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三不查”企业“三不怕”

   2008-10-12

91

     9月下旬,昆明阳宗海砷含量超标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事件,引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密切关注。当记者介入调查采访时,对阳宗海负有管理责任的昆明市宜良县、玉溪市澄江县分管环保的官员,要么表示对污染原因不知情,要么表示不方便说,保持缄默。
    一起直接影响了26000多人饮水安全的严重污染事件,当地官员居然保持沉默,真是咄咄怪事!由此,我们看到当前环保工作存在的一大弊病:地方政府的“三不查”,造成了污染企业的“三不怕”。
    何谓地方政府的“三不查”?就是对环境污染事件,老百姓不上访不查、媒体不揭露不查、高层领导不批示不查。当前,一些地方出于拉项目、发展经济等考虑,对污染企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态度。如上面提到的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早在一年前宜良县就已经发觉阳宗海污染问题日渐严重,磷肥厂磷石膏已成为阳宗海主要污染源之一,但这一情况并没有引起的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最终酿成严重污染事故。这说明,在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中,环保成了“软杠杆”和挂在嘴上的口号。基层环保部门成了地方政府养的猫,猫能不能捉耗子、捉几只耗子得由政府部门说了算,环保部门丧失了应有的独立职能。凡是污染严重的地方,往往都伴随着当地政府的不作为。
    政府的“三不查”自然造成了污染企业的“三不怕”。何为“三不怕”?就是不怕环境监察、不怕环境处罚、不怕给老百姓造成祸害。据悉,从2002年至 2008年,导致阳宗海砷污染的锦业公司因环境违法已连续6次被处罚,其中几次都是按最高限10万元来罚的,然而该企业一直没有按要求整改落实。污染企业为何如此“强悍”?从下面的数字可以看出端倪:锦业公司2006年的产值为4889万元,2007年为1.5亿元,今年上半年的产值已达到了1.6亿元。显然,10万元的处罚简直就是“毛毛雨”,企业何必费钱费力搞整改呢。
   要解决污染企业“不怕”的问题,首先要根治地方政府“不管”的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官员的环保问责力度,同时建立科学的地方政绩考评机制,让地方官员不敢不查、不愿不查,应当是摆在首位的问题。其次,要加大对污染企业处罚的力度,消除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