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协会:定价机制不改 炼油业难扭亏

   2008-09-22

28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赵俊贵,昨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仍未理顺的情况下,即便国际油价已大幅下跌,国内炼油业全年仍很难扭亏。

  “即便国际油价跌到90美元,仍是处在偏高的位置。在这一点位上,或许部分企业能实现盈亏平衡,但从全局看,国内炼油全行业仍处在亏损状态。”赵俊贵指出,炼油业未来能否扭亏的关键还是看成品油定价机制能否理顺。只要国内油价还受到管制,则炼油行业今年很难摆脱亏损局面。

  据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石化行业利润总额2266.73亿元,同比下降0.04%。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2034.94亿元,同比增长54.25%;化学工业利润779.64亿元,同比增长25.07%;而炼油行业整体亏损高达568.31亿元,成为拖累全行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

  “很多专家已经在呼吁完善我们的定价机制,建议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我个人认为,政府在一些特殊时刻实施价格管制这无可厚非,但全球来看,这种行为通常都是短期的。如果把价格管制作为一种长期策略则存在一定问题。”赵俊贵指出,政府长期管制油价将导致价格体系的混乱,不利于石化行业健康发展。

  “我们希望国内油价能够逐步与国际接轨,总体上要理顺价格体系。”赵俊贵说。

  但他并未就当前国内油价是否应该跟随国际油价下调作明确表态。在他看来,当前环境下,国际油价的高低并不是国内油价调整的唯一依据,政府需要考虑各方面宏观因素。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教授级高工祝昉也在此次论坛上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同步,而我国价格却严重倒挂,这造成石化品种间毛利扭曲。

  对于未来一个阶段的行业走势,他认为,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受次贷危机经济下行,继而影响欧洲经济,再加上美元贬值,这些都将造成石油和化工产业链需求减缓。同时,国内的宏观调控、资金紧缩、出口政策、环保要求、劳动力等将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此外,行业投资增长过快,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将更趋严重,产业链的结构将面临调整。

  “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仍有继续走高的可能,加上美国经济低迷的持续影响,预计下半年,石化行业总产值增速可能减缓,全年增幅在27%左右;销售收入增长25%左右;如考虑到国家继续加大成品油价格接轨力度,炼油行业目前的亏损状况将进一步改善。”祝昉预计,石化行业利润全年有望增长6%左右。至于明年,重组并购将成为重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