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创业“回流型”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2004-03-11

10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人数逐年增多,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了城乡经济,而且涌现了大批农民返乡创业者。湖南省城调队最近对常德、岳阳、益阳和邵阳等市调查,表明农民“打工仔”返乡创业,“回流型”经济正在湖南省迅速崛起。 

  一、创业“回流”正在崛起 

  (一)资金“回流” 

  2003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人员收入达33.94亿元,人均为585.5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45元,增长16.4%。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主要是源于打工收入,据调查,2003年湖南省农民劳务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4.9%。如岳阳临湘市农村去年有9万农民到沿海打工淘金,赚回4.5亿元;其中临湘市詹桥镇,去年劳务输出的“回流”总收入4200万元,占当地农民总收入的79%,占全镇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二)人才、技术“回流” 

  现在部分打工人员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为学会一门过硬的技术,回乡发展着眼未来。把外出打工学到的技术和攥的钱带回家乡,返乡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回流型”种养大户。如益阳桃江县一位拥有上百万资产的房地产开发商从广东返回家乡创业,承包1500亩丘岗山地种草养羊,先后投入60万元新修了一条进山公路,建了2栋羊舍,引进60多头种羊,播种了100多亩牧草,栽苗2万多株、杉树苗10万多株。乡亲们称他“不炒地皮种草皮,领办牧场奔小康”。据调查,岳阳临湘市区共有2.6万家个体工商户,其中60%为返乡人员。还有一些积累了技术经验和一定资金的劳务人员回乡选准一个项目,风风火火地当起老板,发展成为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38岁的李宗勇,6年前回乡创办发矿石粉厂,经几年努力,该厂年产值过千万元,去年上缴税费达70万元。湘阴县杨林寨张姓农民在新疆乌鲁木齐利用防空洞培育食用菌技术,还带出了1000多农民在北京、西安、广州、南京等大城市培育食用菌,丰富了当地市民菜篮子,2003年又创产值1650万元,不少农民因此走上致富路。平江县思村乡到湾村青年彭来斌利用在温州打工的机会,学习了蔬菜、水果等种植技术,1999年回乡发展,如今已成为远近有名的科技示范户。每年收入数万元,并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现在他被推选为村主任,被群众称为“蔬菜村长”。 

  (三)返乡创业当老板 

  据统计,2003年全省出省劳务人员723万人,其中农村为579.67万人,同比增长8.9%,城市外出从业人员为143.33万人。调查的平江县木金乡一青年96年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城郊打工,负责200亩果园的技术管理,工资最初每月600元提到现在的1200元。今年回家过年,他跟别人说,他现在并不在乎每月挣多少钱。最主要的是掌握桔柑、葡萄、草莓、荔枝等各种果树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准备再干二年,便回乡租赁土地建果园,自已当老板。在外打工多年的夏明山于去年5月带着养鹅技术和购鹅合同回到家乡养起了广东小麻鹅。目前,他已出售麻鹅3000余羽,按合同获纯利5万余元。 

  二、湖南省对“回流型”经济迅速崛起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优惠政策,创造发展环境 

  在调查中的常德西湖是全省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现有人口4.36万人,该区根据在返乡创业上制定了三年内免地方和行政性收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减少行政干预,简化办事程序。在政策上积极鼓励在外务工人员把学到的工艺技术、挣到的资金带回家乡办工厂、办经济实体。常德一居民唐清华在广州一家宝石加工厂打工,通过近3年的摸索,他全面掌握了宝石加工的技术要领。去年,他便与广州老板签订了购销合同,回到家乡创建了全区第一家宝石加工厂,并安置劳动力130余人。邵阳的邵东县毛和店一罗姓农民原在深圳打工,学了制作面包技术,把技术带回来在家乡开了家广式面包店,安置10个劳动人员的就业,年收入达到10万多元。 

  (二)加强剩余劳动力培训 

  为了更好的指导外出从业人员有序流动,对信息不灵,工作难找的问题,常德西湖区成立了区、办事处(镇)、村三级组织劳务人员参加正规机构培训,按有效证件和发票报销部分培训费用,同时免费培训部分特困家庭子弟。此外,区劳动部门还及时编印了一本《常用法律知识读本》免费送给外出打工人员。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