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 vs GDP“非典”无损中国经济之本

   2003-05-20

61

  一场突然袭来的“非典”疫情,使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到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这样的时刻,肆虐的病毒将令中国经济接受一场怎样的洗礼— 
  当非典疫情危机逐渐被遏制之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这场劫难到底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后遗症”?中国经济增长能否经受住非典的考验?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积极应对非典危机?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组织了《特别策划·中国经济如何应对“非典”》系列报道,力求采用独到的观察眼光,着重分析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中国宏观经济、消费、外贸、投资和广东地区带来的影响,从中既可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也能捕捉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寻找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措施。透过冷静的分析和思考,阐明这场疫情并没有破坏中国经济运行的体系,没有摧毁中国经济的自生能力,帮助人们树立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本组报道共分五个部分,用整版篇幅在五版推出,今天刊出的是第一篇。今天6、7版刊登的六大行业“危机与商机同在”专题是本版的延伸报道。 
  “非典”疫情影响经济有几何 
  毋庸讳言,这场祸及世界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典”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日益显露。 
  交通运输业大受打击,客运量锐减。 
  从4月开始,航空公司不得不纷纷压缩航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减少了2100个航班,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减少了2969个航班,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取消了9705个航班,占到总航班数量的30.8%。 
  来自国家统计局工交司的消息称,今年4月,全社会旅客运输量出现了少有的全面下降局面,当月客运量同比下降6.9%。其中,铁路客运量下降14.7%,公路客运量下降6.2%,水运下降14%,民航客运量下降25.7%。  
  “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集中在旅游、交通运输、餐饮、商业零售、会展、出租车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这些行业在三产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对GDP总量的影响不大 
  最依赖人流的旅游业损失惨重。位于北京长安街黄金地段的东方君悦酒店,三月份入住率还有80%,但一过4月,情况便急转直下。走进北京民族饭店,记者看到大堂内一片灰暗,店内其它营运设施一律停业。值班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饭店几乎处于歇业状态。 
  由于取消长假,加之国家旅游局要求不组织跨区域旅游,今年5月1日至6日,铁路客运量急降67%,民航累计航班下降61.1%,客运量下降81.2%。客流的减少与去年“五一”331亿元的旅游进账形成巨大反差。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发出“旅游警示牌”,先后有130多个国家限制中国公民进出,境外游和商务活动锐减。 
  餐饮业深受重创。仿佛一夜之间,遍布大街小巷、人声鼎沸的餐馆酒楼里绝了人迹。最新统计表明,4月份餐饮业销售同比仅增长2.1%,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月减少12个百分点,比上月减少13个百分点,其中有14个省(区、市)出现负增长。 
  商业零售业也受到影响。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4月份以来,电器商场客流量和营业额下降40%左右;电子市场客流量和营业额下降了50%左右;百货商场的客流量下降较大,营业额下降了约10%。仅有连锁超市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基本不受影响。统计表明,今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集中在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交通运输、餐饮、商业零售、会展、出租车等行业受冲击尤甚。 
  显然,“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这几个行业。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主任张仲梁认为:“旅游业受到的冲击只是一个先兆,在此之后,将是贸易,再接下来是投资。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将按人流、物流、资金流相继减少的链条传递,最终给GDP带来不利影响。” 
  GDP是一个令国人自豪的经济增长指标。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年均GDP增速高达9%以上。特别是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虽时遇坎坷,偶有悬念,但却总能在最后,给人以意外惊喜。今年第一季度GDP猛增9.9%,为最近7年来最高增幅,更是让国人击掌相庆,世界为之注目。 
  然而,“非典”来了。它的不期而至,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变数。因此,论及“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人们最关注的还是———GDP。 
  近一段时间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纷纷发表了有关非典对中国GDP影响的分析预测。  
  最乐观的预期来自美林。近日,他们把今年中国GDP增长率预期由7.5%上调至8%。该公司解释说,如此调节的根据是中国第一季度高速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钟伟同样乐观,他很早就作出了“‘非典’感染不了中国经济”的判断。 
  多数学者和研究机构采取了冷静、审慎的态度,他们稍微调低了中国今年GDP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将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从预计的7.5%调低到7.2%;亚洲开发银行在最新发表的《2003年亚洲发展展望》中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7.3%,而疫情发生前他们的预计也是7.5%。摩根斯坦利、美林等全球8家主要投资银行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进行修正。以这八家投资银行的平均指标计算,它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普遍预期从7.61%调低为6.98%,增长速度减慢了0.64个百分点。 
  国内最为活跃的学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胡鞍钢博士估计,“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0.3个百分点到1.0个百分点之间,如果情况再复杂一些,影响或许会达到1.5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王小广认为,恶性的传染病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恐慌,从而对即期消费产生明显影响,估计全年最终消费将因此少增加1800亿元左右。近年来,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一直保持10%,若按此速度计算,这个数据约占据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的一半。 
  多数国内学者均预测,“非典”将降低中国的GDP增速,降幅约在0.5和1个百分点之间。最悲观的预测是,“非典”将给GDP带来3个百分点的下挫。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4月份统计数据,多少舒展了那些看低中国经济走势者的愁眉。统计显示,4月份我国GDP增长8.9%。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告诉记者,按照国际惯例,我国按年和季度统计GDP,这个数据纯粹是统计局内部为了分析之用,虽然数据真实可靠,但不具有科学性。然而,正是这个有违统计周期的单月数据,让不少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展颜之余,专家又提醒:由于单月数据的不科学性,由于滞后作用,“非典”的不利影响将更多地在5、6月份乃至下半年显现。 
