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关键是市场化

   2003-04-10

128

  薛小和:我国当前城镇化率已达37.3%,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一些问题不可忽视。比如,有的地方把城市化率当作一个地区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提高城市化率,调整行政区划以扩大城市管辖面积;再比如,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摩天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攀比。你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什么? 
  李义平:所谓城市化,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人们从事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为节省时间和其它资源向特定空间聚集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自然必然性的现象。如果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城市化,那么,城市化只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通过工业化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而工业化则创造了企业群落,需要聚集地。这种聚集地的出现,就是我们所讲的城市化。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命题,是不可分割的。 
  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城市化却表现为建制城镇化,盲目搞工业区、开发区,有的地方的城市化被群众戏称为“一条大马路,两行卷帘门”。因此,很有必要正确认识城市化,正确把握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薛小和:你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什么起主导作用? 
  李义平:我认为城市化的要害是市场化,对于这个命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首先,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选择必须遵循市场化规律。城市化的目的和宗旨很明确,就是通过工业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反哺农业,使农业也现代化。从这样的目的出发,我们必须强调城市化的产业支持,没有产业支持,仅仅停留在建制城市化和城市规模扩张的城市化,是不能实现城市化的宗旨的。道理很简单,没有产业支持,城市人口就很难充分就业,就没有足够的收入,就很难刺激消费。一个没有足够需求刺激的城市是难以维持的。 
  为了达到上述城市化的目的,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选择的原则只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发展工业部门不断予以转移。选择的产业层次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必须与转移出来的人员的素质相适应,如果选择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即使建立了很多企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转移不出来。 
  薛小和:我国有一些城市是以采掘业(比如煤矿)为主导的城市,后来矿业枯竭了,城市也就衰败了。这从反面证明了产业支持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我们还知道有不少城市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对于中小城市来说,这种选择可能不大合适。 
  李义平:是这样。我国浙江的温州、台州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是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功的典范。这里基本上不存在农民问题,因为很多企业就是农民办的。农民办的企业自然与农民的素质相适应,因而顺利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之劳动力成本低,产品有竞争力,其客观效果使经济发展的很快。在此基础上,为了企业群落在空间上的聚集,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一些新兴的城镇。这种产业选择的成功,达到了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城镇化的完美结合。 
  其次,城市化的水平、模式、速度,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受市场制约的。以江苏省为例,1978年,全省城市化水平仅为百分之十几,到了1998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了30%多。推动江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动力来自于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小城镇提升城市化水平,这种模式具有其内在必然性————小城镇成了联系城乡之间的纽带和农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同时,城市的规划、建设、居住环境,都应当围绕着城市经济建设状况而展开,是一种亦步亦趋、相互促进的关系。 
  换言之,城市基本建设的规模,风格,既受制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又服务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与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应当有内在逻辑联系,应当计算成本,应当有投入产出的比较。 
  薛小和:你刚才谈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与城市化三位一体的,农村人口要想成为城市居民现在还有很多障碍,有人形容有三座大山:社保、住房和教育。当然,扫除流动障碍不只是针对农民,还有各种人才。 
  李义平: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城市的软件。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资源,如人才、资金、知识、技术,都是流动的,他们会从不安全,预期不好,办事效率不高,资金回报低的城市,流向生存环境优越,可以蓬勃生长的地区和城市。所以,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一个城市已有的各种资源的存量,还取决于吸引资源增量的能力,取决于这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制度————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例如对产权,对企业利益,对企业家的保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广大市民的文明程度及起码的法理素质等。 
  薛小和:既然城市化的要害在于市场化,那么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是什么地位?应该起什么作用呢? 
  李义平:政府的职能应是服务于市场化的城市化,就是城市的规划、建设都不能脱离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盲目扩张,两者应当是相适应的。政府要作的,更多地是把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前瞻性预期巧妙结合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 
  政府应当着力于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应当在规范市场秩序,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塑造城市品牌,实施城市开放,重塑市民素质,以及吸引各方面的资金、人才、项目、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这些方面相当于经济学上所讲的公共产品。就提供公共产品而言,政府相对于企业,相对于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有时还要像企业家那样,把自己的城市像商品一样推向市场。 
  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说明,要把握市场化————城市化的枢纽,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孕育着市场化,孕育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与之相伴随的工业化。此点对于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地区特别值得借鉴。 
  总之,城市化的动力在市场。我国目前一些地方的城市化,存在着政府推动、政府投资、仅仅推动城市化建设的现象,这就容易导致城市化的外壳比其内容增长过快,违背了城市化的初衷,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是必须予以注意和克服的。 
                           据《经济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