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经济和投资发展分析及预测

   2003-05-16

82

  国家从1998年到2002年连续五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国债进行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西部开发等方面的建设,大力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缓解和解除我国经济方面的不景气已起到很大的作用。2002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平台调整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新周期的第一年。2003年将是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周期的第二年,经济将延续2002年的增长势头,GDP达到8%以上的增长。
 
  一、2003年的经济和投资发展环境
 
  2003年是我国政府换届年,经济和投资发展将面临与2002年大体相同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只是有利的条件更明显,不利的因素有所减弱。
 
  1.国内经济环境继续有较大改善
 
  经过连续5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实践,我国已基本适应了摆脱短缺经济之后的新形势,并取得了在供大于求主导趋势下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经验;这几年出台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的积极效应会在2003年继续起作用;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将使我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加稳定;2003年初政府换届后,可能会在经济方针政策方面有一定的新举措,总的趋势是使国家的各项政策为2003年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平稳和宽松的环境。
 
  一是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国家在2003年会继续采取推动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突出解决“三农”、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进一步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调控手段,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继续发行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教育、环境保护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等等。
 
  二是近几年国家发行建设国债大规模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绝大部分已在2001年和2002年竣工,2003年还将有一些项目投入使用,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各类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提供了更良好的硬件条件支持。国家连续几年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2003年又将有一批技术含量高、工艺水平新、质量有较大改进的新产品投入市场,为我国的企业生产和投资、居民消费提供新的热点。
  
  三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体制仍将加快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煤炭、化工、冶金、机械、纺织和轻工等行业在2002年和2003年第一季度投资的大幅度增长,表明国有企业的投资能力在近几年内有较大的提高;国家重点调整行业的国有企业在2002年盈利的增长,增强了其在2003年投资的能力。
 
  四是近几年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房地产和汽车逐渐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热点。2002年和2003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和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同时迅速增长,表明这两个在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起支撑作用的行业已开始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它们的发展将带动各行业的全面发展。
 
  五是在加入W TO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发展的措施,增加了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减少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所有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都对民营企业开放;对电信、电力、金融等行政性垄断行业进行改组和改革,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等等;各地政府近几年也都制订了有利于外商和国内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这些措施不但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且形成了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六是国家在2003年将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减少审批和审批环节,扩大各类投资者的投资自主权;在国有投资方面继续完善企业法人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完善和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度、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提高企业投资的效益。
 
  七是在加入W TO的过渡期内,国家将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和管理方法改革,尽快使其适应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2003年国家将继续完善金融法制建设,国有银行在资金的运营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并注意按市场规则办事,完善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体制;为适应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估计国家将在建立多种所有制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方面公布一些新政策;在证券市场方面,国家将继续对造假的上市公司和中介结构给予严厉处罚,还要适时推出一些新的金融工具,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这些举措都将对我国2003年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八是在国家召开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后,各地方政府都进行了换届,各级新政府领导成员的文化水平、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在发展经济的实干精神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这将对200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各地的经济和投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2.国际环境继续好转
 
  2002年以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表明,美国发生的“9·11”袭击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只在短期内有消极影响,但在袭击后美国和世界各国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伊拉克战争虽然消耗了美国大量金钱和物资,但为美国的包括军事供应在内的制造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使得美国形成以军火和装备工业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伊拉克在战争之后的重建,也将为美国和一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在2002年都基本扭转了2001年经济不景气的趋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预计这种趋势在2003年将继续下去。
 
  我国在2002年的进出口,特别是出口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表明我国是当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也是对投资者最有吸引力的国家之一。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所确定的继续改革开放的方针,以及我国社会稳定、安全可靠,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现实无疑会增加国际投资者对我国投资的信心;加入W TO之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渐解除,会使我国的外贸和引资条件有更大的改善,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将使我国成为境外投资者在今后几年投资的热点。
 
  3.不利的因素
 
  国内产业调整和企业改革中的难题和进展缓慢,绝大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缺乏投资热点,投资中的浪费和资金流失以及其它因素造成的投资效率和效益的低下,城市化建设、民间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的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三农”、就业、体制和信用等“四大难题”都会从不同的侧面影响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
 
  而近期发生的“非典型肺炎”流行,不但对旅游业及与其相关的餐饮、旅馆、运输等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对疾病的恐惧,许多正常的商业和贸易活动被停止和延期,预计将对我国第二和第三季度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第四季度影响将消退。
 
  在国际环境方面也同样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激烈竞争,对加入W TO之后的中国企业是重大的考验,我国将有一些企业因此而处于困难的境地;伊拉克战争对石油市场的冲击和重组,可能会影响我国进口石油的价格和来源结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2000年初步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之后,经济恢复稳定增长,这些国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其他一些优势,会在出口和争取国际投资等方面成为我国有力的竞争对手;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过调整,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也已在这两年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这些国家较为丰富的物资资源和较高的人力素质,有助于使其成为对国际资本有吸引力的地区。特别是靠近西欧的那些国家,已被欧盟所接纳,并成为西欧国家投资的重点。
 
  二、2003年经济和投资发展预测
 
  我国经济经过1993-1997年连续五年“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和1998-2002年连续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完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紧缩-扩张”的周期(如1960-1965,1989-1992都表现出前期紧缩、后期扩张,而且紧缩和扩张年限基本相同的周期)。2002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平台调整的最后一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在2003年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预计随着第十届人大的召开和新政府成员的就位,国家将按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确定的方针和政策,继续推行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积极政策。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国内外经济和政治持续、稳定的发展,各行业将继续保持2002年的发展趋势,在盈利能力和实际盈利方面有较大的增长;加入W TO之后外贸和引资条件的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项措施,投资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等等,将促使2003年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都将保持较快的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已表现出了一定的趋势,GDP增长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8%,其中民营投资增长27.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9.2%,进出口增长42.4%,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6.7%,都是1997年以来出现的最高增长数据。虽然过去经常发生下半年或全年与第一季度的形势有较大背离的情况,在只有一个季度统计数据的条件下,判断全年的情况尚有些过早,但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已开始出现转机,即使有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的不利影响,今年我国经济也会有一个新发展,全年的发展将比第一季度表现得要稳健一些,从第二季度开始,各项指标可能都要比第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全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1998年以来的新高。
 
  根据用有关的数学模型推算和定性分析,预计2003年GDP会达到8%以上,在8.1%-8.5%之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则保持在15%-20%之间,居民消费增长达到9.5%-10.0%;外贸出口则会在2002年较高增长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增长或稍有降低,预计在15%-20%之间。
                              据《中华工商时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