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经贸:前景向好 慎择商机

   2003-06-27

112

  专家认为,两国经贸发展态势平衡,增长潜力很大,但同时提醒中国企业,不要急于扩大对印度的出口贸易,要不急不躁、循序渐进地开展对印度的经贸活动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从22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6月23日,印度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商务部经贸研究院联合举行了研讨会。据了解,这还是中印双方第一次举行这样的研讨会。
 
  从研讨会上传递出的信息说,随着中印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以及人员往来的增加,经贸发展也将进一步扩大,在未来几年内,两国贸易额将达到100亿美元。
 
  互补型经济
 
  使贸易具有发展潜力
 
  商务部亚太研究室主任徐长文认为,中国与印度是近邻,也都是文明古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市场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还是与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双方经贸往来多年来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两国关系的逐步改善,经贸发展的步伐才有所加快,经贸发展已经从单纯的商品贸易逐步扩展到包括承包劳务、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等在内的广泛的经济合作。尽管目前两国经济合作的规模与数量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相称,但已经显出了一定的发展潜力:一方面,贸易额不断刷新纪录,从1990年的2.6亿美元,到去年年底达到了将近50亿美元;另一方面,两国贸易额一直处于平衡发展的态势,增长的潜力很大。
 
  据了解,目前,两国企业间的相互投资还相当有限,但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印度方面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年底,中国在印度已经签订的投资合同金额将近5亿美元,主要是在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和化工领域,印度在中国的投资也有1亿多美元,主要在制药、信息技术、耐火材料和金刚石等领域。印度驻华使馆的人士说,印度企业对中国的汽车轮胎、汽车配件、两轮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很感兴趣,并且希望在这些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中印经贸中存在的问题
 
  徐长文分析指出,中印经贸发展的步伐虽然有所加快,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这些问题不仅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也影响了经贸的发展。
 
  第一,“中国威胁论”在印度的经贸领域抬头,可能影响两国经贸发展。事实上,中国商品在印度市场上并不多。据有关方面的调查,中国商品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尚不足3%,不仅低于韩国、新加坡和泰国,更低于美国、欧盟在印度市场两位数的占有率。
 
  第二,印度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森严,中国商品难以进入。近年来,印度为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对其较高的关税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仍居较高水平,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到27%。高关税阻止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也难以进入。
 
  第三,中国企业多头出口、自相残杀而给印度反倾销提供了口实。近来,国内企业出现—种对印度经商的“盲目”热,很多企业都从事对印度的经贸活动。在印度市场上经常是一种商品,中国多家企业经销和出口,为争夺市场甚至不惜赔本,相互削价竞销,自相残杀,给印度以中国倾销的口实。被印方制裁打击后,全军覆没,退出市场。
 
  第四,对印度市场不调查不了解就匆忙进入。印度拥有10亿多人口,经济也在持续发展,它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但是目前市场还是有限的。
 
  专家告诫:
 
  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徐长文认为,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发展,双方的经贸合作也将加强。特别是在软件开发方面,印度已经占据全球市场16.7%的份额。对于印度的发展我们应密切关注,而关注的最好办法便是加强同它的交往。“中国威胁论”在印度的经贸领域虽然有所抬头,但是不可能持续下去,两国经贸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这种条件下,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抓住中印经贸领域的机会和应对发展中的问题呢?
 
  徐长文认为,中印之间构筑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很重要,也应该研究和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问题,尤其是中国企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努力调查研究,着眼未来发展。对于已经与印度开展经贸合作的企业来说,要努力巩固目前自己的阵地,立足眼前,着眼未来,积极对印度的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从事经贸的习惯做法进行调查研究,积累经验,不急不躁,循序渐进地开展合作。
 
  第二,探讨新的合作方式。鉴于目前印度对我国商品进入市场所产生的嫉妒和恐惧心理,我国企业在巩固传统商品市场的同时,不要急于扩大对印度的出口贸易,特别是要坚决制止一哄而上和相互削价竞销的问题,要积极探讨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如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开展工程承包等。
 
  第三,在印度寻找好的合作伙伴。在印度,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及经商习惯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作为外国企业要掌握这些又很不容易,根据外国企业在印度的成功经验,找一个可靠的、有能力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合作伙伴极为重要,我国企业也应该在这方面积极探索,以便更好地在当地经商。
                          据《中国经济时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