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走出通货紧缩阴影 国民经济总体形势向好

   2004-05-27

139

  当前,陕西省经济增速承接了近几年稳步增长,逐年加快的势头,继续沿着上升的轨道运行,而且有明显加速的迹象。基本扭转了自1991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徘徊在7-9.7%之间的局面(仅1992年增长12%),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达到两位数增长,从宏观上看,物价总水平也出现较快的回升,走出了通货紧缩阴影,我省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这是我省近几年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狠抓落实、科学调控的结果,也是各方面积极工作、经济增长内在活力增强、国内外经济环境趋好的结果。但从当前全国的经济运行情况看,今年一季度全国GDP增长率达到9.8%,引发了各界对全国经济发展是否过热的担忧和争论。那么,我省的经济是否出现过热?我省经济出现什么新的问题?我们谈几点看法。 

  一、我省经济运行进入新的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经济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情况,不仅要观察当前经济的运行增长情况,而且要从较长远的历史运行情况分析,改革开放近28年以来,我省经济跨越了六个五年计划,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1978 -198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逐年加快,到“六五”后两年,经济增长达到17%左右,到1988年达到2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增长的最高点。1989 -1998年,由于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历了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转变,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波动较大,1989、1990年我省经济增长跌入低谷,增长3%左右,到1993年经济增长达到12%,达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增长点。但由于当时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经济明显过热,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经济紧缩的政策,其中从1993 -1998年,我省经济明显回落,经济增长徘徊在8-9%之间。1999-2003年至今年一季度,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各地加快发展,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又一次经济建设的新高潮,从1999年起,经济开始稳步回升,2003年经济增长10.7%,创近九年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增长12.5%,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我省经济建设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而且正处于快速增长和上升时期。 

  二、我省经济增长速度仍处于全国和西部中等水平,尚未出现明显的过热迹象。 

  我国经济刚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未严重背离历史趋势,2003年及今年一季度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是良好的。从近几年我省经济增长情况看,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和西部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中2003年我省经济增长处于全国第21位,西部第6位,西部地区的内蒙经济增长高达16.3%,不仅居西部第一,而且居全国榜首,青海、宁夏、重庆、四川经济增长也快于我省。到今年一季度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近多年的最高水平,但同全国和西部相比,我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处于中等水平,居全国第16位,居西部第6位。增长最快的内蒙居全国和西部第一位,增长速度高达18.7%,四川、青海、甘肃、广西、也快于我省经济增长,全国经济增长13%以上的省市区达到14个,增长14%以上的8个。我省增长最快的工业增速也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工业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靠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业高速增长拉动,这符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投资增速虽然较高,但同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下降了15.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全国性投资过热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看,我省钢铁行业投资仅增长10.7%,水泥行业投资增长29.9%,电解铝没有新施工项目和投资。 

  三、我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的增长区间,仍具有快速增长的合理性、可能性和必要性。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判断经济是否过热,我们认为不能简单的用数字的高低去判断,经济增长速度目标的确定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从长远的发展来分析,考虑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性、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我省的经济发展情况看,我们认为我省的经济增长处于合理的增长区间,理由有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呈现恢复性增长的特征。从1992年以来,我省的经济增长比较稳定,没有大的起伏,基本处于8-12%之间。1991-1996年的六年期间,全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经济过热的情况,1992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2%,而我省仅增长9.8%。随后国家实行宏观紧缩政策,实行“软着陆”,经济增长大幅度回落,而我省经济增长在这个时期不仅比较稳定,而且远远低于全国增长水平,没有出现过热。这也说明我省经济失去了这个时期的发展机遇,而近几年经济增速的加快,只是恢复性的增长,目前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合理的。 

  二是当前我省经济正处于回升期,从国内外条件看,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从我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程度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已基本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我省经济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从经济学的角度和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经济增长较快主要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增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阶段时,城市化、工业化和消费升级开始加速,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增强。对投资品的需求较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交通邮电、能源、原材料等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因素大为改善,为我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发展出现明显增长势头。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6%,较200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4.6%,较2003年加快1.5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1.7%,较2003年加快1.3个百分点;日本增长3.4%,大大高于此前预测;发展中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年6%的强劲增长。因此,全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良好的大环境下,应当不会放慢发展步伐,这也为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我省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是从必要性的角度来看,我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10%以上。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人均GDP3000美元,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我省十次党代会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到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而要实现第一步目标,从2002年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必须达到11%左右,2002年我省经济增长9.7%,2003年增长10.9%,前两年没有达到预期增长目标,因此后三年的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11%以上,才能实现“三步走”的“第一步”。要实现“三步走”战略关键是第一步,如果第一步迈得大、迈得远,后两步走得快、走得稳,那么,我省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翻两番目标就可完成,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才能实现。同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省经济还难以改变增长效益型的模式,一些地方还没有完成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经济结构还没有完全达到讲效益、讲质量的阶段,因此,目前对我省来讲没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无所谓发展,离开发展也就无所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而且,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也必须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经济增长徘徊不前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是统筹协调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并不完全对立,强调统筹协调并不等于不要速度。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在充分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信贷投放增幅过大,造成煤电油运供应趋紧。这些虽然都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切实、有效、妥善地加以解决。我们认为,中央从宏观上强调要注意增长速度的过快问题,实质上是经济增长的统筹协调,强调增长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当前的经济问题并不是速度高低的问题,而是在于坚决制止那些违规建设、违规投资、盲目投资的行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提升经济的增长质量。这次政府对经济采取的调控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经济平衡增长。而且是结构性的调控,不是“一刀切”,因此,调控的结果只能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时间得以延续。 

