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云南省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判断与建议

   2004-07-19

99

  今年以来,云南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扎实工作,沉着应对,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克服了禽流感、干旱、能源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全省经济继续承接了上年较好增长势头,经济运行态势整体良好,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控制,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并见成效。但同时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新增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从生产角度看: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经济增长仍在快速轨道上运行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1211.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2.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0.4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10.88亿元,增长13.4%(在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520.16亿元,增长11.9%;建筑业增加值90.72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20.19亿元,增长13.5%。第一产业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加之全省各地春耕备耕工作扎实有效,粮食价格回升,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普遍高涨,全省大春农作物播种进展顺利,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一是大春播种进度情况较好。截至5月30日统计,全省春播总面积3975.7万亩,比去年同期快222.2万亩。已播种粮食作物3013.65万亩,同比快118.2万亩;已播油料62.9万亩,同比快6.3万亩;已播蔬菜201.6万亩,同比快24.3万亩;已播种其他作物696.7万亩,同比快73.5万亩。

  二是新型农业开发资金投入增加,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的资金投入由1000万增加到了3000万元,促进了全省冬玉米、冬大豆、冬马铃薯、冬亚麻、冬季水田养殖、冬季精细菜等的开发。

  三是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虽然今年一至二月全省先后发生了8次“禽流感”疫情,共扑杀家禽169万只,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对全省家禽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有较大影响,但“禽流感”发生后,全省市场销售猪、牛、羊肉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旺盛,促进了全省的畜牧业生产并呈现良好发展的势头。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省肉类总产量完成12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5%左右;牛奶产量11.1万吨,同比增长33%;禽蛋产量6.8万吨,同比增长10.5%。

  四是乡镇企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完成138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水平继续提高

  上半年,全省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9.06亿元(按当年价计算,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2.4%(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增幅比一至五月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
但比全国慢5.3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

  1.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

  近两个月,全省重工企业抓住重工产品价格看好,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得到缓解的时机,全力以赴开足马力生产,使全省重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72.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一至五月提高8.7个和1.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完成工业增加值26.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5.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6.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增速比一至五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轻工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卷烟产量增幅减少的影响,上半年全省生产卷烟1612.20亿支(322.44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0.8%,增幅比一至五月回落1.5个百分点,使烟草制品业增加值的增幅也相应回落,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1.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比一至五月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加之今年糖的榨季已近尾声,糖产量减产已成定局,制糖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79亿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3.6%。

  2.各种经济类型工业生产全面提速

  上半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32.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1%,提高37.4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3.89亿元,增长23.3%,提高9.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他企业完成增加值6.63亿元,增长23%。

  3.工业产销水平有所提高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6.3%,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一至五月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为96%,比一至五月提高2.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制糖业产销率的较大提高,上半年制糖业产销率为64.4%,比一至五月提高了14.6个百分点。重工业产销率为96.5%,略高于去年同期,也比一至五月有所提高。

  4.主要产品产量增势良好

  在全省列入考核的100种产品中,增长的有62种。其中:能源产品除发电量外,均快速增长,其中原煤增长31.9%、焦炭增长34.5%、洗精煤增长24.4%。在原材料市场价格回落后又有反弹,且居于较高价位的形势下,多数原材料产品生产都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钢材增长23.8%、生铁增长51.9%、铅增长34.2%、硫酸增长36.4%、烧碱增长52.4%,黄磷、三聚磷酸钠、铝等高能耗产品随着电力供应的好转,下降幅度迅速减少,黄磷由一至五月下降36.5%缩小到25.9%;三聚磷酸钠的降幅由一至五月的75.9%缩小到58.2%、铝的降幅由一至五月的9%缩小到0.4%。除此之外,部分支农产品如化肥、配混合饲料等,机电产品如各类设备、通讯电缆、变压器等,所有建材、森工产品和一些轻工产品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三)第三产业增长较快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都较快增长。旅游业全面恢复性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46.5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76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19%和52.97%;接待国内游客3010.3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7.2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12%和41.92%;全省旅游业总收入161.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86%。

  二、从需求角度看:投资需求仍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需求稳步回升

  (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

  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抑制部分地区部份行业的投资过热现象,由于调控政策和措施逐步到位,对云南省投资增长的影响已经显现,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其主要特点:

