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经济步入高成本时代

   2008-07-11

40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上调油电价格,这对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影响较大:行业利润空间缩小,全面步入高成本时代;但是,此举也将遏制高耗能产业发展,促进化工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这是6月25日记者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采访时了解到业界人士的反应。 
  据了解,成品油价格上涨将主要导致化工企业运输成本的上升,电价上涨将直接导致耗电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由于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的能力减弱,导致化工行业利润缩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自6月20日起,我国汽(柴)油基准价提高1000元/吨,涨幅为17%~18%;根据相关规定,汽(柴)油的零售价可以在基准价的基础上上浮8%,可见汽(柴)油零售价最终的涨幅将达到25%~26%。这位负责人表示,化工企业的运输成本将显著提高,特别是那些大部分化工产品依赖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企业,其销售费用将大大增加。
  化工行业是耗电大户,特别是氮肥、纯碱、烧碱、电石、黄磷等5大高耗能产业,电力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电价上涨使其生产成本明显提高。如黄磷生产平均耗电约1.4万千瓦时/吨,此次电价上涨将使黄磷生产成本增加350元/吨;电石法聚氯乙烯(PVC)企业生产1吨PVC,需消耗电石1.5吨,而电石成本的上升会使PVC成本增加135元/吨。此外,电价上涨也将推动其他行业的成本上升。如合成氨生产平均耗电约1200千瓦时/吨,电价提高2.5分/千瓦时,将使合成氨的生产成本增加约30元/吨;用于生产有机硅的原料工业硅,生产平均耗电约1万千瓦时/吨,此次电价上涨将使工业硅生产成本增加约250元/吨;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平均耗电约2800千瓦时/吨,电价上涨将使电解二氧化锰的生产成本增加约70元/吨。
    石化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油电价格上调,推动生产成本提高,有利于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遏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同时,也将明显增加“两高一资”产品的贸易成本,进而遏制其出口。近两年来,我国相继以产业准入门槛、出口退税、实行差别电价等经济手段来限制上述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发展,但在我国当前的出口商品中,上述高耗能产品仍占有相当数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