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日益融合,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提出,要着手设立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十五”期间应建立起基本框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周宏春近日在其撰写的《尽快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调研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石油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加速器”之一;经济增长需要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的支撑,反之则要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鉴于当前国际油价的巨幅波动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周宏春指出,中国的能源总量虽较大,但人均石油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6%和11.3%。近几年我国每年需进口石油(加“走私”)4000万吨,1999年通过海关进口的石油达4381万吨,预计2000年将达到500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将明显增加,缺口将进一步加大。有预测认为,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38%,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而居世界第3位。如果没有战略石油储备,一旦发生短期石油危机将使中国经济陷入不利的处境。
周宏春着重论述了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除可有效减轻种种原因造成的石油供应中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还可减少金融危机的隐患。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现已达1500多亿美元;但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不一定是避免金融危机的最佳选择。外汇储备的实质是买美国的国债,投资回报率很低;不讲国内建设资金相对不足的因素,买美国国债也存在风险。美国财政赤字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但这并没有影响美国经济的繁荣,它可以开足马力印“票子”。而石油则不然,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世界上的石油再开采40年就没有了。在替代能源被开发出来之前,石油的价格将会缓慢振荡上涨。
同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还可以减少国家外汇支出。1999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4381万吨,比1998年的2922万吨增加了1459万吨;进口原油平均到岸价从每吨119.37美元涨到127.76美元。由于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进出口平衡后1998年实际付出外汇17.5亿美元,1999年实际付出38.9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了1倍多。另一方面,1998年我国的石化企业受国际油价低迷的影响,全行业亏损123亿。为了减少石化企业的亏损,国家计委、海关总署等联合下发了禁止石油进口的通知。正常渠道进口的石油确实减少了,但受经济利益驱动,石油“走私”明显增加,不仅减少了国家几十亿元税收,而且打乱了国内石油市场秩序。由于没有石油储备,国际油价上涨的1999年国家又不得不多进口石油。
如果我国在1998年不禁止进口石油,而多进口2000亿吨石油,可以减少国内石化企业的生产(相应地可以减少成本);在1999年多出口1000亿吨石油,国家就相当于1998年进口石油没有动用外汇,甚至还有节余。按两年石油到岸的实际价格差计算,国家可以节省120多亿人民币;如果将这些钱用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可以减少国家的外汇支出,并用到国家急需的地方,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中国石油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