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化的金融工具创新

   2003-07-10 安徽财贸学院副教授、安徽财贸学院副教授、

122

  内容提要: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在金融工具创新中率先行动。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工具创新中,首先应引入先进的国际理财理念;其次应贯彻法制先行原则,并尽快建立会计核算准则;再次在政府的扶植与支持下,尽快完善硬件支持系统,并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方法,不断推出新的衍生品;最后应健全交易所治理结构,逐步推进国际化进程。
 
  一、全球化的启示
 
  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名词,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最重要的标志,有人曾将其喻为继历史上三大浪潮一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浪朝。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通过商品、劳动力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将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不仅加快了发达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使得发展中国家较快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全球化真正构造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基础。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潜在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并非是解决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灵丹妙药”,可以说它只是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可能。我们应看到全球化机遇背后充满着风险与陷阱,“9·11”事件即是一典型事例。“9·11”事件不仅给美国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也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国际航空业、保险业和银行业蒙受巨大损失,它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包括欧洲和刚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亚洲国家在内的全球经济。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急需发展的新的金融避险工具,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创造一系列新的金融衍生品,为金融全球化提供适当的载体。在一系列金融工具创新的推动下,全球资金流动的形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以银行信贷资金为主转向以可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为主。而金融工具创新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又使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放大,成为诱发金融危机新的导火索,并可能滋生金融寻租、过度投机等行为,金融工具创新面临新的挑战。
 
  二、金融工具创新的经验回顾
 
  金融工具创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作为战后主要国家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动摇,并且随着美国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而崩溃。从此,各国货币汇率开始剧烈波动。同时,由于利率是调节汇率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是影响货币供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率也开始剧烈波动起来。这种金融要素的不稳定性是金融工具创新的直接动因。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两个月,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功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场内交易的外汇合约。随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于1975年分别发行了联邦政府全国抵押协会存单和财政部短期债券利率期货合约。1982年,又有6个交易所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期货合约。在品种不断丰富的同时,现金清算也开始引入,从而代替了合约到期的实物交割,在技术上获得了发展。
 
  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95年末,在有组织的交易所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按本金面值计算的期末账面余额已达91853亿美元,其中利率类金融衍生品占 86051亿美元,汇率类金融衍生品占811亿美元,股票类金融衍生品占4991亿美元。2001年,全球交易所衍生产品的交易量再创历史新高,成交合约达43亿个,其中金融衍生品已占整个衍生品市场的90%。2001年底,全球已有60多个交易所可以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基本的金融衍生品已达20000多个。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远比欧美市场落后,日本虽属经济强国,其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却相对迟缓,但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飞速发展令人注目。之所以如此,有许多经验与教训需要总结。
 
  1.欧美市场高度发达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国家所具有的经济实力优势、金融基础设施优势、制度优势与人才优势。凭借这些优势,使其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先导市场。
 
  2.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其具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其交易所拥有先进计算机化的交易系统,可普遍开展网上交易;三是其合约的金额较小,有利于个人投资者交易,提高了个人投资者对衍生品市场的兴趣,从1998—2001年,个人投资者比例均在50%左右。但我们应看到,韩国金融衍品市场还相当不成熟,投机气氛浓厚,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套期保值的比例仅占0.1%,套利占2%,而投机比例高达97.9%。
 
  3.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迟缓,一是由于近10年来日本经济的持续下滑,金融风险不断增大,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二是日本政府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管制太严,如期货交易同时受到商品交易所法、证券交易法和金融期货交易法的严格规范;三是由于缺乏国际性品种,国际化程度相当低。
 
  三、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工具创新的挑战
 
  1.金融自由化理念缺乏,尚待培育。金融自由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从各国、各地区的实践看,金融自由化主要集中在市场准人自由化、业务经营自由化、价格自由化与资本流动自由化几个方面。只有金融自由化,才能真正构造一种金融活动的全球基础,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理念的缺乏,直接导致实践的落后,不利于金融工具的创新。
 
  2.市场化进程缓慢,品种奇缺。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信用的广泛发展,也为全球化市场的统一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因此得以大规模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陆续出现了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等金融衍生品,但先后进行的外债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试点,由于当时市场投机气氛太浓,给金融体系带来极大的风险而被关闭。从微观金融市场条件看,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化进程缓慢,缺陷较多。一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超过货币市场。二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利率衍生品难以发展。三是由于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难以产生货币衍生品的需求,使得以人民币为基础的货币衍生品不可能推出。四是市场容量小,容易被人操纵。以期货市场为例,虽然说2001年我国期货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发展,但期货市场目前也仅有12个商品期货交易品种,且现有3家期货交易所真正交易活跃的品种各维持一个,实在太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经营者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需要。金融期货和更多的商品期货,亟待推出。据东方航空公司2001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9.58%,却因不能购买航油期货合约套期保值亏损2.5亿多元,占公司总成本近30%的航空燃油涨价,使上半年公司总营运成本增幅达15.98%。
 
