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紧缺问题对福建省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04-07-26

83

  福建省是石油、煤等资源贫缺省份。2003年我省烟煤(即电力煤)产量仅69万吨,由省外调入烟煤达1800多万吨。去年下半年以来,降水持续偏少,水力发电严重不足;而火电部分,尽管开足马力有较大增长,但由于煤炭供应问题较为突出,电力增长受到制约,有关部门预计2004年全省电力缺口达18亿千瓦时以上。电力吃紧、煤炭紧张的同时,世界性的石油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能源紧缺对我省企业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

  一、影响

  (一)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1、影响成本和利润

  电力、煤炭等能源不足首先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二季度主要工业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景气指数为116.0,比上年同期下降25.8点;主要工业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企业生产成本均比上年更不景气,景气指数分别为59.1、74.2,同比分别下降28.1、9.6点。

  为使生产经营能够持续进行,很多企业采取自备发电的措施,虽然政府对此有鼓励措施,但其成本仍远高于大网供电的成本。如某大型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购进原煤5000万吨,近来原煤价格上升幅度较大,且可购进的煤的品质无法保证,如杂质增多,热值下降20%;电价上涨0.28-0.48元/度。加上进口废纸等原材料价格等因素,企业生产成本每年上升近亿元,预计年内将亏损上千万元。企业采取20项措施,降低成本、缩减管理费用,增加产品的生产,扩大销售,而目标只是“力争今年不亏损”。再如,某大型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因运输紧张,煤、炭供应不足,该企业煤、焦炭库存已到极限,目前不足1000吨,而在正常情况下该企业的煤、焦炭库存应在20000吨左右。同时,由于煤、炭价格上升,1-5月,企业为此增加的成本达400多万元。

  二季度41.2%的交通运输企业反映燃油价格上升,运输成本增加,多家企业反映运价不能相应浮动,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经营困难加大。

  2、抑制生产和销售

  能源紧缺和价格上涨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福州市企调队近期对全市工业、建筑等6大行业151家企业进行能源需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的限电政策对企业的生产已经产生较大的影响。受调查的企业中2003年计划生产任务完成量不到80%的比例达到31%,计划完成情况在80%-90%的企业占45%。

  在今年的景气调查中,不断有企业反映电力供应形势严峻,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部分已经签约的订单无法按期交货,因此企业对增加新的订单心存顾虑。同时还有个别企业因为成本增长幅度过大,处于亏损边缘,企业谨慎出货。二季度产品订货景气指数比一季度下降4.6点。

  3、降低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

  拉闸限电频繁,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一是限电,企业生产能力降低,完不成订单将给企业信誉造成不利影响,造成部分客源流失;二是由于超负荷紧急拉闸现象的存在,使一些企业产品的废品率增加,产品质量下降(如对棉纺企业来说,突然停电会引起纺织细纱机的断头及织疵等质量损失),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还削减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

  今年一季度,我省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出现下降苗头,至二季度,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工业比一季度下降2.6点,建筑业下降9.6点,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下降8.3点。这当中,能源供应紧张及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举足轻重。

  据对福州能源情况调查显示:企业对2004年的预计并不乐观。151家受调查企业中有9%对2004年能源供应情况表示悲观,49%的企业持谨慎乐观的态度,30%的企业对此比较困惑,难以作出预计。同时有三成的企业预计2004年产品销售收入将下降20%以上,四成六的企业预计销售收入将下降10%-20%。

  (三)对投资环境的影响

  数据显示,能源供应紧张、企业用电不足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给我省的投资环境建设带来负面影响。(1)省企调队近期对福厦泉三市2001年以来批准立项的新建投资额5000万以上、改扩建投资额3000万以上的182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调查。有39.6%的项目填报单位反映本地区能源紧张或比较紧张,其中省重点或设区市重点项目占三分之二;未完成项目占69.4%。个别投、扩建项目暂缓或取消。(2)近期开展的企业发展环境调查显示,企业对城市基础设施保障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484家受调查企业对满负荷生产经营情况下,城市供电、供气状况的评价较好的比例分别仅为43.4%、39.7%,对本地运力感到满足的比例仅为34.1%。

