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剔除去年同期受非典影响,基数较低的因素,5月份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幅为9.8%, 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
1-5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89.1亿元,同比增长18.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0.4%。若剔除基数影响,增幅为9.4%。
一、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状况
──“五一”黄金周,市场保持良好增长
“五一”期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过70亿元,比平日增长20%以上。与春节相比,“五一”消费热点有所不同。据对我市87家百货、超市、餐饮企业统计,“五一”期间百货(25个)、餐饮业(32个)分别实现零售额5亿元和0.3亿元,比春节增长9%左右,而超市(33个)销售减少近1亿元,下降18.3%。两大节日呈现不同消费特点:“五一”长假,由于婚庆、旅游、购物带动,百货和餐饮两大业态销售较好;春节长假,由于以家庭团聚、走亲访友为主,所以以销售生活必需品为主的超市销售偏好。
──住、行、通讯继续引领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
1-5月份,我市住、行、通讯三大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192.2亿元,同比增长19.7%。
从住宅消费看,前5个月,我市与住宅消费相关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家电及音像器材类分别实现零售额6.8亿元、4.6亿元和4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倍、30.1%和26.9%。
从汽车消费看,前5个月,全市共销售汽车20.2万辆,同比增长69.9%,实现零售额115.4亿元,同比增长10.5 %。其中新车销售14.5万辆,同比增长82.8%。
从通讯器材类消费看,前5个月,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6.3亿元,同比增长53.1%。
──烧类商品迅猛增长
5月份,我市烧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5亿元,同比增长81%,若剔除非典影响,实际增长67.1%,增幅为历年来最高。分析其原因,除了油价上涨、汽车销量增加以外,主要是“五一”期间私家车外出旅游增多所致。
──农村市场加速发展,市场份额有所提高
5月份,我市城镇和农村市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5.1亿元和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5%和61.1%,若剔除非典影响,分别增长7.9%和20.2%,农村地区零售额增幅大大高于城镇,而且市场份额有逐步扩大之势。今年前5个月,农村地区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3.1%、15.1%、15.8%、15.7%和16.4%,特别是5月份当月,同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由于节假日,本市居民郊区游增加,带动当地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已开始发挥效应。
──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我市销售总量保持一定增长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从反映商业企业运营状况的指数看,今年前4个月平均指数为113.2,比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1-4月份,我市2000余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426.8亿元,同比增长23.1%。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明显提高,同期商品销售利润率为3%,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加强了对流通费用的控制,前4个月,我市商品流通费用率为7.4%,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1、未来几个月汽车消费走势需加以关注
5月份,全市共销售汽车3.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2倍,比4月份下降12.7%。近四年历史数据显示,通常5月份销售处于全年的较低点,而4月份处于较高点,2001年──2003年期间,5月份比4月份差距逐年扩大,分别为下降26.9%、36.6%和50.2%。但是,今年差距明显减小,下降幅度差距低于往年10个百分点以上。今后几个月汽车将会继续稳定在一定的销售区间,还是出现新的销售高潮,目前难以判定,需加以关注。
2、零售企业亏损面有所增加
1-4月份,我市1000余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中,亏损企业占47.4%,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面为22.9%,中小型企业亏损面为48.6%。因此,在关注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应适当给中小型企业一些必要的扶持。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