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山西省工业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手抓,双胜利,三个不变”的总体要求,抓住新的战略发展机遇的有利时机,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回升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动工业调产项目达产达效,在战胜“非典”疫情的同时,通过市场和结构调整的双重拉动,实现了全省工业经济运行高速增长,全省工业经济继续沿着2001年以来形成的加速增长轨迹运行,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均创十年来最好水平。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83.57亿元,同比增长23.13%,比上年加快6.74个百分点,增速稳居全国第5位,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6.8%)6.3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超全国0.9个百分点、2002年超4.2个百分点),呈现出典型的加速增长态势。在工业生产高速增长的同时,产销衔接水平也保持上升态势。全省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089.85亿元,同比增长30.57%,产销率为97.44%,比上年同期提高0.59个百分点。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全国工业生产形势好转,对煤、钢铁、电力、化工产品的需求激增,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上涨,2003年度我省工业品价格一直在高价位运行,比上年同期价格平均上涨12.23%,其中“煤炭采选业”、“炼焦”、“黑色金属冶炼”等指数坚挺,是导致我省工业品出厂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一、2003年度我省工业品价格变动的运行特点
1、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持续走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周边省市
2003年,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体虽运行平稳,平均上涨12.23%,但从运行轨迹看,价格涨幅一直呈持续走高趋势。
2003年度全国工业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上升2.3%,而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由于受到我省产业结构独特、主导工业产品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价格总水平涨幅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高出9.9个百分点,在全国居于第二。从走向看全国趋于平稳,而我省呈走高趋势。
在华北三省二市中,我省价格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华北各省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低排序依次为:山西(112.2)、河北(107.1)、内蒙(103.2)、天津(102.5)、北京(101.5),比最低的北京市高10.7个百分点。
2、轻、重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时上涨
从轻重构成看,2003年度出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上涨的局面,扭转了2002年重工业上升、轻工业下降格局。与2002年同期相比,全省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3.99%,其中,采掘业上涨11.52%、原料业上涨17.50%、加工业上涨8.43%,凸现了我省上游工业品处境良好的大环境;由于我省轻工业相对薄弱,产品价格优势不够明显,故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但也出现了复苏端倪,与去年同期相比;轻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38%。在轻工业品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涨价超过了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厂价格上涨4.15%,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厂价格上涨2.86%。
3、生产资料出厂价格行情好于生活资料
2003年度,在计算的工业品价格指数中,对我省工业经济影响较大的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持续上涨局面,比上年同期上升13.13%,其中:原料工业品价格上升17.78%,采掘工业品价格上涨11.72%,加工业产品上升7.61%。我省工业品的薄弱环节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总体呈微升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省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1.04,其中:食品价格微升0.94%,衣着微0.74%,一般日用品上升1.77%,耐用消费品上升1.47%。
4、从工业行业类别来看,出厂价格升多降少
目前全国工业行业分为40个大类,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涉及36个大类行业,在这36个大类行业中,2003年度有19个行业同比价格水平上升,占52%。7个持平,占19%,10个下降,占28%。
二、影响工业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
1、全省主导产业处于良好的外部环境
形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直接带动了各相关行业对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而我省正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的工业生产结构,因而受其影响更为直接,加之关闭整顿小煤矿力度不断加大,煤矿总数已从5年前的10万个减少到不足3万个,一升一降,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明显改观,煤炭价格自2001年起开始回升,2002年一直看好,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的迅猛发展,煤炭价格加速上行,这就使我省的工业生产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煤炭、炼焦、冶金、电力等我省的传统主导产业行业产品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势头强,幅度大,逐月节节攀升,特别是煤炭采选业效益更为明显,炼焦业上涨冒尖,同比上涨41.69%,煤炭类上涨12.05%,影响到冶金类上涨20.71%,电力类上涨7.99%,同时纺织也开始复苏,上涨13.29%。2003年度全省38个行业大类中总产值累计较上年同期增长的有31个,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9个,大多数是煤焦、冶金行业。从整个工业的发展趋势看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最高(超过2%)的十大行业情况如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8.59%(按1990价工业总产值计算,下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1.67%、炼焦业增长49.5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6.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68%、电力行业增长18.9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3.86%、医药制造业增长22.5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42%、食品制造业增长53.40%。上述行业约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1.48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2.85%,与价格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另外,我省的主导产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由于从2002年12月10日起开始执行国家计委(2002)2660号《关于山西省疏导电价矛盾和实现城乡居民同电同价问题的通知》,致使电价比上年同期上升7.99%,此一项对全省工业品价格的上升也有较大的拉动。
