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

   2003-09-04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

135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目前非典都已告一段落,对非典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可做一个初步的总结,但还不能盖棺论定。
 
  一、非典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和总体格局
 
  非典爆发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活跃、上升的时期。2002年GDP增长8%,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03年一季度经济增长9.9%,是几年来没有的快速增长。突如其来的非典,对交通运输、旅游、商贸、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使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二季度明显减慢。但由于有一季度的“垫底”,特别是非典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上半年,经济增长8.2%,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即使是非典疫情比较严重的广东和北京,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也得以保持。例如,一季度广东经济增长达到1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出口增长29.8%,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4%。上半年广东经济增长速度仍接近13%。北京一季度经济增长12.7%,上半年也达到9.6%,比原来预期的结果要好。从全国看,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如投资、出口、外资和民营经济等,无论在非典以前还是非典以后即今年下半年,都将持续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二、非典影响具有一定的加速度特征
 
  我国第一例非典发生在2002年的11月份,之后在广东等地有所蔓延。但在2003年4月以前,非典疫情对国民经济运行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在第二季度,非典疫情的变化经历了从恶化到有效控制的过程,非典疫情变化的信息经历了从“谁也说不清”到高度透明的过程。与此相对应,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也呈现明显不同的变化轨迹和阶段性特征:4月份是影响持续显现并加深的时期;5月份是影响集中体现和最为严重的时期;6月份是影响缓和并开始有所恢复的时期。
 
  随着非典疫情的发展,其对经济的影。向具有加速度特征。这在5月份表现得最为典型。从交通运输方面看,全国客运量一季度增长5.2%,4月份下降6.9%,5月份下降41.5%,上半年累计降幅超过9%,其中,民航、铁路客运量在5月份降幅在60%以上。旅游业是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今年一季度也是如此。但4月份以后,非典使旅游业遭受重创,特别是在5月份,有组织的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基本停止。“五一”黄金周旅游收入损失严重。餐饮业发展一直兴旺,对于拉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非典疫情使得4月份的餐饮业零售增幅陡然降至2.1%,较一季度回落了12个百分点多,5月份则进一步转为下降15.5%,升降落差超过17个百分点。从5月份看,疫情对经济影响加深的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疫情本身的发展蔓延程度。
 
  在判断非典对经济总体上影响不大的同时,我们一方面感到庆幸,同时也感到后怕。正因在短期内控制住了疫情,才使其影响得以减轻。否则,后果将不堪想象。(1)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二季度增长6.7%,是在4月份影响尚未完全显现、6月份影响已开始缓和的情况下取得的。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不会超过5%,全年经济增长7%的预期目标将难以实现。(2)从农民收入看,这次疫情导致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返乡700—800万人,加上非典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农村二、三产业的不利影响,致使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仅为2.5%,比一季度的7.5%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农民收入出现下降。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全年农民收入有可能出现零增长,这将使年初确定的农民收入增长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进而加大城乡收入差距。(3)从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看,目前第三产业是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02年,全国新增就业715万人,第三产业吸纳新增就业达到862万人,而受非典冲击最大的恰恰是服务业。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服务业将受到更大的打击,难以实现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00万、登记失业率4.5%的目标。下岗失业增加,必然造成低收入群体扩大,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相应加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增多。(4)从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方面看,春季广交会成交额大幅度降低,二季度的一段时间内,贸易、投资洽谈活动和国际旅游几乎陷于停滞,如果非典疫情持续下去,结果会更严重。
 
  三、扶持政策的定位应是雪中送炭
 
  非典爆发后,各级政府针对受影响较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扶持政策。对此,企业普遍表示欢迎,认为这对于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企业反映力度不够,或不解渴,或用不上。例如,减免营业税从理论上讲影响大,但在实践中只有发生营业活动、有营业收入,才会有税收减免,但在疫情期间许多经营活动几乎停止,因此也难以真正享受到税收减免的优惠。
 
