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立新规

   2003-06-19

138

  在总结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制定出了新的方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这套新方案基本上与新的国际标准——1993年SNA相衔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和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新的规范性文本。
 
  修订的背景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MPS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我国在继续实行MPS体系的同时,逐步引进产生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并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的国民账户体系(SNA)。1984年至1992年,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以下简称《试行方案》)。1982年1月,国务院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论证,通过了这个方案。同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套方案。
 
  《试行方案》是在总结我国当时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由于长期采用MPS体系,引进SNA体系的时间尚短,我国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当时仍然主要采用MPS体系的有关指标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同时,在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仍然采用MPS体系。因此,《试行方案》仍然保留了MPS体系的国民收入等方面核算内容。由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五个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1993年SNA尚未最终完成,《试行方案》所采纳的SNA的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是建立在联合国1968年SNA反1993年SNA草案基础上的。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逐步放弃了MPS体系,转而采用SNA体系的有关指标研究经济情况、制定经济计划和政策。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之后,相应国家纷纷放弃了MPS体系,采用了SNA体系。1993年SNA正式出版之后,许多国家根据这套新的国际标准对各自厚有的核算体系进行了系统的修订。针对国内外客观情况的变化,我国也对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99年,国家统计局决定对《试行方案》进行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以下简称新方案)就是这次修订的最终结果。
 
  修订的基本内容
 
  新方案对《试行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下面是修订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内容。
 
  (一)取消了过时的内容
 
  由于前面已经阐述的原因,《试行方案》中仍然保留着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内容,如国民收入核算、财政信贷资金平衡表等,新方案取消了相应的内容。
 
  (二)清理了基本概念
 
  《试行方案》仍然保留着传统核算体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在总消费中保留着传统核算体系中的集体消费和社会消费概念。《试行方案》采用了联合国1968年SNA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但1993年SNA对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调整。比如,在1968年SNA中,专利权等无形非生产资产所产生的收入回报属于财产收入,但在1993年SNA中,这类收入不属于财产收入;为了与最新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新方案对《试行方案》中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进行了清理。
 
  (三)调整了基本框架
 
  新方案对《试行方案》的基本框架进行了系统的调整,下面描述两者在基本框架方面的主要区别:
 
  1.《试行方案》由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包括基本表和补充表两部分;新方案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大部分组成。
 
  2.《试行方案》中的基本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其中除了资金流量表由收入分配部分和金融部分两张表组成外,其他基本表均由一张表组成;新方案中的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五套表,每套表都由两张或两张以上核算表组成。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包括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X产品部门表;资金流量表包括实物交易表和金融交易表;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资产负债表包括期初资产负债表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与《试行方案》中的基本表相比,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增加了具体反映三种计算方法的三张表;投入产出核算增加了供给表和使用表;国际收支核算增加了反映存量核算的国际投资头寸表;资产负债核算分别列示了期初和期末表。
 
  3.《试行方案》中的经济循环账户由国民经济账户(仅指就经济总体设置的账户)、机构部门账户、产业部门综合账户和经济循环矩阵四部分组成;新方案中的国民经济账户由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三部分组成。可见,与《试行方案》相比,新方案在账户的设置上至少有以下两点不同:(1)取消了产业部门综合账户和经济循环矩阵;(2)单独设置了国外部门账户。实际上,产业部门综合账户被修订为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并被纳入到基本核算表中;单独设置国外部门账户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对外交易状况;经济循环矩阵并没有提供基本核算表和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及国外部门账户之外的内容,取消它使得方案更简洁。此外,新方案还简化了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的设置;把经济总体账户调整为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的汇总账户。前者是从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基础资料来源状况的角度出发的,后者是采用了1993年SNA相应账户的设置方式。
 
