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对我国轮胎业来说是个好年景,产、销、利同步增长,那么2008年会持续上年旺势吗?最牵动中国轮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又是什么?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2008年全球风险报告》对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表示担忧,认为2008年的不确定性将是10年来最高的,风险主要来自金融、资源和能源供应等方面。业内专家预测,随着石油等资源价格大幅上升,2008年制造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钢丝等价格都将在高位运行,再加上燃料价格上涨,国家宏观政策——银根收紧、贷款利息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加大资源及环保管理力度的影响,国产轮胎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正在逐步改变。 成本增加促使轮胎价格高位运行
1. 原材料
全球橡胶需求旺盛和美元贬值、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交替影响,包括天然橡胶在内的各类橡胶的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成本支撑橡胶价格高位运行将是2008 年橡胶行情的主调。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仅75万t左右,进口约170万t,对外依存度接近70%,已成为世界橡胶消耗第一大国。虽然天然橡胶进口实行选择关税,但实际进口关税仍高达17.5%,受石油、钢铁涨价带动,以石油和钢铁为原料的合成橡胶、炭黑、助剂、钢丝等原材料价格将会上升。据上海沪原化工物资公司2008年1月份公布的橡胶价格行情,各橡胶品种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国产1#胶2.3万元/t,进口1#烟胶已达到2.5万元/t,进口 3#烟胶2.4万元/t;进口1066丁基胶5.5万元/t、国产1502丁苯胶1.89万元/t,国产氯丁胶3.48万元/t,国产顺丁胶2.15万元 /t。
2. 能源
随着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家加大资源及环保管理力度,2008年工业用水、电、煤等主要原燃料价格上涨已成定局。我国的水、电、煤价格低于国际价格,今年国家将逐步调整资源价格,这意味着企业用水、电、煤等原燃料价格将有所上升,目前煤价已上涨10%左右。
3. 劳动力
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包括未来可能通过的《社会保险法》等政策规定了企业对用工辞退补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社保、节假日待遇等等有关条款,意味着企业的用工成本将增加。据《中国青年报》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新增成本调查显示,以南京市一个原不为员工缴纳5项保险金、辞退员工不给经济补偿、不实行带薪休假的企业为例,按其最低工资850元/月计算,企业每年将为每个员工多支付6214元,劳动力成本将上涨61%。而一般企业的毛利润不过20%左右,增加劳动成本就挤掉了其中14%,还要上缴7%的税收,企业盈利微薄。但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得到保障,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趋势。轮胎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其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将逐步失去。
4. 运输
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且上升势头不减,对成品运输形成涨价压力,企业的运输成本无疑会相应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海运价格暴涨,巴西到中国港口的即期合同运价超过90美元/t的历史高位。此外,国内公路运输费也已有所提高。
5. 财政
2007年,央行先后6次加息,使一年期货款基准利率比年初累计上升了135个基点。从2008年货币政策来看,提高银行利率是宏观调控的一个必要手段。利率的提高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特别是资产结构中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轮胎行业由于前几年发展较快,资金投入较大,许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利率提高使企业还贷压力剧增,财务费用大幅度上升,进而挤压利润。在使用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明显上升的同时,存款准备金持续提高、银根收紧,使资金的供应量减少,资金的需求量却因扩建项目和维持生产而相对增多,轮胎企业取得贷款的成本将更高、难度更大。
6. 人民币升值和轮胎出口退税降低
许多机构预测2008年人民币升值空间为6%~10%,轮胎出口产品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如果其升值不能进入产品出口价格中,轮胎出口企业的成本将会上升。另外,轮胎出口退税从原来13%降到5%,这对本来利润就很低的轮胎行业不仅仅意味着出口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甚至会出现倒挂,进而影响到轮胎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7. 国家改进和提高企业排放费的征收
国家经济机制调节排污及排污规模,进行排污治理,加大对企业排污费(税)的征收,使其排污造成的社会代价变为企业成本,轮胎企业运行的环境成本也将逐步上升。
综上所述,受能源、橡胶等原材料、用工成本、运输费用、利率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2008年将是我国轮胎企业高成本时代真正来到的一年,我国轮胎企业在成本和利润方面遇到的挑战可能大于机遇。当然,高成本也在抬高轮胎价格,普利司通、米其林、大陆、倍耐力、横滨、韩泰、锦湖等轮胎企业相继宣布2008年1月1日起在2007年提价基础上再次提价,提价幅度在5%~10%,开出了新年一季度的轮胎价格“涨盘”。由于轮胎市场上国内需求拉动依然明显,2008年将是一个“轮胎价格高位运行年”。供需变化影响轮胎市场走势。
高成本已成为业内展望2008年轮胎行业的一大热点,企业如何应对高成本的严峻挑战尤为关键。除了适度提高轮胎价格、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采取技术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用工成本、推行品牌战略、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等外,还需注意国内外市场的平衡和变化,合理地消化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因素。
1. 注意高成本下的产能释放
多年来产能过剩一直是我国轮胎行业的一个“潜在病根”。虽然国内外轮胎市场需求旺盛,行业也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2007年的轮胎产量已经远远超过 2010年的需求预测,而2008年还将有600万条/a新增子午胎产能要投放市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显现,轮胎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因而轮胎价格的抬高应适度,如果国内轮胎市场供大于求,则高价位向下振荡往往是无序的,不能排除高成本难以支撑轮胎价位的情况发生。
2. 注意高成本下的轮胎出口
近几年我国轮胎出口急剧增长,2007年出口1.41亿条,增幅达27.3%,约占国内产量的40%左右。轮胎的大量出口,不仅消化了国内新增产量,也缓解了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但由于当前国内外市场互动程度高,一直作为我国轮胎出口高增长主要动力的“价差”因素随着成本上升正在削弱。受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和出口成本上升的影响,轮胎企业出口动力明显减弱。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出现流动性过剩后的次级债危机、美国经济衰退以及国外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增多等不确定因素,都将对我国轮胎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出口受阻,生产企业势必转向内销,国内轮胎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高成本下的价格竞争也在所难免。
当然,高成本运行下的轮胎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将出口产品的结构转向以高附加值品种为主,有利于促进国内轮胎向绿色环保、安全和扁平化、无内胎方向发展,更有利于轮胎优势企业推行品牌战略和实行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轮胎行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