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双雄变降为涨 被指以垄断地位巩固垄断利润

   2009-02-26 中华工商时报中华工商时报

57

    石化双雄变降为涨

  正如本报记者所判断的那样,中石油亦将逆市提价。

  上周,中石油在上海地区的加油站统一行动:原来以促销活动出炉的成品油优惠价格暂停,93号汽油从每升4.66元上涨到了4.76元。

  记者注意到,这一天刚好是中石化率先变降为涨的第十天。而10天前,正当消费者尚在享受低油价带来的实惠时,中石化却突然逆市而上,把93号汽油每升上调0.29元,而原来为每升4.66元。

  2008年末,令上海广大有车一族惊喜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以元旦优惠促销为旗号,先后对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调,涉及93号、90号汽油以及0号柴油。

  此番降价由中石油率先发起。从2008年12月25日零时起,中石油在上海近150座加油站率先脱离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最高零售限价,统一展开降价销售,90号汽油每升下降了0.2元、93号汽油每升下降了0.3元、0号柴油每升降了0.3元,其汽柴油平均降幅超过5%。

  一周后,受此刺激,基本垄断了上海石油市场供给的中石化作出反击,先拿出了区位优势不错的44个加油站投入作战,降低了90号汽油、93号汽油、0号柴油三种标号的零售价,而每升价格比中石油的“降价油”便宜5分钱。

  此后,石化双雄围绕“5分钱”之差,在申城上演了成品油降价“激情战”。而在此期间,北京、河北、广州、天津等不少地区亦相继出现了成品油零售降价。而有所不同的是,有的地区是中石油或中石化单一行动。

  一个多月过去了,石化双雄比拼降价持续了三轮之多。目前,彼此的93号汽油零售价都已回归到先前发改委颁布的基准价。而这是否意味着自元旦展开的成品油“价格战”即将偃旗息鼓?

  库存油量尚在高位

  石化双雄此番动用降价武器,降价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是以往不多见的。客观地说,备受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的欢呼,被称之为“国内成品油价坚冰破除”。

  然而,在这个新政光环闪耀的背后,能源专家舟小刚分析称,石化双雄此举另有他求。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一年,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从149美元大关跌近30美元关口,由此使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由金融危机引发石油石化终端市场急剧萎缩形成的新打压。

  快速化解高库存的瓶颈成为石化双雄当务之急。“去年7月前后,在国际油价达到历史高点之时,两大集团皆囤积了大量库存,并早已压得喘不过气来,其零售终端亏损已波及到中上游产业链。若不及时消除,滞后是无法承受的。”舟小刚分析说。

  既然是为了消化库存油,为什么在当下要逆市提价?莫非在这短短个把月,库存油已销售一空?对石化双雄“变降为涨”的行经,业界颇为疑惑不解。

  记者注意到,在此番“变降为涨”中,石化双雄并没有上调90号汽油和0号柴油。而通常这两大类油品的消费为出租、运输等行业,使用量既量大又稳定。

  更值得关注的是,也在上周,中石油将柴油出厂价每吨下调100元,以大庆出厂价计,为每吨4780元。而从批发环节导入,显然可借助系统外的零售终端,将降价促销加大加快。

  一位石油领域的高层人士私底下告诉记者:“目前,两家企业尚有一大部分库存油量继续等待消化。”

  寻找市场新平衡点

  针对石化双雄的“变降为涨”,国内有媒体率先评价称“这是石油巨头欲再塑卖方市场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从入世至今天,中国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石化双雄始终处于垄断的地位,并在发改委圈定的基准价范围内,制订或调整对自己有利的零售终端价格,可谓整个市场一直握在掌心之中。

  前几年,受资源紧缺的影响,两大石油巨头彼此默契地将价格调整到上浮8%的最高值,以此获得高额的利润。近几年,或出于改革压力或出于供求关系变化,两大石油巨头开始在零售终端“交火”,但彼此并不会真撕破脸。

  发生上述现象并不奇怪。因为两大石油巨头同出国资委一门,东家的利益最大化,也是它们最终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即便在形式上显现竞争关系,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能源专家舟小刚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石化双雄此举,无论是年前的降价,还是年后的涨价,无非是在寻找成品油市场一个新的平衡点,由此达到以垄断地位巩固垄断利润之目的。”

  而在全国的消费者和用户面前,石化双雄今天能将“双簧”上演得如此精彩、能在面临巨亏下挺着如此从容,这完全得意于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间接与国际接轨的体制弊端。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在国际低油价的格局下,中国应该把握难得机遇,在推出《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一鼓作气将成品油定价机制彻底市场化,这最终于国于民于企业都有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