  4.《试行方案》中的补充表包括8张表,即(1)人口平衡表,(2)劳动力平衡表,(3)自然资源表,(4)主要商品资源与使用平衡表,(5)企业部门产出表,(6)企业部门投入表,(7)财政信贷平衡表,(8)综合价格指数表;新方案中的附属表只包括两张表,即(1)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2)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实际上,新方案用“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取代了《试行方案》中的“自然资源表”,用“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取代了《试行方案》中的“人口平衡表”和“劳动力平衡表”,取消了《试行方案》中的“主要商品资源与使用平衡表”、“财政信贷平衡表”和“综合价格指数表”,将“企业部门产出表”和“企业部门投入表”分别修订为“供给表”和“使用表”,并调整到基本核算表中。
 
  (四)补充和细化了核算内容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新方案补充和细化了若干方面核算内容。比如,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了解最终需求详细构成项目的需要;细化了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内容;为了反映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存量情况,在对外经济核算中增加了国际投资头寸核算内容,等等。
 
  (五)修订了基本分类
 
  《试行方案》把政府部门进一步划分为财政和行政事业两个子部门,其中的财政部门只用来反映财政收支情况,它本身不包括任何实体,政府部门中的所有常住行政事业单位均划入行政事业部门。这种机构部门分类不符合1993年SNA的机构部门分类原则,新方案取消了这种细分类。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新方案根据这部新的标准对《试行方案》中的产业部门分类进行了调整。
 
  (六)修改了指标设置
 
  根据1993年SNA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新方案对《试行方案》中的一些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指标设置进行了系统的修改。比如,对资金流量表的实物交易部分的指标设置进行了如下调整:1.取消了上缴财政和财政拨款两个指标;2.增加了净出口、生产税净额、初次分配总收入、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净金融投资等指标;3.将其他转移改为经常转移,并细列收入税、社会保险付款、社会保险福利、社会补助和其他五个子指标;4.在劳动者报酬下面细列工资及工资性收入和单位社会保险付款,在财产收入下面细列利息、红利、土地租金和其他,在最终消费下面细列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在资本转移下面细列投资性补助和其他。经过上述调整后,新方案中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的指标设置更加完善,相应的内容反映的更加具体和完整。
 
  新方案的基本框架
 
  如前所述,新方案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核心部分,附属表是对核心部分的补充。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在基本核算表中,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分别反映按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部门增加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反映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详细构成项目。国内生产总值总表概括地反映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构成项目以及三种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投入产出表包括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供给表反映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结构和各种类型产品的产业部门来源结构;使用表反映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和最初投入结构以及各种类型产品的中间使用去向和最终使用去向;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反映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和最初投入结构以及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去向和最终使用去向。
 
  资金流量表包括实物交易表和金融交易表。实物交易表反映各机构部门收入分配、消费、储蓄和投资情况;金融交易表反映各机构部门的各种类型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
 
  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交易状况。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常住单位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以及由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他调整引起的存量变化情况。
 
  资产负债表反映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所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的历史积累状况。
 
  在国民经济账户中,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由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组成。其中,生产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及相应的价值形态;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生产过程形成的收入如何在拥有相应生产要素的机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收入如何在不同机构部门之间进行转移以及机构部门如何将它们的可支配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资本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可用于资本形成的资金来源、资本形成的规模以及资金剩余或短缺的状况;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各种类型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净变动额;资产负债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资产负债存量状况。经济总体账户也由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组成,它们分别是国内机构部门对应账户的汇总账户。国外部门账户反映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种交易活动以及相应的存量状况,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经常账户反映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经常性交易,包括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以及劳动者报酬、财产收入、生产税等的流入流出;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的相应账户所反映的内容相类似。
 
  附属表用于描述我国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规模、结构及变动情况。其中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反映主要自然资源的实物存量及其变动情况,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反映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在新方案中,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的描述。两者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每张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内容的核算,所有的基本核算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国民经济账户则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账户按生产、收入分配、消费、储蓄、投资和融资等环节设置,相互之间通过平衡项来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附属表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及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较短,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严重挫折和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MPS体系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SNA体系的转换过程,因此,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基础还比较薄弱。与最新国际标准相比,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核算体系相比,新方案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据《中国统计》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