  一是投资增幅呈逐月回落。上半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4%。在全部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2.79亿元,同比增长43%,增幅分别比一至三月、一至四月和一至五月回落17.7个、9.5个和3.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56.43亿元,增长46.6%;更新改造完成投资56.09亿元,增长39.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7.1亿元,增长38.6%;城镇工矿区完成投资13.77亿元,增长5.5%。

  二是全省各行业投资有起有落,国家对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调控和对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的支持效果明显。国家调控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房地产行业投资逐渐回落,如云南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业完成投资18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倍,但增幅比一至五月回落206.1个百分点;以电解铝为主的有色完成投资16.98亿元,同比增长153倍,但增幅比一至五月回落79.5个百分点。
 
  三是建设资金来源充裕。上半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466.15亿元,同比增长46.4%。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29.36亿元,增长1.1%;国内贷款150.52亿元,增长41.7%;利用外资4.39亿元,增长14.5%;企事业单位自筹208.1亿元,增长61%。

  四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完成投资57.1亿元,同比增长38.6%,施工面积1197.44万平方米,增长21.7%;竣工面积152.74万平方米,增长41.3%;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204.39万平方米,增长69.4%,实现销售额39.68亿元,增长74.7%,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中销售给个人202.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5%,占销售面积的99%,销售额38.82亿元,增长91.5%。

  从上半年投资完成情况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虽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因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几大行业占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强,下半年还将会继续影响云南投资增长,增速还会逐月回落。

  (二)消费品市场增速加快

  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5.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69.38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0.6%。其主要特点:

  一是城乡市场增长基本同步。按销售地区分,上半年,全省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2.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县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2.43亿元,增长122%;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77亿元,增长11%。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继续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226.55亿元,增长25.1%,占全省的比重达57.3%,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83.14亿元,增长135%;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零售额54.1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3%;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实现零售额31.34亿元,增长02%。
 
  三是餐饮业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按行业分,上半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5.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餐饮业零售额58.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6%,居各行业之首,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2.7个百分点;其他零售额11.26亿元,增长18.3%。

  四是消费品市场热点依然存在。房地产和汽车销售迅猛增长,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器材销售大幅增加等。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2.5倍,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67.2%,文化办公用品类84.5%,金属材料类增长75.5%,汽车类增长1.05倍等。

  (三)外贸出口增长势头良好

  上半年,据海关统计,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16.7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48.1%。其中出口完成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8%;进口完成7.6亿美元,增长70.1%。
  
  三、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在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同步实现较快增长。

  (一)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财政运行平稳,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正常。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7.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为近三年同期增幅最高。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5%部分)完成24.42亿元,增长18%;营业税28.95亿元,增长32.7%;企业所得税13.36亿元,增长15.5%;个人所得税5.51亿元,增长23.5%;城市维护建议税13.58亿元,增长15.9%。上半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6.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从支出项目看,行政事业费、农业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增长较快,较好地保障了职工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各项事业发展需要。

  (二)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在全省工业生产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的情况下,经济效益也呈现稳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明显提高。一至五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9.6%;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2.0%,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3.1%,产品销售率为94.6%,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8.6个、2.0和0.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91万元/人,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由去年同期的1.3次提高到1.4次。由于这些指标的提高,使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3.8,比去年同期提高27.1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产品销售较快增长。一至五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25.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

 三是工业企业利税有较大幅度增长。一至五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3.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其中实现利润总额73.5亿元,增长46%。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实现利税187.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2%,比去年同期增长13.2%;重工业实现利税46.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5%。

  四是工业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所下降。一至五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为47.0%,比1-4月减少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少4.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2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3%。其中国有企业的亏损面64.3%,比去年同期减少3.9个百分点;亏损额为7.07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的46.5%,比去年同期下降18.4%。

  (三)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1.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4.8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3%;其中六月份人均可支配收入692.8元,同比增长12.6%。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3430.4元,同比增长17.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4%;其中六月份人均消费支出547.67元,同比增长28.1%。

