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的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6市,国土面积占全省近三成,人口占四成多,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据测算,全省新增财政收入的近30%、新增粮食和肉类产量的50%,以及60%左右的棉花,80%以上的牛肉、药材和水果的产量来自这一地区;其原煤、平板玻璃、呢绒等工业品产量占全省90%以上,发电量、白酒占70%左右,卷烟占50%左右。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不仅拉大了自身与全省的差距,而且不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状况已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引导和促进这一地区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皖北地区广大人民艰苦奋斗,积极拼搏,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克服了重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由于制约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根深蒂固,化解这些矛盾尚需一定的时间,使得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与全省的差距仍然存在,有些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当前,皖北地区正赢来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既有“五个统筹”调控发展的机遇,又有“一号文件”扶持发展的机遇,同时,还有新一轮全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市场推动发展的机遇;而省内“861”行动计划的实施,又为其发展装上了“助推器”。全面客观地分析皖北地区发展现状和优势,使之及时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总体发展:稳中有进
1、整体经济稳步增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近几年来,尽管淮河流域发生了多重自然灾害,去年还受到突如其来的“非典”冲击,皖北地区总体经济仍实现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92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7%。其中,蚌埠、淮北和淮南三市生产总值年均增幅分别达到8.2%、8.3%和8.7%,已接近全省增长8.9%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稳步增长,皖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也逐步向合理方向演进。以农业生产年景较为正常的2002年为例(2003年因洪涝灾害,产业结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皖北地区GDP中三次产业比重为31.6:33.1:35.3,与2000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二、三产比重分别上升0.2和1.2个百分点。其中,两年内一产比重下降较快的是阜阳、淮南和蚌埠三市,一产比重分别下降1、1.3和2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较快的是淮南和蚌埠两市,二产比重分别上升1和1.5个百分点。
2、经济效益逐步改善,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加。近年来,皖北地区整体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在逐步改善,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和城镇居民收入均保持增长。2003年与2000年相比,皖北地区财政收入由86.1亿元增加到102.3亿元,年均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盈利额由8.44亿元增加到18.91亿元,年均增长3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057元增加到6441元,年均增长8.4%。从六个市看,三年间,淮北和淮南两市的财政收入增幅较大,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0.1%和12.5%;淮北、蚌埠和淮南三市工业企业效益增长较快,淮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亏损转为实现盈利额4.2亿元,蚌埠和淮南两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盈利额分别由1.3亿元、0.5亿元增加到5.7亿元和6亿元;亳州、宿州和淮南三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较高,均超过了10%。受洪涝灾害的影响,2003年皖北地区各市农民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当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839元,比2000年下降3.4%。
3、经济发展后劲有所增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过去三年,在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推动下,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也出现了较快增长态势。2000-2003年,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由263亿元增加到376亿元,年均增长12.7%。其中,能直接体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6%和16.8%,快于全部投资,两者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31.9%、21.4%上升到2003年的32.8%和23.9%。从六市看,三年间,亳州、蚌埠和淮南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对较快,年均增速都在15%以上。2003年与2000年相比,皖北地区外贸出口额由1.95亿美元增加到3.19亿美元,年均增长17.8%,增幅比全省高5.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0.54亿元美元增加到1.1亿美元,年均增长26.2%,增幅比全省高19.3个百分点。其中,亳州、阜阳和宿州三市外贸出口年均增幅分别高达27.5%、31.5%和44.5%,是全省的两倍多;淮北、亳州和蚌埠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幅均在30%以上。
综上所述,过去三年里,皖北地区在各种不利条件下,仍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受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仍显不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仍有待加快,综合经济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仍有待提高,经济发展的投入仍有待增加。
从发展速度看,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慢于全省。2001-2003年,皖北地区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比全省慢3.2个百分点,一方面使得皖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继续下降。2003年与2000年相比,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份额由30.5%下降到28.4%。另一方面,导致人均水平与全省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3年,皖北地区人均GDP为4053元(约合490美元),比全省(6455元,约合780美元)少2402元,这一差距比2000年又扩大了966元。
从产业结构看,皖北地区层次偏低的特征较为明显。一是一产比重偏高,二产比重偏低。以农业生产年景较为正常的2002年为例(2003年因洪涝灾害,产业结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皖北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31.6:33.1:35.3,一产比重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10.4个百分点。二是农业中比较效益较低的种植业比重偏大。2002年,皖北地区种植业比重比全省高5.3个百分点。三是轻工业依赖农产品原料的特征十分明显,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仍占据优势。2002年,皖北地区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87.3%,比全省高19.9个百分点;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占76.7%,比全省高18.6个百分点,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加工工业比重则低23.8个百分点。
从经济效益看,皖北地区综合经济效益和居民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一,财政收入相对水平下降。近三年,皖北地区财政收入年均增幅比全省低6.5个百分点,其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29.6%下降到2003年的24.8%。其二,企业效益水平不高。2003年,皖北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除蚌埠市(133.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7.88)外,其他城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都在100以下。其三,城乡居民收入较少。2003年,皖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省少337元和288元,与全省的差距比2000年分别扩大了100元和257元。
从经济投入看,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大。近三年,皖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比全省慢6.8个百分点,占全省的份额由2000年的30.3%下降到2003年的25.4%,这一比重比其经济总量所占的份额低3个百分点。因此,相对于皖北地区亟待加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的产业结构层次,亟待增强的发展后劲,以及亟待尽快缩小发展差距的客观需要,其投资力度不够、能力不强、规模偏小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
以上情况表明,当前皖北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尚需加倍努力。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在工业短腿,突出问题在灾害频繁,提升阻力在人口负重,攻坚举措在抢抓机遇,优化环境,发挥优势,消除“缺口”。
