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转变”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力

   2003-06-25

118

  记者近日就“三农”问题走访了农村群众和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调查表明,结构调整4年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三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正在由吃饱向吃好、由增产向增效转变;农业空间布局正从以往的局部适应性调整转变为全国性区域大调整;城乡统筹、产业转移,农民就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农业增长方式正在由吃饱向吃好、由增产向增效转变。全国第一水稻大省湖南省从1997年开始,抓住粮食供给相对宽裕的有利时机,加快优质稻的开发。在全省80多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优质稻面积已占全省水稻总播种面积的40%。优质稻收购价高出普通稻15%至20%,6年累计增加农民收入40亿元以上。湖南优质稻的质量已接近泰国香米,价格却低出10%至50%,已经把泰国米基本挤出市场。
 
  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下,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现在国家每年制定200到300个农产品行业推荐标准,已经出台113项无公害农产品和农药残留限量强制性标准,相配套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正在形成。与此相伴随的是优质产品、绿色食品的大幅增加,农产品效益的明显提高。
 
  农业空间布局正从以往的局部适应性调整转变为全国性区域大调整。根据农业部对今年夏粮种植的统计,河北、山东、河南的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6200万亩,占全国总量的半数以上。优质双低油菜播种面积77%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在粮食主产区布局趋优的同时,陕西的苹果、甘肃的土豆、云南的花卉、内蒙古的乳肉等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在西部大地迅速隆起。沿海发达地区则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去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达到120多亿美元。
 
  在结构调整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农业部今年3月下发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其中涉及的11个品种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品竞争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如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甘蔗和牛奶等;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苹果、柑橘、牛羊肉、水产品等。
 
  城乡统筹、产业转移,农民就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统计表明,最近3年,我国城市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目前全国有1亿多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村经济带来相当活力。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去年全国农民人均增收109元,其中有46元来自打工收入。在四川、安徽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外出务工的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全省的财政收入。
 
  湖南平江县地处山区,劳务输出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全县100万人中17万外出打工。打工不仅创造了当地50%以上的农民纯收入,更重要的是经过市场的磨砺,农民素质大大提高。现在很多外出打工者利用打工学到的本领,回乡创业。他们创办的食品加工等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就地转化。
 
  发展小城镇,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二、三产业的另一有效途径。平江县在城乡结合的板块上大力发展小城镇,只要有一定的技能,农民就能成为城镇居民。这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伍市等四个镇每镇人口都已上万,全县城镇人口将近30万。
 
  专家认为,结构调整带来的“三大转变”,正在有效破解农民卖粮难、增收难等问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持久的发展新动力。
                            据《新华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