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幸福学 走在财富边缘

   2003-03-28

99

  自从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两位把心理学引入经济学的美国教授后,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研究经济现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由此也导致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在国内兴起。 
  日前,一位美国某大学的教授在国内演讲,题目为“从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经济学的新方向———从经济学到幸福学”,吸引了众多的听众。他介绍说,很多实验证明,经济学中对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不符合现实的,金钱并不总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最佳途径,人们的决策也不总是在科学比较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得出的,而且,人们有时还会做出并非使自己幸福最大化的选择。例如,美国人均收入从1945年到1990年增长约3倍,而科学调查的结果是,人们的平均幸福感不但没有成比例地上升,反而略有下降。 
  他研究认为,人们生活的目标是幸福,而不是财富,财富只是手段之一,人们生活的幸福程度,也并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的信念、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环境中的对比感受等。他还表示,今后可能研究出衡量人们幸福程度的指标,以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社会的进步。 
  的确,人们在经济生活的现实决策中,并不总是理性和客观的,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影响。但由此就劝告人们不要去挣钱,而直接去追逐幸福也难免有些脱离实际。现实中,相当高比例的人群追逐货币形式的财富而不是幸福本身,也是合情理的。因为,在多数人生活的前半阶段,并不都十分清楚自己所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么。这种情况下,货币财富可以说是一种较早的选择,当然这里指的是在合法、健康基础之上的有形财富。 
  货币财富的最大好处是流通性好,或者说是转换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相比之下,房地产财富虽然稳定性好,但流通性略逊于货币财富。而健康、情感、知识等财富虽属于自己,不易被窃,但拥有一定数量后,边际效用下降明显,再多的投入也难以有显著的效用增长,而且这类财富的衰减、折旧情况难以预测,稳定性欠佳。相比之下,货币或者概括为金钱,虽然有一定的损失风险,但相对而言,仍是最好的保值手段,今后在支付幸福成本时效率较高。在没有找到幸福的目标之前,金钱应该是比较实在的一种存储辛劳和梦想的媒介。同时这也说明,人们对正确幸福生活目标的确立理当越早越好,否则,当人生走到尾声阶段的时候,手握一大把金钱,却还不知道钱干什么用,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金钱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好东西,是财富的积累,但每个人所追求的幸福目标对于社会而言,未必都是好东西。不好的人拥有太多的钱,并用钱来实现不正确的自我幸福时,对于社会而言或许是一场灾难。传统的经济学,在把人假设为理性经济人之后,就把人的因素抛到了研究范围之外,而这些新兴的学科又把人拉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之中,这不但更符合实际,同时也使原本严谨的经济学问变得有些像哲学了。 
                          据《经济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