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重化工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煤炭、电力、稀土、风电等领域多头并举,如今硅化工产业又开始扬帆起航,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新亮点。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紧紧围绕当地的优势来展开的,包括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成本优势和产业聚集优势等。
围绕优势发展产业,容易见效益,也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是发展地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是说,某地拥有了发展一种产业的若干先决优势,就一定能取得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或者就能轻而易举地达成规划目标。因为决定产业投资成败的因素有很多,除资源、环境、成本外,时机、市场、技术、行业前景等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所以,笔者在此有必要提个醒。
从先天条件来讲,内蒙古打造以多晶硅为主体的国家级硅化工产业基地可谓前景光明。多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新型基础性原料,随着近年来全球太阳能开发的热潮而呈爆发式增长。但事实也证明,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往往伴随着非理性的狂热和盲目,陷阱和风险多多,让不少蜂拥而入的“淘金者”铩羽而归。从2005年以来,国内多晶硅投资异常火爆,特别是去年开始,全国各地多晶硅项目大量上马,今年产能预计有接近翻番的扩张。有专家指出,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快速
扩张,将很有可能使全球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局面提前到来,而这对于国内根基脆弱的新进入这个领域“淘金”的企业无疑是致命性的。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多晶硅和太阳能产业属于资本、技术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典型高耗能产业,进入门槛高意味着退出的代价也高,产业政策的定性也不十分明确。由于技术、规模等方面的因素,国内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偏高,高能耗和环保问题也未彻底解决。同时,当前多晶硅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技术垄断在美、德、日本等国家少数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受制于人。
基于这些考虑,即使是自身优势明显的地区,发展硅化工产业也应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理性发展。从硅矿到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有机硅及其应用产品,具有很长的产业链,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遵循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硅化工才能够实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