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抓住世界经济动荡机遇发展

   2003-03-28

82

  路透社新加坡3月24日电 由于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预算出现赤字,华盛顿理应感谢亚洲资本的大量流入,堵住美国国民储蓄不断扩大的缺口。迄今为止,这项安排也同样得到亚洲欢心。为鼓励本国出口,各国更愿意购买美元和美国政府债券而不是本国货币。截止2002年底,亚洲已积累了惊人的外汇储备,达到13000亿美元。
  但认识到这只是权宜之计,市场规律不会让美国永远超脱于外,亚洲正出台各项政策,以减少其出口对美国需求的依赖,将更多资本留在当地。特别是,各国政府正加倍加大力度推动区域债券市场,通过取消抑制消费者财政和房市的限制来促进国内需求。
  “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终端需求将在区域内得到满足。这就代表着……亚洲逐渐自力更生,不受到美国需求起伏影响……的机遇。”新西兰央行副行长罗德瑞克.卡尔说,“我认为经常项目当前账户赤字最终不会持续很久,因此这个弱点是无法回避的。唯一的问题是:市场和政策制定者是在调整曲线之前还是在调整曲线之后?”卡尔在近期的金融产业会议上发出疑问。
  当一国不能产生足够的储蓄来支持投资时,经常项目赤字就会上升,迫使其依赖于外国资金来填补缺口。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已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5个百分点,并且由于政府赤字,这个比例还在扩大当中。
  “只有在商品(美国)帝国能够通过亚洲资本获得资金的时候,美国战争费用才能够持续。”独立战略的大卫.罗切(David Roche)在报告中指出。
  因此,减少经常项目赤字的压力突出其来,这对美国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勒紧腰带牵涉到疲软的美元和高利率,这种调整也会使亚洲各国央行所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务贬值。
    
  萌芽中的债券市场
  台湾已经承认,在其价值1660亿美元的储备中,欧元现在已成为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货币。不过,亚洲各国央行通常在脱手美元,使其储备多样化从而分散风险方面落后,更不要说效仿墨西哥了。墨西哥上周表示,5月2日起将通过每日美元交易来逐步有序地减少外汇储备。但由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仍在上涨,以及短期内美国利率将保持40年来的最低水平,政策制定者意识到他们所冒的风险。
  “我认为亚洲一些国家将所持有的储备转换成高收益资产还有相当空间。”新加坡财政部副部长林建方说。在上周的发言中,林说这些储备已远远超过了兑换率管理或进口保险的要求。“转移这些储备的一小部分,增加其它国家或公司债券,包括亚洲国家和公司,可以分散风险,提高收益。考虑到当前美国利率极低,这种转变也是很合时宜的。”
  亚洲债券市场的筹划已久,一直悬而未决,但最终总算有了动力。“可能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启动了。” 东盟秘书长王庆雄(Ong Keng Yong音译)对路透社记者说。希望是:羽翼已丰的债券市场可以促使投资资本留在当地。各国财长们及其代表下个月将出席马尼拉会议,5月份出席伊斯坦布尔会议,届时将探讨具体事宜。
    
  中国
  至于亚洲能否在贸易上取得更大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们异口同声的答案是:中国。2002年头10个月,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56%,世行副总裁孔杰忠(Jemal-ud-din Kassum)说。“在抵销各个经济体出口依赖美国、欧盟和日本这种脆弱性方面,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说。
  自70年代末以来,亚洲内部贸易(不包括日本)已经翻番,目前占该区域贸易总额的40%。中国是跨国公司大军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增长提供了动力。由于入世后削减关税,中国进口去年高速增长,亚洲国家进口额激升40.2%,几乎是其整体进口增长率的2倍,第一波士顿经济学家巴素(P.K. Basu)说。虽然亚洲出口美国和欧盟的比重从1998年的35.9%萎缩为2002年的30.8%,但向中国包括香港的出口从18.6%增长到20.8%,巴素在报告中说。经济学家们说,即使中国中产阶级快速增长,中国仍然不会很快将美国挤出亚洲主要市场。由于一半左右亚洲区域内贸易依赖于区域外的消费者,向中国的出口主要是满足该国出口。香港德国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迈克.斯宾逊说,同时,中国消费品出口市场仍然较小。WTO关税削减可能促进中国地区的销售,但得瞅准时机。“我认为这是必然的。但此时这只是一个愿望而不是现实,即亚洲需求将越来越集中在中国。”斯宾逊说。
  “对亚洲而言,这是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如果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宽松,而且我相信所有人都认同将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会变得宽松,但对终端产品而言,中国更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市场,因此亚洲可能还要经历一个缓慢增长的时期。”
                         据《WTO信息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