  在非典疫情等危机事态的环境下,政府扶、持救助企业的方式可有多种:一是减免税费;二是直接给予资金补助;三是对银行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应根据企业困难的不同情形,采取有针对性的、因而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从企业的角度看,危机期间流动资金短期往往是一个紧迫的但也是临时性的困难。对此,政府直接补助往往力不从心,给予税收减免也可能出现无税可减的“口惠而实不至”的局面。运用财政贴息,可使财政资金起到杠杆作用,调动银行资金,在保障企业流动资金需求上产生更大的效果。同时,银行可在贴息贷款上把好关,以保证资金投向的合理性。因此,政府的扶持政策措施应更加注意财政工具和金融工具的结合,更加注重发挥多种政策工具的合力。
 
  危机事态期间,政府对企业扶持的作用,应类似于为困难居民提供临时的最低生活保障。政府的扶持措施要达到两个基本目的:一是避免企业大面积倒闭;二是避免职工大量失业。现在看来,这样的目的基本上实现了。当然,在处理危机事件中,对政府扶持措施的作用也不能夸大或寄予过高期望,因为在曾发生过危机事件的国家,职工收入暂时减少、企业暂时困难或歇业,都是难以避免的。
 
  四、非典后经济恢复的方式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社会生活也开始恢复。这种恢复是个别行业快速反弹与总体逐步恢复相结合的方式。个别行业表现出快速反弹的迹象。例如,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3%,比5月份回升了4个百分点。北京等地的餐饮业主要是在6月下旬开始恢复的,当月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增长了3.4%,看似不高,但如果考虑到5月份当月下降15%以上的情况,两月相比的回升幅度已达到1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长一直在高位运行,5月份工业增长速度曾回落到13.7%,是前几个月的最低点,但6月份又回升到16.9%的速度。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经济中内在的快速增长动力,远远超过非典疫情的惯性影响和滞后影响,因此,经济恢复的进程比原来预想的要快,特别是国内经济活动恢复得更快,而涉外经济活动的恢复,包括贸易洽谈、招商引资、入境旅游、劳务输出等,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五、非典损失及其弥补有三种可能
 
  非典造成的损失及其弥补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难以弥补的损失。例如,原计划在4—6月举办的、带有明显季节性的活动,如特定的旅游节等,时过境迁,很难弥补。许多服务的消费和生产具有一次性特征,如沐浴、美容、出租车、城市公交等,在非典过后一般不会出现加倍消费的情况。二是不必弥补的损失。一些已出现盲目重复建设和过热迹象的行业,在非典时期不可避免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过后没有必要再扩大的这种过热或重复建设。三是可弥补的损失。有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富裕,且有市场空间,符合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方向,可在非典以后通过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挖掘潜力,尽可能弥补损失。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应当在非典过后更好地组织实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快进度。
 
  六、非典没有解决重复建设和投资增长过快问题
 
  原来有一种说法,认为非典在客观上使得一些行业和地区本已显露过热苗头的经济得以降温。现在看来,非典在这方面的影响也是暂时的、有限的。非典过后,受主观上的、非理性的多种因素驱动,原来的一些苗头性问题有可能变本加厉地表现出来。2003年上半年包括6月份,我国部分行业的投资增长速度继续呈现加快趋势,冶金、纺织行业的投资成倍增长,房地产投资继续在高位运行,各种开发区还在遍地开花,电力紧张、资源紧张的情况依然如故。可以说,非典在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只是一个“插曲”,一些行业和地区的重复建设和投资增长过快仍是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
 
  七、将非典引发和推动的结构调整进行到底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是多年积累起来的。非典使这些结构性的矛盾及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引发和进一步推动了结构调整。归结起来看,这些结构性矛盾或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快,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快,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三是东部发展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快,中西部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非典是一面镜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我国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而且让人对这些矛盾认识得更具体、更深刻。如任其发展下去,对经济社会良性循环、长远发展的危害将愈发严重。因此,今后政府的政策取向,应当着眼于结构调整,体现“三个更加重视”:一是在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二是在继续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和农村发展;三是在继续推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更加重视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结构调整决不能只热一阵子,而是一项长期战略,必须坚持不懈,进行到底。

                          据《宏观经济管理》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