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经济增速保持7%

   2003-03-24

80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增长研究中心的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乐观预测,未来15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有所变化,中国的经济仍将保持7%以上增速。 
  在物质要素的供给方面,邱晓华说,“我国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交通、水利、通讯、能源等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物质要素的丰富将为经济增长推波助澜。到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经达到2.52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二。“今后需要关注的是原油和淡水问题”。 
  人力资本因素方面,中国有7亿劳动力,且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供给十分充裕。另外,整个国家向信息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进还将全面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中国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空前雄厚的程度。民间金融资本已经达到12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也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邱晓华认为,“资本扩张已经长期维持高增长水平,继续以此为主推动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难度。”今后要尽快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把资金投到更需要投入的地方。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邱晓华认为,未来15年,投资、消费和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发生变化,“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从现在的40%下降到30%左右”。未来几年,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是从整体趋势上看,增长势头会有所减弱。而与此相对应,未来15年,居民收入有所增加、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将导致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明显增加,“平均贡献率将从50%上升至60%”。外贸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则会保持相对的平衡。从趋势来看,随着中国进口的大规模增加,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逐步减小。 
  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在今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工业对经济成长的拉动作用还会明显增强,“贡献份额将超过60%”。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后,传统的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在未来15年的发展会相对平稳,但新兴服务业将加速成长,贡献率将逐步上升到35%以上。农业增长的速度将继续相对平缓,对经济贡献的份额将从现在的4%至5%下降至3%左右,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将继续增强。 
                           据《经济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