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不等于“世界最强”

   2011-12-29 中国化工报郁红

117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近日表示,到今年底,我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总能力预计达到333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图为一家企业的热塑性橡胶生产现场。(胡庆明 摄)


    2011年是中国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喜忧参半的年份。


  年初的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的化学工业产值达5.23万亿元,超越美国同样位居世界第一。据记者粗略统计,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有40余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或第二位。其中,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均排名世界第一。


  但与此同时,这些“世界第一”又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包袱:产能过剩、大量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屡被反倾销……中国有可能连续第17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世界第一”的成就
  
  
  据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而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从1895年一直保留至2009年。也有学者引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发现,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生产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 


  制造能力就是生产能力。无论怎么说,单就数据而言,制造业在产值上超过了美国,这对中国人是个喜讯。许多分析人士称之为“历史性的超越”。


  据说中国并不是第一次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183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曾占全球的30%,但随后爆发的鸦片战争,却将这一成就打入谷底。之后,中国用了180多年来实现追赶。 


  还有更详尽的数据可以佐证中国生产能力的“世界第一”。 


  比如,从基础工业数据看,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60%;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占世界35%;化纤产量占世界42.6%……可以说,除了石油、乙烯,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能大多名列前茅。 


  在具体产品上,中国的成绩单同样出众。仅在化工产品上,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对苯二甲酸、聚氯乙烯等产品均排名世界第一,产品数量多达数十种。


  对任何国家来说,真正的财富创造要靠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专家表示,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中后期阶段,有庞大的投资需求和生产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很多产品从依靠进口一举变为出口。比如我国的化肥产业,从需要进口到变为净出口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类似的情况还包括甲醇、氯碱等产品。而这些转变在国外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认为,美国制造业虽然仍很强大,但从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他们的社会精英都活跃在咨询、会计、金融、企业并购和媒体等部门,而技术创新缺乏人才储备,工程师们被边缘化,使得制造业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这正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在生产制造业方面的强势地位。
 

 

虽然我国很多行业已是世界第一,但竞争力并不强。图为一家设施简陋、工艺落后的小化工企业。 (刘绍仁 摄)


  “世界第一”的损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产业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中国同样位居全球首位。

 
  但是,发布方反而更多谈到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中国制造在巨大的成就背后,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这么多的“世界第一”几乎都是用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换来的,中国为此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江涌认为,英、美、日在充当“世界工厂”角色的时候,基本掌握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国际资源充足而廉价。“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是建立在每桶只有几美元的廉价石油基础上的。而中国却遇上了油价从每桶几十美元飙升至一百几十美元的时代,油价高企成为常态。

 
  再有,大量在本国消化不了的产能涌出国门,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头号目标。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今年这一“世界第一”恐怕仍旧要戴在中国头上。统计数据显示,仅仅今年1~9月,我国就遭受来自全球的贸易救济调查50起。其中发展中大国针对我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开始明显增多。化工产品一直是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近几年,国外针对中国化工产品频繁进行“两反”(反倾销、反补贴)和“两保”(保障措施、特保措施)调查,涉及其中的产品包括烧碱、纯碱、碳酸氢钠、磷酸盐、炭黑、氨纶、草甘膦、农药单体、化学原料药、有机合成染料、聚酯短纤、对氨基苯磺酸、硝基苯胺、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烷、三聚氰胺、草酸、碳酸钡、橡胶助剂、轮胎等。2010年,我国石化产业共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15起,约占全国全年总数的1/4。同时,不仅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搞贸易保护,印度、南非、巴西、阿根廷和巴基斯坦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的“世界第一”围追堵截。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帆表示,当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粗放型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低价格和数量推动,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小,缺少名牌。而越是这种低端状态,越容易受到挑战。比如,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涉及的产品主要就是中国输美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属于附加值不高的产品,大量是贴牌产品。但该措施却影响了30%的中国轮胎出口市场,仅2010年就损失约10亿美元的出口额。还有农药产业,近年来,我国农药产品频频面临来自外国的反倾销,如美国对中国草甘膦提出反倾销申请,印度对中国二乙基硫代磷酰氯进行反倾销。


  一般来说,反映一国制造业能力的关键是国家设备(装备)制造业。但受到外资和进口设备的严重冲击,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有2/3依靠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是进口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认为,金融危机爆发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经济是垄断在跨国公司手中的。他们通过“两头通吃”的方式,把绝大部分收益都集中在垄断资本手中:一方面,跨国公司以“卖主垄断”排除了在最终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另一方面,他们同时在生产者市场上创造了“买主垄断”,迫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产品价格不断被压低。这个循环的结果是:技术进步的成果基本上都以利润形式,转移到世界经济中作为“中间商”的跨国公司手中。这意味着,中国的“世界第一”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劳动者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收入。
  

  “世界第一”的反思
  
  
  眼下,人们更关注的是,中国庞大的“世界第一”能否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土地、原材料和人工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 据报道,一些零散的“外资”撤离现象已有发生。据记者了解,在珠三角地区,一家生产高端棒球碳纤维的美国企业准备迁回本土。此外,还有一些化纤和塑料外企也计划迁出中国。这说明,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其国内产业结构,探索实体经济再振兴道路,鼓励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甚至从国外向国内回流,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出现新的特征。不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发出了让本国企业回国创业的呼吁。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甚至预测,将有15%针对北美市场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


  有识之士指出,这说明,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拼出来的“世界第一”是不能够持久的,中国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发展方式。


  “现在有人担心中国经济速度在下降,但这是与经济结构调整、效益和质量提高同时进行的,并不意味着经济有问题。”杨帆说,“相反,速度不下来,结构不改善,才是问题。” 


  记者找到一个数据: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只相当于美国的1/5。


  现实的例子很多。“世界第一”的中国钢铁产量中,只有15%~20%的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四大集团,销售额的总和只有新日铁的63%。再比如,中国化工产值世界第一,但从今年入围10亿美元俱乐部的中国企业名单看,14家上榜中国化工企业的销售收入一共达到1379亿美元,只相当于2个巴斯夫。刚刚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化工出口百强榜单也显示,能够出口创汇的,大都是资源性化工产品。


  而如此大的差距,主要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 


  目前,中国制造在关键生产环节与核心部件上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业内人士估计,钢铁、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落后20~30年。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加工类产品几乎全部过剩,装置开工负荷较低,资源浪费严重。但另一方面,我国部分高端石油和化工产品严重短缺,进口依存度很高,部分高科技产品尚处于空白。2010年,我国进口有机化学品3121万吨,进口合成纤维单体3069万吨,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必须在核心技术下大功夫——这是盘点“世界第一”所带来的喜与忧之后,唯一正确的选择。

 


高端的新材料、尼龙化工、氟化工、专用化学品等产品,是中国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图为一家外企的精细化工品生产装置。 (CFP供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