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行业应告别“不作为”

   2008-08-27

30

    说到节能减排,我国硫酸行业不乏成熟的技术和手段,但行业应用得并不广泛,节能减排的“不作为”使得能耗高、污染重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很多硫酸企业认为,节能减排的投入不能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但笔者认为,硫酸企业应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勇于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硫酸生产过程的“三废”处理难度并不大,且处理工艺成熟。但目前硫酸生产时有“三废”超标排放,尤其是酸性废水常常超标排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酸性废水的处理费用往往高于实际排污费用,因此企业宁愿选择交排污费,而不选择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据悉,国外普遍视硫黄制酸系统为能源工厂,这种观念在国内也逐渐得到认同。目前,我国硫酸生产的高中温废热基本上得到了回收利用,而占总热量近25%的低温废热大部分企业没有回收利用。其原因之一是,对于无其他耗电产品生产或无蒸汽出路的企业,回收低温废热没有很好的用途,发电上网经济效益不显著。
    然而,在全国上下齐心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硫酸行业无法回避节能减排这一关。硫酸企业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合理回收使用低温废热,减少酸性污水的排放。
    当然,硫酸企业节能减排也需要国家支持。比如,目前硫酸企业回收利用低温废热发电上网价格仅0.2元/千瓦时左右,而用电价格却是0.5元/千瓦时左右,这损伤了硫酸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因此,国家也应尽快建立健全有效的节能和废热利用激励机制,协调电力部门平等对待发电厂电价和硫酸装置废热发电电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