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经受非典考验 专家学者探讨对策

   2003-06-05

8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邀请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蔡、胡鞍钢、陈淮、曾湘泉、郑东亮、陈宇、田小宝、莫荣,研究非典疫情对中国就业产生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非典对就业影响大于对经济影响
 
  专家学者们的总体判断是,非典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时间可能会延续更长一些。近期影响主要表现为减少就业存量,中长期影响涉及到就业的存量和增量。
 
  受非典直接影响较大的几个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相对较小,我国生产组织和技术结构也没有遭到破坏。4月底5月初,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认为,非典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在0.2—1.1个百分点之间;5月中下旬,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认为,非典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在0.5—2个百分点之间。中外专家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今年仍然能够保持在6.5%—7.5%的增长率。然而,受非典影响大的一些行业虽然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比重较大。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产值占GDP的2.8%,但其提供4700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国就业存量的6.5%。
 
  从近期看,受影响企业因为经济活动的下降或停止,直接的反应是裁减用人,影响就业存量。在非典爆发期间,裁减的主要对象是临时工;如果非典影响时间延长,企业裁减的对象可能会波及到正式职工。从中长期看,即使非典能很快被控制,其对就业的影响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不仅影响就业存量,还会影响就业增量。
 
  服务业损失较大 制造业影响滞后
 
  从行业看,服务业当前就业岗位损失较大,对制造业就业影响可能滞后一段时间出现。
 
  我国服务业的许多就业岗位产生于人的流动中,受非典影响比较大的旅游业、社会服务业、商贸业、餐饮业、客货运输业等均属于流动性行业,既服务于流动人群,本身又多由流动的劳动者来从事。防治非典的基本要求是减少跨区域流动,控制疫情扩散,对这些行业的就业影响也相应较大。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4月份全国旅游总收入比去年月均水平减少278亿元,下降60%。目前,我国有600万人直接从事旅游业,其中临时工是首先被裁减的对象。同时还会有与旅游相关行业的就业受到影响。
 
  虽然目前非典尚未对制造业产生明显冲击,但当前对外经济合作的不利局面,可能造成未来制造业增长的减速,从而影响就业岗位的增长。当前,制造业企业为防范非典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对企业经营成本、盈利水平和投资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同时,由于疫病流行尚未根除,外商推迟或取消了商务活动,在建外资项目进度放慢,利用国际金融和外国政府贷款的谈判及项目评估活动停顿,出口企业订单减少或延迟,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受到限制。据商务部统计,4月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下降33个和37个百分点,4月下旬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减少5%。非典对制造业的这些影响将滞后一段时间显现出来,对今年后期甚至明年的就业增长产生影响。
 
  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受影响较大
 
  从就业群体看,农民工受到影响最大,其次是下岗失业人员。表现为再就业困难、收入减少和城市贫困的增加。
 
  我国有1亿左右农民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务工,按农业部的估计,目前已经有800万农村劳动力回流,占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总量的8%左右。农民工回流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收入水平的降低。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行业集中在服务业,就业的依托主要是小企业,就业的方式以临时工、小时工等灵活方式为主。据推算,全国有1500万下岗失业人员采用灵活方式实现了再就业。而这次服务业、小企业和灵活就业受非典冲击较大,可能使部分已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收入减少,甚至再次失去工作。
 
  采取积极对策 推进就业工作
 
  专家学者们认为,在看到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对社区公共卫生、城市环境保护和医务护理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医疗器械、防治药物、医疗保险、健康保护等产品项目的急需,都产生了新的生产需求和岗位需求。网上招聘、远程培训和网上商务等也展现更大发展的空间。针对上述情况,专家认为应以积极的姿态,采取相应的对策化解矛盾:
 
  首先,以稳定职工队伍,保证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为目标,维护社会稳定。要坚决贯彻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于5月14日发出《关于妥善处理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保持劳动合同的稳定,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同时,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谨慎实行国有企业的关闭、破产和改制工作;二是对因受非典影响增加低保对象,以及对社会保障任务重、财力困难的地区,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补助,保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正常支付。
 
  其次,加大贯彻落实再就业政策力度,积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争取各级财政拨出紧急专门资金,建立专项短期贷款担保,解决小企业当前流动资金困难的情况,使小企业渡过难关。加快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步伐,在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利用社区开展分散、灵活的服务工作,保证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力开发社区公共卫生、消毒保洁、环境保护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安排城市困难群体就业。
 
  其三,积极探索新的就业服务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使用农民工的企业在疫情发生期间不能解雇、遣散农民工;对受非典疫情影响而停止、停业单位的农民工,督促用人单位确保他们就地食宿、学习和休息;政府也要为灵活就业的农民工提供生活补助,积极组织他们从事临时性的工作;对疫情稳定后返回的农民工,要保证安全有序流动。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