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决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门组织研究人员做了较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并提出系列研究报告。本报今起摘要刊出系列报告首篇———
近些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难点,碰到了不少问题。
进 展
十四大以来的十年,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大除旧布新力度的十年,改革在不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1.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公司制改造推动了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国有经济经过战略性调整,虽然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但是效益提高了。1989年至2001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从743亿元增加到2388.56亿元。各种新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生产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农产品指令性计划全部取消,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工业品指令性计划仅限于5种,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市场相继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自主择业,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
3.积极探索新型宏观调节体系。宏观调节由主要依靠计划指令和信贷规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转向综合运用发展规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间接手段。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供求总量变动。
4.收入分配领域改革逐步深入。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基本打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断发展,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制度正在形成,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
5.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到2002年底,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1.47亿人,是1990年的2倍多;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覆盖面达9400万人。
6.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步伐加快。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进一步精简,上一轮机构改革全国精简行政编制共计115万人。行政审批和微观经济干预逐步减少,国务院已取消1195个行政审批事项。
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综合国内学者研究测算结果,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60%。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
经 验
十四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实践,不断加深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改革实践。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大、十六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推动了改革实践。
2.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我们立足于基本国情,积极研究、努力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建立起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3.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矛盾。我们不断消除深层次的旧体制障碍,同时全面加强各项新制度的建设。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新制度和新机制。
4.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最近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等相继进入攻坚阶段。实践证明,循序渐进和大力度突破相辅相成,既可减少社会震荡,又可避免重大改革久拖不决。
5.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争取“入世”的进程,揭示了计划经济的深层次弊端,把改革引向纵深,增强了我国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实现了稳中求进。
7.用深化改革的办法防范、化解风险。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渡过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难关,逐渐缓解近期经济偏冷的压力,很重要的经验是通过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节,从而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
问 题
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还有不少漏洞。这两方面问题具体表现为:
1.政府职能还不能适应新的需要。目前,政府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加政策透明度和统一性、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事务干预、正确行使对经济和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明显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协调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机制很不健全。
2.国有大企业改革难度加大。国有大企业机制不合理、社会负担重、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尚未脱困的大企业尤为突出。垄断行业的大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深化国有经济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关键的环节和最繁重的任务。
3.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投融资活动中的行政干预仍然过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融资领域,仍然欠缺风险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导致资金流失和投资效率低下。非公有经济面对的投资审批过于繁琐,制约着国内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4.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国有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不健全。直接融资发展不足,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缺陷突出。金融体系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金融业不良资产比例较高,金融监管比较薄弱。
5.社会信用严重缺损。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大障碍。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6.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的新机制不完善,突出问题是:缴费率过高而影响覆盖面扩大;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不牢固,国家、单位和个人负担的比例不够合理;制度设计过于复杂且不统一,管理成本过高。
此外,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仍然比较严重。比如,仍然存在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等。这些计划经济遗留的深层壁垒严重阻碍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在下一步改革中应当大力攻克。
难 点
1.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目前,我国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都已完成,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一方面,政府职能转换势必精简机构、人员,削弱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也必然打破一些行业及其主管部门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失业增加,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变化。因此,深化改革面临的难度和阻力无疑也会加大。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注意使大多数人受益。
2.部门自我改革很难彻底,容易引起改革偏离正轨。目前的行政审批制改革,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自我申报、自我清理,往往出现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问题。垄断行业的改革方案和相关法规,也主要由该行业和主管部门自己制定,难以超脱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由于缺乏利益相关方(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利益超脱方(专家、社会公众、舆论媒介)的公共参与和评议,部门自我改革可能流于形式,甚至被既得利益集团扭曲。
3.非经济因素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触及民主政治、政权建设、干部制度、党的领导方式等非经济领域。如果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进程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势必导致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大改革难以推开,甚至产生局部逆转。
4.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然有较强的惯性。一些部门习惯于依赖行政手段对经济生活出现的问题实行禁和堵(如对年年出现的棉花市场波动和涨价现象),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以调节。
5.缺乏前瞻性或单纯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某些改革不到位。渐进式改革道路产生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在改革的指导上可能受到原有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局限。此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机制还不健全,也容易影响改革方案的科学性。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