  2.上半年,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62.7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上半年我省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工资性收入增加。上半年,农村居民在乡镇企业中从业和从事各种劳务活动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93元,增加21元,增长12.3%。其中,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34元,增加13元,增长59.6%。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上半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569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6元,增10.8%。其中,上半年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增长14.1%,增加额占全部现金收入增加额的67.2%。种植业收入为224元,增加17元,增8.0%;畜牧业收入为212元,增加40元,增幅达到了24%。畜牧业增收亮点突出,增加额和增幅超过种植业,成为农民现金收入增加最多的产业。三是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农产品出售量增加,收入大幅增长。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453元,增加51元,增长12.8%。在农户上半年出售农产品增加的收入中,因出售量增加得到的收入45.3%,因价格上涨增加的收入占54.6%。四是财产性收入增加。人均农民的财产性现金收入54元,增加12元,增长27.2%。财产性现金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集体分配的股息和红利收入、征用土地的补偿收入、房屋和土地租金以及入股分红收入的增长。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随着中央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全国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得到抑制,但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仍保持在较高价位上,国内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相当紧张,加之我省几年来物价一直处于负增长的低迷状态,因此物价上涨伴随着补差和通胀两种因素。六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7%,涨幅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快影响,六月份上涨17.1%,涨幅比五月份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3%,农村上涨6.2%。六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8%。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4.9%。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上涨49%。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上半年,全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6%。

  五、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六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31.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比年初增加259.3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934.1亿元,比年初增加167.59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476.3亿元,比年初增加76.8亿元。贷款结构继续得到改善。六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158.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4%,比年初增加209.25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367.67亿元,比年初增加152.2亿元;短期贷款余额1457.17亿元,比年初增加45.52亿元。
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经济运行中已经显现
 
  总体上看,当前云南经济形势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是健康的,特别是4月份以来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已开始显现,反映在统计数据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出现一定回落。主要表现在:

  1.“三农”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出现恢复性增长。对农户进行种粮直接补贴;至5月30日,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同期快1182万亩。

  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控制。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工作,从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市场准入、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方面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上半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比一至三月、一至四月和一至五月回落17.7个、9.5个和3.5个百分点。全省新开工项目1843个,增幅分别比一至三月、一至四月和一至五月回落36.5个、17.8个和8.2个百分点。

  3.信贷投放得到控制。六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投放贷款同比增长18.4%,增幅分别比五月末和三月未回落4.43个和4.55个百分点;贷款增加额比去年同期少增35.87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量六月份当月仅为6.95亿元,比五月份减少23.03亿元,为去年以来增量最少的一个月份。

  4.粮油价格趋稳,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六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比4月和5月回落1个和0.8个百分点。钢材、水泥、铅、锌等价格回落明显。

  5.财政支出增幅有所减慢。上半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226.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增速分别比前一季度和一至四月回落15.7个和6.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支出下降55%。

  6.土地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新增建设用地同比较大幅度下降。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新的问题
在肯定当前经济发展趋好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矛盾和新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夏季粮食由于粮食面积下降减产3.37%

  全省各地积极调整粮经作物结构,全省夏季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今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继续调减,但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继续增加。根据省农调队2004年全省夏粮作物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4年全省夏粮作物实际种植面积为1765.18万亩;综合平均亩产133.88公斤;总产量236.32万吨,夏粮作物实际种植面积比去年实际的1791.7万亩减少26.52万亩,减1.48%;综合平均亩产比上年实际的136.49公斤降低2.61公斤,下降1.91%;总产量比上年实际的244.55万吨减产8.23万吨,下降3.37%。从分品种上看,2004年的夏粮作物中小麦、蚕豆减产幅度较大,薯类增产幅度较大,由于小麦、蚕豆的总产量占全省夏粮总产量的80%左右,今年小麦、蚕豆减产导致全省夏粮减产。全省小麦总产量121.67万吨,比上年减2.16%;蚕豆总产量60.54万吨,比上年减13.72%;夏收薯类总产量21.23万吨,比上年增产28.2%;杂粮总产量32.88万吨,比上年减1.76%。

  (二)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有一定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全省因受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冻害影响,绝收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21.8万亩。呈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干旱“旱”掉农作物60.8万亩。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省上半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120.4万亩,成灾面积857.6万亩;其中,干旱造成的受灾面积1203.1万亩,成灾面积537.7万亩,绝收面积60.8万亩,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5万亩。

