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2003-07-10

93

  2002年压缩机行业经济运行良好,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提高,综合实力尽一步增强。   工业总产值稳定增长,产品结构有所调整 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7亿元,同比增长9.5%,调整可比因素后同比增长5.4%。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2亿元,同比增长2.6%,调整可比因素后同比增长2%;重点企业产值占全行业产值60%,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低于全行业增长水平。2002年压缩机产量116322台,同比降低1.9%。产值超过亿元企业有8家,产值为22.6亿元,同比减少1户,产值下降2.2%,8户企业产值占全行业产值的61.2%。   销售产值有所增长,但产销率同比下滑 2002年销售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7.3%,低于产值增长速度2.2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产销率97.1%,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由于产销不平衡,使产值增长幅度较快于销售增长幅度,从而影响产销率上升。因此,各企业要在加速生产的同时,加大销售力度,以销定产,防止库存增加,保证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顺畅。   出口创汇稳定增长 2002年全行业出口创汇148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2%。全行业共有19个企业向43个国家出口36384台压缩机及其配件和其他产品。出口创汇名列前茅的上海大隆机器厂、上海压缩机有限公司、江苏大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家出口占全行业出口额的65%。从行业多年出口产品看,空压机产品较多,在产品结构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反映了我国压缩机产品从性能质量、技术含量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开发新品能力增强 2002年全行业研发3937台新性能、新介质、新型号的压缩机及其他产品,产值为42960万元,同比产量增加1745台,增长79.6%,产值增长6.2%。从开发新产品项目看,氢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压缩机逐年增多,生产螺杆压缩机企业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新产品广泛用于矿山、化工、医药、交通建设、机械、军工等领域。   销售收入、利润大幅增长,企业经济运行综合质量提高 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2.9亿元,同比上升8.9%,调整可比因素后同比增长5.6%。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5%,调整可比因素后同比增长0.9%。17家重点企业中,9家上升,8家下降,销售收入所占全行业的比重从64.2%下降到59.9%,从而影响了全行业收入大幅增长。收入上规模的企业户数始终没有大进展,也是行业规模经济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   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26455万元,同比增长69.4%。重点企业实现利税17337万元,同比增长79.3%,高于全行业增长率9.9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578万元,增盈8503万元,是上年的114倍,彻底扭转了全行业亏损局面。重点企业盈利7082万元,同比增盈7387万元,但亏损面由上年7家上升为8家,亏损额由3882万元增加到4515万元,增亏额633万元,幅度为16.3%。   67家企业统计表明:现有亏损户30家,占汇总资料的44.8%,同比下降8家,亏损额由9208万元下降到8650万元,下降率为6.1%。   全行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上升 全行业经济效益指数79.3%,同比增长19.3个百分点。重点企业综合指数85%,同比增长21.3个百分点,出现了跨台阶增长。7项指标值同比,除产销率下降外,其余指标都上升,向好的趋势发展,尤其是资产负债率指标,多年来各企业一直是在负债经营,指标始终降不下来。而2002年出现了好兆头,降了0.2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开始在盈利情况下经营,并在逐步减轻债务。200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年人均创效益31523元(上年是人均20634元),一年内人均创效益增加10889元,这说明企业投入产出比再调整,新创造价值逐年增多,综合实力在增强。                                据《中国化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