  四、通货膨胀危险不大,警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 

  我国经济刚刚走出通货收缩,结束了持续3年多的物价低迷的局面,应该说这是全国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虽然目前的市场物价上升较快,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尚不构成通货膨胀的危险,尽管消费价格短时间内有进一步上升的压力,但引发新一轮通胀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有三: 

  一是目前我国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功能将发挥核心作用。价值规律这张无形的手自发地调节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任何产品价格的变化都是和市场的供求紧密相关,价格的起伏变化正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所在。 

  二是目前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制约价格全面上涨,从而抑制通货膨胀。这次价格的上涨和前几次价格上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经济已经从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经济时代,我国工业产品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有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600种主要商品中,有77%供大于求,其余23%供求平衡。这种格局下,极少数供不应求的产品涨价基本上成为了一种孤立现象,而且随着国家近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出现回落,调控已经初显成效。 

  三是核心通胀率没有出现持续快速上涨的趋势。剔除粮食、原油价格后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前几年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如2003年,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占1/3左右权重的食品价格略有上升,占20%左右的服务价格相对稳定,占50%左右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则持续下跌。核心通胀率现在不过刚刚开始由负转正,还没有出现持续快速上涨的趋势,因此,当前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迹象并不十分明显。 

  五、投资总量扩张较快,投资效益偏低,关键在于优化投资结构。 

  当前,全国范围的投资高速增长,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助长了信贷规模过度扩张,加剧了煤、电、油、运的紧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多隐患,如果处理不当,势必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那么我省的投资情况如何呢,我们认为: 

  一是投资总量扩张较快。近几年以来,我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债券,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规模迅速扩大,1999年达到619.3亿元,2000年达到745.8亿元,2001年850.7亿元,2002年974亿元,2003年达到1249亿元,跨越1000亿元历史大关,一年一大步,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连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18.1%,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37.8%,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是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快,投资需求有膨胀的迹象。上年我省投资在追加100亿元投资的基础上,又超额完成100多亿元,今年我省新开工项目继续增加,1-4月新开工项目1029个,比上年增加341个,增长49.6%,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的41.5%,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近期国家针对局部地区投资过热和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从信贷资金、建设用地、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大了调控力度,提高项目资本金比例,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上马,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从全年的投资形势看,计划完成投资1500亿元,增长20%,预计不会超出计划目标,高速增长的势头将会逐步减弱,投资需求将会控制在比较合适的范围。 

  三是投资效益偏低,关键是优化投资结构。2003年,我省投资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比全国47%的比重高5个百分点,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投资占生产总值不足40%,这充分说明我省同等数量的投资实现的生产总值比较少,投资效益偏低。投资效益偏低的原因主要是投资结构的问题,一方面我省投资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重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不一定直接产生社会效益,主要是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较长的时期逐渐产生效益。另一方面我省投资用于生产领域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投资明显不足,导致全省投资投入产出偏低。今年一季度全国第二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32.6%,我省第二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量的3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一方面我省投资以政府为主,效益较高的民间投资比例偏低,我省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40%左右,低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保持较快的投资增长是我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省是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了投资不足,欠帐较多,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和内在动力,因此,我省保持较快的投资增长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低,消费水平不高,消费层次仍处于较低阶段,单纯依赖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局限性,在今后较长的时期,投资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投资品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能源、钢铁、水泥等重化原材料的需求更旺,必然拉动投资的高速增长。加之投资中非国有主体投资增加的动因,政府宏观调控在短期内难以遏制投资者的热情,照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说法,“民营企业为什么要投资钢铁,因为钢铁的需求很大,利润率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过热,现象”并非一定是不正常现象,关键要看经济成长与资源条件能否承受。当前全国的投资过热主要表现为局部性,农业、农村投资,第三产业投资,并没有多少证据说明过热。投资过热表现在上游产品的生产制造(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房地产和部分地区的城市建设再一方面。我省投资总量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都不大,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缩小与中部、东部的差距,必须具有较高的投资总量。从2003年全国的统计资料看,在新的一轮经济增长时期,中部和东部的投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西部的增长速度。2003年东部地区投资增长33.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3.1%,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6.4%,东部地区投资总量是西部得3.4倍。 

  从总体上看,我省经济各种增长因素的活跃是近几年少有的,企业和居民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期也是有信心的。珍惜这种良好的局面,保护和发挥好发展的热情十分重要。在热情中融入理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持速度、提高效益、增强后劲,才是根本的出路。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