二、主要症结:工业短腿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近代发展史表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摆脱贫困和落后,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是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之所以能够获得持续的高速发展,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道路,依靠工业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从这个角度看,皖北地区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差距,其主要症结就在于工业化进程不快,水平不高。2003年,皖北地区工业化率仅为26.9%,比全省、全国分别低9.5和19个百分点,其中,阜阳、亳州和宿州三市的工业化率仅分别为19.6%、17.7%和15.1%。这种状况使皖北地区城镇化和第三产业难以获得坚实的发展基础,无法大量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展农村人口生存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工业规模不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得到有效培育和壮大,整体经济发展缺乏市场活力,受到严重制约。仍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省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4%,而皖北地区仅为30.4%,整整少10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当皖北地区农业和服务业发展遭遇“风雨”时,无法依靠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来实现“堤内损失堤外补”。这也就是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快、总量扩张缓慢的根本原因。
三、突出问题:旱涝频繁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中工业对经济支撑和带动作用有限的情况下,皖北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还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然而,古代利于农耕、曾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美誉的皖北地区,却因淮河水系遭受黄河侵淮入海的破坏和地理区位等原因而频繁发生旱涝灾害。建国以来沿淮地区行蓄洪就多达三十余次,造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不稳定。频繁的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生活和财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尤其是特大洪涝灾害,使灾区居民多年的积累付之东流,并严重破坏了灾区各种基础设施(如水利设施、公路交通设施、电网与通讯设施、文教卫生设施等),影响经济建设整体部署的实施与进展。如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皖北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分别占全省55.5%和55.4%;粮食、油料和棉花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32.1%、46.3%和43.6%;淮北、阜阳和蚌埠三市一产增加值降幅分别达12.1%、15.2%和15.3%,其他三市的降幅也在8%-10%,由此影响该地区GDP增幅4.6个百分点;当年以种植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下降8%,其中宿州市降幅达15%。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这种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是发展滞后一个重要基础性因素。尤为重要的是,在洪涝灾害尚未得到有效根治的背景下,各种利益主体对未来收益预期和投资信心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又使其利用外资的环境和能力明显不及其他地区。
四、发展阻力:人口负重
长期以来,皖北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不够协调,成为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其突出表现:
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人口负重过大。在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的1984年,皖北六市人口为2063.5万人,到2003年达到2797.2万人,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4.7‰,比全省高3.8个千分点;其人口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1984年的40.4%提高到2003年的43.6%。人口增长偏快,负重过大,必然减少人均占有生产资料的数量,造成资源、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明显不足。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测算,相对全国平均水平,皖北地区耕地人口容量为2056.7万人,实有人口超量25.4%;财力人口容量仅为811.2万人,实有人口超量2.2倍;经济承载人口为337人/平方公里,实有人口密度(666人/平方公里)超量329人。同时,人口增长偏快,负重过大也严重影响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因为每增加一定数量的人口,就必须支付一笔人口投资用于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以满足新增人口的消费和保证原有人口的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这就不得不减少生产性建设资金的积累和投资,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劳动力大量过剩、其他生产要素较为紧缺的皖北地区,新增的大量人口并不能与所需的生产资料实现有效结合,也就不可能形成新的生产力。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富有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人口增长偏快、负重过大扩大了分母效应,影响了人均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既定的情况下,人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口增长的快慢和数量的大小。若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皖北六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省保持同一水平,则到2003年人口规模可以减少261万人,人均GDP水平则可以由4053元(约合490美元)提高到4473元(约合541美元)。
二是人口素质与全省差距明显,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作为经济增长投入要素的劳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表现之一,就是通过提升人口质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由于皖北六市农村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全省,导致人口素质与全省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以人口文化程度为例,2003年,皖北六市每10万人口拥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有710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168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45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015人。由此可见,皖北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不及全省,最终导致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全省。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1990—2000年十年间,全省提高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4.1%,而皖北地区仅为12.8%。劳动力素质偏低,不仅制约着该地区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使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人力物力投入大而产出少。2003年,皖北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全省的67.3%,其中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更低,仅相当于全省的55.5%。
五、发展举措:消除缺口