  二、对策

  短期效益跟长远规划兼顾,节流与开源并举。

  (一)节流

  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这说明我国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还比较粗放,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应该把节约资源放在优先位置,作为资源战略的最优先选择。

  1、运用价格杠杆,合理调节。这是在现有的能源供给能力前提下,缓解能源压力较为有效的手段。以用电为例,除了提高电的供应价格外,一是对不同时段的用电制定不同的价格,引导错峰用电。二是采取类似累进税费的计算方法,对不同水平的用电量制定不同的单价,耗电越低,其单价越低;超过一定用电量,电单价就要逐级升高。既要严厉遏制奢侈浪费,又要保证普通居民能用得起电,基本生活用电能得到保证。

  2、采用政策手段,强化管理。(1)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错峰用电,移峰填谷,缓解供电压力。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连续性生产作业和中断供电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企业,要保证用电;对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要实行严格的错峰、避峰和限电措施;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与规划布局、高污染的企业要停止供电;对不适宜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企业,应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安排停工休假和设备检修。(2)确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调整投资结构,防止高耗能工业膨胀。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耗能低、附加值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加大对橡胶及塑料制品业、纺织业、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力度。(3)出台适当的鼓励措施,对在节能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补贴,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开发和使用节能新设备、新产品。(4)适当增强各类耗能产品、设备的节能标准,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限制未能达标的设备、产品投放市场。(5)开展一定的国民教育,加强节能和环保意识,将能源危机转变为建设节能型社会的契机,实现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引进先进技术,降低能耗。针对当前大面积大范围能源紧张状况,强调大力发展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提高能源利用率。如推行"绿色照明"工程、引进电力蓄能技术、改用节能设备等。值得说明的是,电力蓄能技术作为一种有效转移高峰负荷、提高电网负荷率的新技术,正得到广泛的关注,可以广泛应用于商场、宾馆、居民小区等场所。据有关部门测算,如果我国电网负荷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则可以每年节约7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40万吨。我国目前已使用的电蓄能技术,可以转移高峰负荷约80万千瓦,从而节省电力建设投资50多亿元。如果该技术在我省也同样可行,不仅可以缓解夏季空调高峰造成的电网压力,还将有效节约能源与资金的投入,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开源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在解决当前能源紧缺的燃眉之急的同时,更要注重科学的决策与规划,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新型能源在我省的开发与应用,拓宽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途径,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

  1、加快建设,切实有力缓解能源压力。针对能源供应紧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状况,我省近来在能源项目建设方面的力度明显加大。以电力为例,前5个月,全省电力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倍,其中电力基建投资增长2.2倍,占全省基建投资总额的15.9%。目前全省在建及筹建的电力生产及供应投资项目有近400个,计划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8个。这些项目如投入使用,将切实有力地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增强我省的能源保障系数。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加快在建能源项目的建设步伐,争取尽早竣工投产,发挥效用。

  2、注重科学,围绕发展做好长远规划。我省的能源建设,既要立足于现实,更要着眼于发展。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升我省的经济发展的档次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对电力等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供求的宏观监测力度,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持有科学的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做好长远规划,注重效益,避免浪费。因能源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如电力建设的效力基本要在三五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面对当前能源高度紧张的局势,一在加快建设步伐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因判断不科学或规划不合理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而给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包袱;二要重视科学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如发展与电力弹性系数预期性研究等,科学规划,以引导电力等基础能源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3、积极探索,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目标。目前乃至相当一段时期,我省主要能源消费为煤炭、石油、水电、火电。2003年,我省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7.5%,电力资源以水电和火电为主,水火电的比例为48.8:51.1。2003年下半年以来,水电供应不足,火电需求增加,引起电煤供应紧张,电煤供应紧张反过来又制约着火电的进一步增长,能源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光靠节约与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应加大开发新资源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沿海的地理优势,加强对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寻找新的资源和替代途径。通过科技进步优化能源结构,通过科学引导促进民用资源多元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