  二是洪涝导致农作物绝收。进入四月份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突降大雨,由于降雨时间过于集中,地区分布不均,造成滇中及滇东北旱情未解,而滇西及滇南地区遭受洪涝灾害。进入六月后,阴雨特征比较明显。据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监测,六月上中旬,全省中雨有315个站次,大雨106个站次,暴雨24个站次,从大雨和暴雨分布来看,虽然今年是近5年来同期相比最少的一年,但降雨量较大造成的气候性灾害确是较多的一年。我省今年一至六月(截至6月15日)洪涝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15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75.1万亩;成灾面积41.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5.9万亩;绝收面积6.7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2万亩,是去年的13.4倍。近期内我省德宏州、红河州等州市由于洪涝和泥石流造成的灾害仍在继续扩大。

  三是低温风雹致减收。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全省因低温冻害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322.6万亩,成灾面积172.1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9.4万亩;绝收21.7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2.7万亩。此外,大风、冰雹给全省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一至六月,因风雹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134.9万亩,成灾面积71.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6.4万亩,绝收13.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4.5万亩。今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一方面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环境保护、植树造林、治理江河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

  二、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处于后位,而价格涨幅位居较高

  今年以来,云南GDP、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但与全国相比,增幅还存在较大差距。一至三月,云南GDP增幅居全国第27位,上半年增幅仍然靠后。上半年,云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低全国4.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低于全国5.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全国第29位,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却居全国第3位。

  三、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及供求关系依然紧张,市场竞争加剧成为当前影响云南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云南仍处于全年缺电状态。今年以来,全国已有23个(2003年有21个)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情况,据测算,全国一季度电力缺口900万千瓦左右,预计二季度全国电力缺口在1000万千瓦左右,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上半年云南全省完成发电量仅增长3.4%。预计下半年,全省高峰时段电力缺额平均为40万千瓦,最大为80万千瓦,同时,煤炭供应趋紧,部分电厂库存较低。电厂存煤不到合理库存的40%左右。受国际油价和运力成本提升影响,4月份以来,全省成品油经营企业保供压力增大。加之全国性的治理公路超限超载,我省铁路运输装卸能力不足,目前全省日均请车皮5000多车,但实际只能安排1800车左右,总现率仅1/3左右,铁路运力再度紧张。出省物资积压严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在整体落后的云南工业,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工业行业和产品被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工业和产品所取代,关、停、并、转和改制破产企业已成为目前改革攻坚的难点。

  四、宏观环境变化影响生产经营和投资增长,同时会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央行从今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还出台了再贷款浮息、提高消费信贷门槛等信贷措施,明显减缓了信贷货币供给和投资的快速上升势头,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供应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紧。据对直报企业的调查,有近半数的工业企业感到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加剧。六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额比去年同期减少35.86亿元。目前,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状况尚未根本缓解,企业库存增长较快,一至五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长109%。此外,主要原辅材料仍维持在较高价位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使其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再就是由于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要求和控制进一步从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从严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将进一步减弱,经济增长的动力会受到影响。

  五、物价水平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持续明显上涨
 
  六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7%,涨幅比三月、四月和五月分别提高2.6、1.3和0.5个百分点,也比去年同月涨幅上升5.5个百分点。其中五月份涨幅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位,一至五月居全国第3位,上半年仍居全国第3位,且物价上涨已超过警戒线。上半年云南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上涨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9个百分点,达到了自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强劲,上半年云南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水平同比上涨15%,影响全部工业出厂价格上涨8.49个百分点,成为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较高,幅度之大是本轮价格上涨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分行业看,采掘工业上涨23.5%,原料工业上涨18.7%,加工业上涨9.2%,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进一步加大了通胀的压力。一些重要生产资料、生活必需品等价格若再调价或再加速上涨,必将影响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增长和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贫困人口日常生活,同时会加大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压力。

  六、就业和社会保障形势较为严峻

  目前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在加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所增加,上半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47万人。随着控制投资规模、清理建设项目,客观上将减少一部分就业岗位,加之我省农村劳动力存在转移数量较大的压力,这些都会进一步加剧就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下一阶段经济走势和建议