  目前对GDP增长的影响不大 
  不确定性,是人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在阐释观点、发布预测数据时,都会附加一个前提————如果疫情在中国能够很快(至多一个季度内)得到控制。为了更准确地说明“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甚至列出了不同时间表下的预测数据。 
  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受损害程度,直接取决于“非典”疫情的持续时间。专家普遍认为,如果疫情拖延时间过长(半年甚至更长),那它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将严重得多。 
  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人们很难对“非典”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作出量的判断。于是,有专家提出,衡量“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关键不在于GDP增长百分点的变化,不在于某些行业“一城一池”的损失,而在于这场“非典”疫情有没有破坏中国经济运行的体系,有没有毁灭中国经济的自生能力,有没有摧垮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为了求索答案,我们试着对GDP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 
  从GDP总量构成来看,就目前而言,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约占GDP总量52%,这个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基本元素,在这次“非典”疫情中除了增加防疫成本之外,所受影响甚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9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生产增长由一季度的54%回落为19%,带动工业增长下降了0.74个百分点。当然,4月份载货汽车生产下降12.6%,是汽车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来自一汽的消息说,载货汽车生产下降,完全缘于企业生产计划编排调整,而无关“非典”。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4%,由于大部分农产品都是就近销售,受疫情影响不大。 
  第三产业受冲击最大,它在GDP中所占比重为34%,比重不低。但由于受冲击较大的仅为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如旅游、交通运输、餐饮等,而这些行业在三产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对GDP总量的影响不大。 
  有数据为证。在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统计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是两个单独列出的统计项目,分别占三产的18%和24.5%,占GDP的5.4%和8.2%。就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而言,在这次“非典”疫情中,虽然交通运输受损较重,但邮电通信业受益颇丰,正负相抵,影响不大。拿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来讲,受损较大的餐饮业仅占此统计项目的15%,经换算,对GDP的影响仅为1.8%。尽管旅游业损失惨重,但按2002年的旅游收入5565亿元计,也仅占当年GDP的5.4%。 
  这是一场影响到经济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而不是一场经济危机,它的影响大大低于中国经济自身增长潜力的释放效应,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增长模式,也无法动摇中国经济增长的根基 
  从拉动GDP增长的因素上看,今年一季度,除了GDP创下7年增长新高之外,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有专家称,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物价回弹,表明近年来一直困扰中国经济的总需求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得到缓解,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日益增强。 
  今年前4个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今年4月份,我国对外贸易额首次突破7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 
  然而,消费的下滑,从“非典”冲击下城市销售市场的分化,特别是汽车、通讯产品、电风扇、消毒柜、空气净化器、自行车、中西药品、消毒、洗涤、卫生用品等类商品的热销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 
  这组数据证明,因遭受“非典”疫情侵扰和一季度基数太大,与第一季度相比,4月份经济增长的三大指标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很好地承接了一季度的良性增长势头。 
  当然,仅4月份的数据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专家认为,虽然“非典”导致了部分疫情严重地区商务活动推延,但由于影响外商投资的基本因素是市场潜力、劳动力成本、投资环境等长期因素,所以,“非典”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其投资意愿。虽然中国60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几乎相当于GDP的一半,但净出口充其量不过千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其占GDP的比重始终维持在2%—3%的水平;而外商投资在中国投资中向来都处于1/3以下,1997年至今,外商直接投资和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来都未超过1个百分点。因此,净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变化对GDP影响都不是决定性的。 
  “非典”影响最大的是消费领域。 
  近年来,中国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内需主导形态,消费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因此,“非典”对我国的消费影响有多大,对我国GDP的影响就会有多深。姚景源认为,由于食品、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刚性较强,汽车、住房、家电、家具等大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不会轻言放弃,所以,“非典”施加在消费领域里的负面影响,仅局限在延迟人们的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并没有摧毁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一朝降伏毒魔,这种蓄积起来的能力就会释放出来。 
  从地区来看,“非典”主要在广东、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地蔓延。目前,经济大省广东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非典”虽然使广东的餐饮业和旅游业遭遇冰霜,但一季度其餐饮业仍保持了超过10%的增速,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批发零售贸易额增速双双超过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渐渐摆脱“非典”阴影的广东,加上受“非典”影响较弱的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和经济较发达的山东,其经济总量约占GDP的一半左右,这些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稳定器。 
  历史地看,近几年来,我们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特大洪水和近两年的世界经济衰退,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六,已形成了抵御外部冲击、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条分缕析的结果十分清晰:这是一场影响到经济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而不是一场经济危机,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大低于中国经济自身增长潜力的释放效应,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增长模式,也无法动摇中国经济增长的根基。正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言:“‘非典’最多是一个公共卫生危机,不能把它演变成或者说成一个经济危机,它不会像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那样,整个摧毁了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 
