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风险剧增 中国碳交易的十字路口

   2009-03-19 陆振华陆振华

90

    金融危机连累全球碳交易市场需求萎靡、价格普降,引爆连锁反应,投资企业出现裁员,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业主也面临骤增的外国买家违约风险。

    一位接近CCC的碳业界人士透露,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碳交易“巨头”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Climate Change Capital,CCC)中国区已在上周开始裁员,主要涉及公司私募股权业务员和行政人员。由于私募资金多来源于养老、保险等社保基金,在金融危机下投资偏向保守,CCC融资出现困难。

    这位知情人士说,CCC中国投资业务受到“两面夹击”,一面是全球市场一路走至最低每吨碳7欧元左右的交易价,一面是发改委对国内碳交易规定最低限价8欧元/吨,投资CDM项目的利润空间大幅压缩。

    CCC在全球管理着15亿美元的基金投向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进入中国3年时间,在国内有2只基金投资于减排项目。

    CCC中国区总裁路跃兵未证实裁员消息,3月18日CCC中国代表处工作人员指路跃兵出差在外。

    最低限价遭遇市场下滑

    国际碳价曾经暴涨。全球最大的排放权交易所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 ECX)在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ETS)框架下,CDM产生的“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s)期货价格在2008年6、7月保持在20欧元/吨以上,另一国际碳交易价格指标“欧盟排碳配额”(EUA)现货价格更是在2008年6月摸高至31欧元/吨。

    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国际履约机制,具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可向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额度。

    中国发改委为了保证国内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不被贱卖”,设置了8欧元/吨的最低限价,根据不同的项目,限价也不尽相同,比如水电项目最低限价就是12欧元/吨。只有符合政府价格期望的CDM项目才会被审批通过。

    外国买家通过投行等碳交易中间商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在中国一级市场(期货市场)购买排放额,然后卖到欧洲等二级市场(现货市场),冲抵自身的强制减排额度,或是出售获利。

    在经济上行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带给投资者的回报颇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气候变化专家杨富强对本报说,投资碳交易的回报在投资项目平均收益率之上。

    伴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国际市场价格也一路下滑。位于挪威奥斯陆的碳交易咨询公司“碳点”(Point Carbon)的新闻简报说,在2008年9月至11月,欧洲二级CER的价格跌至15欧元/吨左右。

    安科碳资产管理公司(Enecore)北京代表处总经理斯图尔特·瑟尔尼(Stuart Cerne)透露,对于通过取代化石燃料来实现减排的水电项目而言,2008年11月的最低限价为8欧元/吨,与10月相比下降0.5欧元;风电项目的要价为12欧元/吨,下降0.5欧元。

    今年年初国际市场的碳价则进一步下滑。欧洲气候交易所CER二级市场价格在2009年2月最低跌至约7欧元。此后一直在10欧元上下徘徊,这仅相当于去年7月最高时的1/3,创2008年《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生效后的最低价格。

    2009年2月,挪威的北欧电力交易所、德国的欧洲能源交易所等的ETS框架排放权价格以及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排放权价格也降至去年下半年最高价的1/3。这意味着投资者进一步看淡CER的价格预期。

    警惕买家违约风险

    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发改委有意松动最低限价。但是在市场上已有项目被迫降价。

    北京华堂律师事务所从事CDM项目法律服务的周亚成律师举例说,在去年高峰期,国内一个风电CDM项目卖到每吨CER 13.5欧元的价格,而现在价格已经跌至10欧元成交。

    “碳点”的新闻简报说,交易中间商承认金融危机给某些投资者带来了麻烦,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明显不如以前。因为去年11月左右二级市场CER的价格仅略高于15欧元/吨,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在中国开发CDM项目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简报说,如果中国CER要价高出市场接受范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CDM碳信用额市场,中国碳交易可能遭遇重创。安科公司斯图尔特·瑟尔尼也称,价格下跌加大了买卖双方的分歧。

    中国CDM项目业主面临的买家违约风险也在增加。华堂律师事务所周亚成说,有外国买家签好了意向书不谈,有的谈好了合同不签,签好了的就在先决条件上做文章,有的条款清单都已经签下来了,但还是违约。“只要有一点机会他们都会尽量开溜。”

    虽然3月中旬欧洲气候交易所CER期货价格回升至12欧元/吨左右,一位从事碳交易的投行人士分析说,“短时间内不可能回到20欧元左右的正常水平”。

    “取决于哥本哈根”

    周亚成律师指出,中国拥有全球将近60%的CERs,外国买家违约率不到10%。

    截至今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最新批准CDM项目49个,累计批准1846个。但市场也传出减排项目的投资者撤离中国,转向印度和巴西的消息。印度对CDM项目的成交价格没有最低限价。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杨富强也不认为投资将涌向印度。他说,印度在技术水平、企业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上都没有中国健全,“投资者是精明的,我估计对中国减排市场的投资总额不会减少。”

    但市场何时才能回暖,周亚成说,这取决于哥本哈根谈判。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就“后京都时代”、也就是2012年后的减排目标在哥本哈根进行谈判。但是去年12月的波兹南会议并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这也被认为通向哥本哈根之路“道阻且长”。

    欧盟早在2007年3月就承诺,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并且,欧盟委员会负责环境事务委员季马斯3月2日说,希望发达国家能够做出到2020年减排30%的承诺,美国也应向这个目标靠近。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11月的表态是,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至1990年的水平。

    “投资者感到前途不光明。”杨富强说,如果美国承诺得更多,碳交易市场就更好。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