国、服务于东部,如果西部只是开发和输出资源,而没有加工制造业的配套发展,地方经济就难以发展,西部人也难以富裕起来。三是由于机制不活,对市场反映不够及时,中西部现有加工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影响了在中西部投资的信心。 
  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看,尽快遏制东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已是刻不容缓。但要根本解决这一矛盾,只是把东部沿海地区早已实行的优惠政策扩大到中西部地区远远不够,而应采取必要的特殊政策,如差别税率、在产业政策上实行地区差别政策等,在增强中西部现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使加工工业投资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富裕。 
                            据《经济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