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2004-08-04

127

  今年以来,山东省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适时适度调整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积极进行调整结构,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生产、效益同步提高的快速发展态势。但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显。

  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轻工业增速加快。1—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30.4亿元,同比增长26.5%,比去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工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一是轻工业增速加快。上半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52.7亿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77.7亿元,同比均增长26.5%。轻工业月度增速,自2月份起结束了2002年6月份以来慢于重工业局面,其中6月份轻工业同比增长26.6%,比重工业高3.1个百分点。这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我省工业生产中的积极反映。二是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1—6月份制造业共完成增加值242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2.7%,比前5个月高0.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1.2%,高于全省增速4.7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25.5个百分点。

  从全国反馈的情况看,我省工业不论是总量,还是增幅都居全国前列。工业增加值居广东(3163.6亿元)、江苏(2995.1亿元)之后列第3位;增速居内蒙古(39.2%)、宁夏(28.5%)之后与安徽并列全国第3位。

  二、产销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高于全国(97.2%)0.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97.2%,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重工业97.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发展。1—6月份,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87.8亿元,同比增长33.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0.6%,比年初提高1.1个百分点。全省17个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实现全面增长。增幅最高的为滨州市,高达75.7%。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的为青岛市,达37.9%。比重较年初提高幅度最大的为泰安市,达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2.6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6.6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统计资料显示,截止6月末,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692家,比1季度增加49家,生产产品716种,比1季度增加11种。实现产值1378.8亿元,同比增长35.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4.3%。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680.9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49.4%。

  四、九成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从重点调度的120种主要产品产量来看,同比增长的有108种,占90%。一是全省重点发展的六大传统产业产品增长较快,轻工类的软饮料增长47.7%,机制纸增长37.6%;纺织服装类的纱增长35.9%,布增长35.7%;化工类的原油加工量增长31.6%,化学农药增长43.8%,冰醋酸增长1.1倍;建材类的水泥增长31.9%,平板玻璃增长1.2倍;冶金类的焦碳增长55.7%,生铁增长34.9%,粗钢增长33.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2.6%;机械类的内燃机增长60.3%,大中型拖拉机增长94.1%,发电设备增长89.9%,汽车增长74.0%。二是三大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电子信息类产品增长较快。打印机增长2.2倍,半导体分立器件增长89.7%,移动电话机增长89.5%。

  五、经济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是产品销售和实现利税同步增长。1—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405.1亿元,同比增长41.0%;实现利润619.9亿元,同比增长44.2%;实现利税1024.1亿元,同比增长39.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逐月上扬,达到179.3,同比提高18.4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反馈的资料,前5个月,我省销售收入列第3位,利润列第1位,税金列第2位,实现利税合计列第1位。二是资金占用比重降低,周转速度加快。到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净额1252.6亿元,产成品900.0亿元,合计占产品销售收入和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2.9%和31.4%,分别比同期降低4.6个和2.8个百分点。上半年流动资产周转2.74次,同比提高0.28次。三是地方工业经济效益提高明显。1—6月份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同比分别增长45.4%、54.6%和47.4%,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10.4个和8.0个百分点。其中又以省属企业效益最佳,其实现利润和利税的增幅分别比全省增幅高35.1和13.7个百分点。

  六、非公有制经济增势迅猛。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外商及港澳台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分别增长31.2%和38.2%,大大高于全省工业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利润281.4亿元,同比提高6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431.7亿元,同比提高56.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利润、利税总额占全省工业利润、利税总额的比重已分别达到45.4%和42.2%,

  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因素

  一是注重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2003年,全省以南方学习考察和省委工作会议为开端,通过新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形成了开拓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又为如何进一步发展我省经济理清了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省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突出抓好“三个亮点”;积极落实“3646”工业结构调整规划,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打造、拉长七大产业链,以增强支柱产业和传统工业的关联效应,延伸辐射领域,提高带动力,壮大产业优势;突出发展壮大制造业,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都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今年以来,在全国煤电油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我省对煤电运工作早预测、早安排,制定和落实电煤供应及电网运行保障方案,加强煤电运供求衔接和电力调度,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

  二是投资拉动作用明显,规模以上新增企业多。2003年,我省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868个,完成投资2129.8亿元,其中投向工业1291亿元,占64.6%。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9.2亿元,增长46.4%,其中,用于工业投资2061.0亿元,占62.3%。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企业迅速增加。截止到6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025家,比去年同期净增加3781家。其中私营企业增加2869家,“三资”企业增加514家,新增企业拉动工业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

  三是市场日趋活跃,工业品消费趋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居民消费支出增大,一些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8.7亿元,增长13.3%,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主要大类商品旺销,其中食品、服装两类日用商品分别增长25.5%和18.6%,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汽车、通讯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四类商品增长37.3%—75.5%。6月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2辆,增长90.4%;家用电脑35.2台,增长25.7%;移动电话115.6部,增长31.2%。这些消费热点的形成,带动了相关工业行业的发展。
  
  四是工业品出口增长较快,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1-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产品销售收入1082.8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1.5%,比一季度高0.5个百分点。全省39个大行业中,增幅超过30%的有19个,其中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00.18%,金属制品业增长79.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5.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6.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3.6%。

  五是宏观调控政策得到大多数企业的赞同。通过国家5000家工业联网直报系统,我们对363家大中型重点企业的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的赞同。其中,146家企业认为“宏观调控很有必要,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203家企业认为“部分行业发展过热,价格上涨过快,宏观调控有必要。”两项合计占调查企业的96.1%,认为“没必要,应有市场进行调节”的只占3.3%。

  目前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工业品价格倒挂,大大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1-6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5.7%,其中6月当月为106.4%。而上半年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高达113.10%,其中6月份为114.9%。网上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62家企业感到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最突出的问题,占被调查企业的44.6%,在七项选择中比重最高。从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看,1—6月份,产品销售成本7918.1亿元,增长41.8%,增幅比同期高7.5个百分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84.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费用256.9亿元,同比增长31.6%,增幅比同期高11.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0.3亿元,增长17.3%(上年同期为下降)。

  二、流动资金趋紧,贷款难度增加。在被调查的363家企业中,有34.7%的企业感到“与前一时期相比,当前企业流动资金情况有所紧张,资金缺口10%以内”;18.2%的企业感到“紧张状况明显加剧,资金缺口10—20%”;14.6%的企业感到“严重紧张,资金缺口20%以上”,合计占被调查企业的67.5%。在“与前一时期相比,当前企业贷款情况”问题的调查中,有35.0%的企业选择“贷款有所困难”;22.0%的企业选择“贷款明显困难”;5.2%的企业选择“银行停止贷款”,合计占被调查企业的62.2%。从行业看,反映最为突出的是纺织、印刷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行业。

  三、部分行业产成品积压相当严重。虽然上半年我省工业总体产成品所占比重下降,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但是部分行业产成品增幅相比较高。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0.5%,同比提高82.6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61.0%(同期增幅为-15.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3.0%,与去年持平;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3%,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是上半年的生铁、钢材、大型型钢、发电设备等期末库存远远超出其期初库存。

   此外,电、煤等能源供应紧缺,交通运力不足等问题也还不容忽视。

   预计下半年,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和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我省工业经济将在上半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回落,但是经济总量仍会随着新增企业的不断增多要大于上半年,效益水平也会好于上半年。


                                                     


                         --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