  3.技术装备水平欠缺,亟待充实完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清算、资金给付、行情报告、实时监控,均需要强大的技术装备平台的支持,采用功能强大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造市商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及时地跟踪瞬息万变的市场轨迹,对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新工具能够持续地进行设计和定价;也只有这样,造市商才可以不断地进行新工具的交易,跟踪资产组合的风险暴露情况,设计出弥补风险暴露的复杂战略,并及时予以实施。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安全、高效和便利性。这正是我国目前所欠缺的,构成了对金融工具创新的瓶颈制约。
 
  4.监管制度落后,亟待改进。金融衍生品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很难管制的金融产品,目前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主要监督和管制的途径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其他会计报表进行监督来实现的。在被监督机构成为衍生品市场活跃的交易者后,这样的监管方法就显得滞后了。这是因为,衍生品交易不仅大量涉及表外业务,而且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头寸的改变和对冲来实现的。定期检查机构的头寸并不有助于了解它们真正承担的风险,杠杆系数也并不直接显示于会计报表中。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具有最充分信息的是活跃在第一线的操作员,投资机构的管理层在信息权利上已经是次一等了,而行业或政府管制人员要充分了解这一行业的最新发展或交易实况,并制定适度的管理制度则更加不易了。监管制度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重新做出合理的安排。
 
  5.会计核算标准缺乏,亟待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相当程度上停留在学习、介绍西方现有成就的阶段。这当然是与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尚在起步,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品种、交易数量甚少的现状分不开。但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用创新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套期保值业务将会迅速增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准则的建立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我国加入WTO作为融入全球化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要求变得更加迫切了,全球化呼唤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尽快出台。
 
  四、面对全球化的金融工具创新策略
 
  1.国际理财理念的宣传与推广。衍生金融工具之所以产生并迅速成为国际理财的重要工具,主要原因在于其面对金融风险所显现的良好的基本功能。一是具有规避风险的功能,通过风险对冲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衍生金融工具是为了对冲风险而产生的具有杠杆效应的投资工具。二是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通过交易所的公开竞价形成市场价格均衡。三是具有投机套利的功能,在透明公开的市场条件下,投机者通过承担风险获取利润,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效率。四是具有构造组合的功能,通过对一项特定的交易或风险暴露的特性进行重新构造,实现所预期的结果。对于这些理财理念我国大多数企业是相当缺乏的,也暴露出我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是相当不够的,为此,必须予以大力宣传与推广。
 
  2.政府的扶植与支持。在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急需政府的扶植与支持,在不增加整个市场系统风险的情况下,要适时放松金融管制,减少各种壁垒,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并统一规则,促进资本在货币、证券与金融衍生品间的自由流动。
 
  3.贯彻法制先行原则。有效率的组织必须以健全有效的制度为前提,考虑到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法规的制定要体现前瞻性和有效性的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是一个高效率的组织,必须走“先规范,后发展”的道路。否则的话,运作和监管都将缺乏法律依据。
 
  4.尽快建立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走在前面的,目前当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然后便是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 (A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在主要贯彻国际化原则的同时,当前既要考虑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又要体现前瞻性的要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核心在于全面规范金融工具合约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正式颁布实施之前,目前我们可以考虑先从会计信息披露着手,改进信息披露系统,增加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力度。综合运用报表附注、附表等披露手段,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数量、到期日等信息。在表内将衍生金融工具单列,在表外则先行引入新的计量基础,如公允价值。
 
  5.完善硬件支持系统,解决金融衍生品交易技术装备水平的瓶颈制约,实现市场监控系统和财务安全保障系统的合理结合,有效运作集中监管模式,做到交易清算、资金给付、行情报告、实时监控的协同运行。
 
  6.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方法,不断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场外场内交易齐头并进,稳步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化进程。近期看,在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种中,应首先发展远期和期货交易。比较而言,远期交易与基础市场最为接近,发展起来较为容易,并可为外汇掉期交易创造条件,是发展其他衍生品市场的必经阶段。近年来,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已日趋规范,其交易方式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近期若把国债期货和股票期货作为发展的突破口,有利于发现远期利率,促进长期投资,减少价格的不合理波动,提高市场效率。
 
  7.健全交易所的治理结构。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看,欧洲期货交易所最先实行股份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于2000年实行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发生重大转变,均由非盈利组织转为盈利性股份公司。由于激励与约束制度的完善,改制后的两个交易所的交易量都有巨大增长。而我国期货交易所目前普遍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财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必须通过产权改革和体制创新,完善交易所的治理结构,运行有效的监督与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市场效率,带动整个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8.国际化进程的合理安排。金融衍生品市场本质上必然是一个国际化的竞争性市场,一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对外开放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允许外国资本参与本国衍生品交易;二是允许本国企业进入国际衍生品市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切不可操之过急。目前来看,尚需两个阶段的稳步发展,一是国内经营阶段,二是国际化阶段。国内经营阶段重点是发展社会急需的避险保值工具,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系,培育交易主体。只有当国内大多数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本项目可以自由兑换后,才能最终全面开放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真正跨入国际化阶段。
                           据《财贸经济》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