  然而,我们也反对一味盲目乐观。 
  作为一场灾难,“非典”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健康的肌体带来伤害,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钢从灾难经济学的视角提醒,我们当前所经历的“非典”疫情属于“需求抑制型”灾难,除了增加一些医药需求之外,它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彻头彻尾地减少需求。大量的人因惧怕传染而减少甚至停止经济活动,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少外出、少购物、少旅游、少开会,还表现在许多贸易和投资项目因此推迟甚至取消。这些经济活动,加在一起,可能就是一个巨大数字。 
  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在灾难面前丧失信心和勇气。目前,“非典”的危害性已超过了疫情本身,它除了危害人的身体,还危及人的心理。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发表的专项调查提出,与“9·11”事件类似,“非典”是一种安全隐患,危机过后还会在人们的心里留下后遗症。而这种心理阴影,直接关系到公众和投资者的信心,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息息相关。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奉行的信条。只要我们善于趋利避害,学会在危机中求新,危难中求变,就完全有能力将“非典”影响缩至最小 
  固本培源将损失降至最低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适时地发出了“努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夺取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号召,并提出“坚持一手抓好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工作方针。据记者对一些专家学者的采访,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稳民心,保民生,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疫情从天而降,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了一定恐慌,人们生活生产也受到了一定的干扰,现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成了当务之急。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自1998年以来,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依靠政府投资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应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平衡“非典”所带来的市场收缩,启动经济。然而,政策的着力点应转向加大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投入,比如:公共设施、交通道路、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认真研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帮助企业自助。目前,中央和各地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对受“非典”影响较大的娱乐、餐饮、旅店、民航、旅游、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出租汽车等行业,采取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适当财税优惠政策等措施给予必要的扶持,帮助这些行业的企业恢复元气,稳住市场和企业。随着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政府还将认真研究汽车消费政策,积极培育住房、汽车、信息技术等消费热点,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借着市场之力,抓紧解决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些难题。比如,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们十五结构调整的一大目标,也是一大难题,然而,在应对“非典”的过程中,在市场这只手的推动下,企业不论大小,都开始自觉地应用起电子商务、ERP等信息手段。再比如,危机使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习惯乃至生活方式有了一个质的提升,这无异于给那些粗制滥造的低劣产品,环保卫生意识差、产品档次低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如不及时跟进调整,淘汰在所难免。换言之,这次危机为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建立并加强危机管理机制,加强危机后管理。每一次危机,都是对政府的一大考验,也是对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创新的一大推动。这次疫情,暴露了政府危机管理的“软肋”,危机管理体制创新刻不容缓。同时,我们还要未雨绸缪做好危机过后的管理和规划,以消除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致力于公共管理。政府抓经济,本无可厚非,然而,履行好公共管理职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政府必须致力于公共管理,从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为促进经济发展营造环境和创造条件。 
  致力于发展目标。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种增长优先的道路。对GDP增长目标的追求,使得公共健康、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民生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场“非典”危机,让忽略这些问题的成本显性化,政府应借此契机,从“增长优先”的目标,转向更为广泛的发展目标。 
  就企业而言,抢抓机遇,求新求变,自强自助,则为上策。疫情来临后,市场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突破渠道的中药产业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生产洗涤剂、消毒液、口罩、眼镜、一次性清洁毛巾、手套、纸巾和健身器材等厂商也都赚了个盆满钵丰;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通讯方式、电子商务等发展空前活跃,人们的沟通和交易方式出现重大变化。而对于旅游、航空、餐饮、交通等众多服务性行业来说,应将疫情所带来的生存压力,视为将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个重要契机。目前,国家已出台对民航、旅游、餐饮、商贸、出租车等受影响较大行业的扶持政策,企业应该痛定思痛,仔细分析这场疫情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主动调整。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奉行的信条。只要我们善于趋利避害,学会在危机中求新,危难中求变,就完全有能力将“非典”影响缩至最小。 
  越挫越奋,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品格。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如此,对1998年的特大洪水如此,对这场“非典”劫难亦是如此。现在,政府务实的态度,向社会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正如摩根斯坦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所言:饱受危机磨练的中国正变得更加成熟。“非典”疫情可能成为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中国可从这场疫情中汲取经验,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国家!   
  商场的标语颇具人情味。北京商场客流逐渐回升,专家告诫疫情未结束不要放松警惕。 
                           据《经济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