目前,皖北地区正赢来前所未有的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诸多机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五个统筹”,对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区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以及人口与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的皖北地区来说,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获取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将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将有利于皖北地区加快农业、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将有力促进皖北这个粮食主产区增加农业投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省内“861”行动计划涉及皖北地区投资项目近200个,投资总额近2800亿元,投资的增加,一方面,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力和物力,对于扩大内需,拉动GDP的有效增长将发挥重要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每一轮投资所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都会推动着整个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皖北地区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消除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四大“缺口”。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消除人口负重的“缺口”。当前,皖北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增长率相对偏快,已使资源和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超负荷运行,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相当大的阻力。这种局面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对本地区甚至对全省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从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的基本区情出发,继续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一要将农民的生产、生活、生育结合起来,着力转变农民传统生育观念,从根本上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局面,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相协调。二要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广大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以提高人口质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技能基础,将巨大的人口压力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三要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与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和开发劳务市场结合起来,着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生存和发展空间。
2、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大淮河治理力度,消除旱涝频繁的“缺口”。长期以来,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农田水利设施严重陈旧,亟待改善,但近年来农业投资却微乎其微。以2002年为例,皖北地区基建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仅0.53亿元,占全省14.9%,这一比重远低于其农业增加值占全省41.3%的水平。2003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分别占耕地的80.4%和61.3%,而皖北地区则分别仅为64.3%和43.1%。淮河流域旱涝灾害不除,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不稳,全省经济也会受到影响。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就影响全省经济少增长1个多百分点。为此,应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淮河治理步伐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治淮工程建设,力争早日把淮河治理好,发挥其在防汛抗旱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综合效益,彻底改变这一地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从根本上消除影响皖北地区乃至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大隐患,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3、依托资源发展加工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消除工业短腿的“缺口。当前,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使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为皖北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加快皖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必须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十分充裕的劳动力优势,积极主动地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多层增值。其一,依托农副产品优势,加快发展具有皖北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皖北地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烟叶、薄荷、兔毛和肉类生产基地,一批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粮食、油料、棉花、肉类、药材及水果等农副产品的人均拥有量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副产品深加工潜力巨大。以食品工业为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基本上在1∶1左右,发达国家是3∶1,我国平均水平是0.43∶1,而皖北地区仅为0.17∶1(测算值)。若将皖北地区的这一比值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可使其食品工业产值增加5-8倍。因此,只要围绕农产品加工做文章,立足农业发展加工工业,就可以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得以转化升值,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不断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二,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快发展综合能源加工业。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目前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50多亿吨,工业储量158亿吨,为华东地区之首。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具有特低硫(<0.5%)等特点,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煤炭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应抓住当前煤电成为“卖方市场”和国家加快煤电建设、消除“瓶颈”制约的难得机遇,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并以此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积累,进一步带动机电制造业、冶金、矿业、建材工业、交通运输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稳步提升工业化总体水平。其三,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凡是人口多、土地和资本稀缺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都要经历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一演进过程,这既是产业结构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也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皖北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要从区情出发,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我国现时政策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得到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当前,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以及饮料、酿酒和烟草加工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有利于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容易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4、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消除投资不足的“缺口”。当前,改善皖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调整经济结构等,迫切需要大量投资。但皖北地区的投资来源处于严重“贫血”状态。一是财政无力。2003年,皖北地区人均财政收入仅367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6.9%。二是居民积累不足。2003年,皖北地区居民人均储蓄仅326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615元。三是金融支持不够。2003年,皖北地区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863.6亿元,占全省25.8%,低于其经济总量占全省28.4%的水平。四是招商引资不多。2003年,皖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2.44亿元,仅占全省22.3%。五是市场融资不利。到2003年底,全省共有上市公司36家,皖北地区只有6家企业上市,仅占16.7%。因此,解决皖北地区建设、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借力发展。皖北地区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必然经过的中间地带,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前景广阔。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加快淮河治理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要通过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法规,积极倡导信用准则和诚信观念,努力创造开明务实的宽松政策环境,使皖北六市成为地价低、原材料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投资回报率高、对投资者充满吸引力的“三低一高”地区,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和全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又一个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