  综合考虑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应逐步显现、经济运行惯性作用和去年同期经济指标的基数较低等各方面因素,从近几年我省GDP运行情况看,自1994年GDP增幅达到最高峰11.6%后,便开始逐步回落,到2001年的6.5%,此轮经济周期已完成。从2002年起我省经济运行开始与全国一样又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周期,经济增长开始逐年加快(见下图),并将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增幅。预计今年全省经济总体上呈现“高开平走”态势,一季度高开,二季度平走,下半年趋缓,全年全省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较强。预计全年GDP增速在8%以上,可以完成年初确定的计划目标。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工业生产的较快增长有所收缩,投资增幅将持续回落,消费需求保持平稳,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一般预算收入增势趋缓,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市场物价持续温和上涨。
 
  一、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一是切实把中央和省鼓励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抓落实、抓到位。二是认真做好夏粮夏油收购和秋粮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严格控制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三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为农业生产和抗旱排涝提供保障。四是继续下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加快发展。带动民间资金和银行贷款投入产品深加工业。五是继续抓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坚决把农业税降低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加强调控与协调,努力保持当前经济良好发展势头

  针对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信贷增长过快等状况,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目的是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这次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点刹车”而不是“急刹车”,绝不是简单的控制和紧缩政策。应坚决服从宏观调控大局,运用经济手段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行政干预投资的行为严加控制,清理违规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监测监控,搞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结合云南经济发展的实际,用加快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搞好全省经济工作,同时应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地、各方面的积极性,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以及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继续给予支持,解决有利于优化结构和增加就业的资金需求,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避免经济增长剧烈波动,确保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云南经济有一个稳定、协调、健康的成长周期,以图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现阶段云南确保适度的投资规模和速度,是十分必要的(2003年云南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总量仅居全国第24位)。但投资增长过快,超过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必然加剧煤、电、油、运的供给能力,助长信贷规模过度扩张,拉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导致生产能力过剩、银行呆坏账增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带来就业压力加大等不良后果。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依靠提高投资率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今后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目标必须放在促进投资规模扩张转化为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刺激消费和出口增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预期,逐步提高消费率,顺势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规范、净化消费市场,加快有利于化解消费购买力存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正确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系

  近年来,投资、消费、净出口需求“三驾马车”全面增长,共同推动全省经济较快发展,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下阶段应继续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的内在活力。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抓住世界经济复苏的机遇,加快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创新外贸增长方式,研究新形势下符合国际惯例和宏观调控要求的外贸促进体系,鼓励资源、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进口,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二是把利用外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注重资源节约型、能源节约型和环保型项目的招商引资;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和加工贸易,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四是进一步落实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的要求,整合开发区资源,集约使用土地,促进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五、居民储蓄意愿过强,消费倾向不足,需着力重视并解决
 
  近几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趋缓,同时伴随着消费支出将快速增长的不确定预期的心理,城乡居民储蓄倾向却显著增强。2003年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766.5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9-11%的增幅之间,低于储蓄和投资总额的增长。因此,应着力加强对消费措施和消费政策的研究和引导,从调整投资结构,引导合理消费、适时提高职工收入和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低保收入标准等方面入手,提高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和预期,来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六、根据市场需求着力调整供求关系,控制物价的快速上涨

  我省是自然灾害频发和容易发生疫病疫情的地区,粮食等一些主要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生产不均衡,市场组织化程度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十分容易引起市场异常波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市场的波动,去年“非典”和今年的禽流感期间,地区出现抢购风,去年底到今年初,粮食和部分原材料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一度引起消费者心理恐慌。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石油等重要商品受国际市场变化等方面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因此,应重视物价的宏观调控,对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有关价格出台措施需要慎之又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波动。

  近期内云南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主要受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而食品类价格上涨又主要是受粮食价格上涨的牵动,而粮食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调节,属于市场调节,有助于打破过去几年来粮食价格低迷的局面。随着粮食产量的逐步恢复,粮价将企稳。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仍然是过剩经济,物价上涨传导机制同以往也发生了变化,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一部分会传导到下游产品中去,而一部分被企业自己消化掉,总体上涨程度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如上半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3.7%,因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缺乏基础,当前只要加强对物价的管理和引导,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国家和我省确定的价格警戒线3%和2%之内,全省经济运行中来自通胀的压力就会减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