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化工创造经济、环保赢利新模式

   2003-03-12

224

  伴随科技的创新,特别是以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以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和恶化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生产模式,正逐渐向着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的生态工业模式转变。 
  
  循环经济是全人类都要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 
  面对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和压力,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发展工业经济体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的多赢格局,是全人类都要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 
  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看,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采纳,循环经济正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譬如德国、日本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的途径。 
  实际上,在我国部分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初级模式早已兴起。譬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的“三基鱼塘”和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沼气应用工程就具备循环经济的雏形。 
  
  鲁北生态工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典范 
  鲁北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已经形成了结构紧密的、共享共生的生态工业模式,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多年成功运行经验的生态工业系统,堪称我国循环经济的典范。鲁北的生态工业系统迄今已形成三条生态工业链。 
  一是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线。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每生产一吨磷铵排放3-4吨磷石膏),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再返回用于生产磷铵,使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整个过程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高效循环利用; 
  二是以海洋滩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海水逐级蒸发、净化原理,构建了“初级卤水养殖,中度卤水提溴,饱和卤水晒盐、盐碱联产,高级卤提取钾、镁”的海水“一水多用”生态产业链,“海水取宝、滴水不漏”。这种思路与化工企业的废水提取和综合利用有些类似; 
  三是清洁发电。以煤矸石为原料,海水冷却,锅炉炉渣用于做水泥的辅材,同时与离子膜烧碱装置结合,形成“盐、碱、电”联产特色工艺。 
  通过多年的实践,鲁北生态工业所产生的巨大的综合经济效能正在逐步发挥出来。鲁北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0亿元资产、52个成员企业、5300名员工、占地400平方公里,横跨化工、建材、轻工、电力等10个行业的绿色化工企业。形成了年产96万吨硫酸、46万吨磷酸二铵、72万吨水泥、100万吨磷复肥、6万热电、100万吨原盐、1万吨溴素、6万吨氯碱的生产经营规模,跻身全国化工5强和全国100家最大采盐业企业行列,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企业,全国最大的磷复肥基地和全国化肥行业经济效益最好的集团企业。20多年来,企业连续保持持续增长,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3.9亿元,同比增长22.3%和18%。 
  更为可喜的是,鲁北沿海地区昔日那片沉寂的盐碱滩,如今变成了碧海蓝天、候鸟投栖,到处充满勃勃生机的人间胜景! 
  
  鲁北化工建造世界知名生态工业园区 
  在2003年2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召开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研究课题鉴定暨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论证会”上,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鲁北集团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既要环境安全又要经济效益,以稳定农业化工,优化海洋化工,扩充氯碱化工,延伸煤化工,培植石油化工为产业发展方向,加强清洁生产审计、IS014001体系建设、工业生态支持中心、绿色园区工程等绿色管理和现代管理基础建设。以合成氨工程、二甲醚清洁燃料、重油催化裂解生产乙烯丙烯及后续关联吃氯项目,海水利用链条扩建、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为工程建设切入点,2005年前,将投资33亿元,建设结构协调耦合工程、系统优化网络工程、总量扩张强化工程等3大类11个项目,强化系统物种之间相互关联,延伸工业代谢流程,丰富输入输出物质通道,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稳定度,使鲁北现有生态工业系统网化、强化、柔化、多样化,形成各系统之间中间产品、废物、能量的循环利用、紧密共生的工业生态链网,最终将鲁北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包括磷铵硫酸水泥综合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热电联产、煤化工、石油化工、林纸一体化在内的6大系统。至2005年,初步建成以大型化工基地为表征、复合共生、企业类型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新增销售收入47亿元,新增利税18.5亿元。2015年前后,生态工业系统规模效益凸现,园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把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知识密集、管理文明、环境友好、结构和谐、系统网化的世界知名生态工业园区,创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循环经济实践的示范,探索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引导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实现。 
                           据《经济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