2003年3月份爆发的“非典”疫情,总的来说对我省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影响甚微,甚至在主导产业领域还有推动价格上涨的作用。我省的煤炭、炼焦、冶金、电力等属上游产品,从消费角度讲属刚性需求,而受“非典”影响造成的公路运力减弱以及民工回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货源紧张,致使价格走高。另外,随着联合国取消对伊经济制裁,国际原油价格应声下跌,也波及我国内原油价格涨幅回落,因为石油工业在我省所占比重很小,这一事件对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也是影响甚微。
进入8月份以来,由于我省三起煤矿特大事故的发生,省委、省政府作出紧急决定,从8月19日凌晨零点起,全省除大同、西山、潞安、晋城四大国有重点煤矿(阳泉已停产整顿)外,所有的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全部停产,整顿一周,再一次推动了全省煤炭价格的上涨。当月同比价格比上月扩大了2.77个百分点。
由于煤、钢、电、焦、纺及有色采选这六大类行业在我省全部工业产品中占60.5%的比重,也是我省的支柱产业,故对全省工业产品价格水平的拉动力也就很大。涨幅较高的几个行业,基本上集中在我省的主导产业领域(见下表),这就使我省的工业生产处于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使我省的工业步入了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2、煤炭采选业价格的上涨是带动我省工业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我省是以煤、焦、钢铁、电力为主的产业结构,在指数汇总中,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3.6%、7.2%、19.1%、14.2%,这三类合计,占到我省工业产值的64.1%,相反,如食品、烟草、服装、皮革、家具、造纸、文教、电子等20个行业的比重不足1%,这20个行业比重合计仅有6.3%,也就是说,我省在占到行业大类55.6%的20个生活资料行业所占比重仅有6.3%。这种畸形的行业结构,必然导致全部工业品价格指数受到“煤、钢、电”三类指数的左右。如煤炭采选业,2003年度我省煤炭、炼焦价格涨幅较高,平均上涨12.05%、41.69%,仅此两项影响我省工业品价格总指数上升5.4个百分点,若扣除煤炭类影响,我省工业品价格将出现下降局面,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其他一些大类,我省的涨幅也基本同全国平均水平相同。
3、电力供应紧张,受需求和成本的双重推动,电价涨幅较大。
2003年我省、我国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加速增长态势明显,对我省能源、基础工业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这就要有稳定增长的能源供应做坚强后盾。2002年6月份以来,随着全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电力供需平衡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基本平衡、局部缺电,变为高峰缺电、局部甚至全省长期限电的局面,全省发电设备在未留备用的情况下满负荷运行,仍不能满足电力需求,致使电管部门被迫从11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切块划片、实行计划供电,但各地缺口最低也在10%左右,有的地市仅能满足一半左右的工业用电量,为了保护电力线路的安全,解决突出矛盾,只能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2003年1―11月全省拉闸限电78611条次,同比增长44倍。一些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用电受到严重制约,经常性的停电不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广大人民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明年供省内用的新增装机容量不足100万千瓦,远远不能满足全省经济高速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瓶颈更趋明显,电力不足仍将是制约我省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只有到2005年底以后,电力供需矛盾才有可能缓解。1―11月累计,全省完成发电量870亿千瓦时,增长14.35%;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58.1亿千瓦时,增长16.32%,其中工业用电量为549.6亿千瓦时,增长19.03%。累计向外输电212.5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9.7%。电力行业是煤炭消费的第一大户,动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3/2,由于煤炭价格节节攀升,加之需求的拉动。链锁影响致使电价比去年同期上涨8%。
4、工业结构调整成效集中显现,劲推全省工业高速增长
2003年省委、省政府继续大力推进“361”、“332”和“333”工业调产计划,全省重点调产项目进展顺利,这批项目的陆续投产、达产、达效,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增长新的引擎,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据我们对100户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企业(贡献率在0.21%以上)分析研究,多数是近年来实施工业结构调整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这100户企业2003年1―11月份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20.04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同期增长53.22%,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23%,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16.71个百分点。
工业多元产业结构体系初步形成。首先,传统产业的结构初步优化,产业关联度、集中度明显提高。64个工业重点调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煤炭、冶金、机械、化工等产业开发了一批新产品,初步形成了煤―焦―化、煤―铁―钢、煤―电―铝三大产业链。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100个高新技术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重点培育的新材料、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技术、环保技术、企业信息化等领域都有了大的进展。全省工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各地、市、县因地制宜上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调产项目,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工业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如山西金业百万吨焦化项目、山焦90万吨焦炉易地改造工程、阳泉京宇600吨高性钕铁硼磁材、晋机火车轴生产线改造项目已竣工验收。三维新增2万吨聚乙烯醇已投产、关铝已达到年生产11万吨电角铝的能力,丰喜肥业“3052”尿素改造项目、海鑫达到年产130万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工业调产项目对我省工业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突出的推进作用,直接带动了相关行业对煤、焦等主要能源的需求,使我省这些上游产品的价格处于优势态势。
5、主要行业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经过近三年的结构调整,我省主要行业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省煤炭行业按照“十五”规划确定的“控制总量、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扩大出口、提高效”发展思路,大规模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按照“资源合理配置、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了“山西焦煤、大同矿业”等大中煤业集团,初步形成了以潜力产品为龙头的集团化竞争优势。2002年年以来,大同70万吨水煤炭、阳泉5万吨电解铝等一批高附加值的煤炭深加工转化项目陆续投产,2003年全省煤炭产品的深加工所提高,2003年1―11月份,洗精煤4014万吨,增长15.93%;焦炭4124万吨,增长35.14%,机焦3122万吨,增46.72%。巨大的需求拉动,推动了煤炭价格不断攀升,1―11月份,原煤产量26339万吨,增长17.87%;使煤炭行业正得天时地利之利,价格上涨成为必然,全省煤炭行业对工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来源:国家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