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油气资源开发 中国不该再谦让

   2009-03-27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53

  据权威部门估算,南海主要盆地的油气资源潜量为数百亿吨。目前我国探明的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然而,对南海拥有无可置疑主权的中国,面对这样一座油气宝藏,至今为止尚未在其中的南沙海域获得过一滴油、一立方米气。
      
  至今,中国在“争议海域”没有一口油井
      
  南海,也称南中国海。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9条断续线将这片海域围住,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分布其中。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中国是最早对南海海域行使主权并进行管辖的国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在南海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然而,自被探明有丰富油气资源以来,南海开始成为当今世界多国交叉争议面积最大、最为激烈的海域。南海周边的5个国家——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尼先后向中国南海提出主权要求,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南海4个群岛中最大的南沙群岛8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上。这通常被称为“争议海域”。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拥有丰富油气资源、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的南海更是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距离标准重新定义了大陆架制度和引入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客观上使沿海国扩大了海域管辖范围,从而增加了南沙群岛争端的复杂性。邻国纷纷强占南沙岛屿以圈定专属经济区。南海断续线内海域面积为200万平方千米,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5国要求的海域就占154万平方千米。目前,越南已在南沙抢占了近30个岛礁,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也各有“斩获”。

  本着与邻为善的态度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中国在南海的油气开发一直有意避免“争议海域”,开发范围一直仅限于南海北部陆坡,即北部湾中国海域及海南岛、雷州半岛近海。尽管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化集团在上世纪80年代就获得了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南海海域采矿权,我国在南海“ 争议海域”的油气资源开发还是空白,至今尚无一口油井,未产一桶原油。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海周边国家为了经济利益,开始在 “争议海域”内开采油气资源。仅1999年,南海就年产石油4000多万吨、天然气310亿立方米,分别是当年中国整个近海石油年产量和天然气产量的 2.5倍和7倍。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周边国家已在南沙群岛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多个。在现已投入生产的500余口油气井中,有100多口位于我南海断续线内,参与采油的国际石油公司超过200家。

  据报道,从2004年10月起,越南竟将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开发区面向全球招标。近年,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石油公司都与越南签订了一系列油气勘探、开采合同。迄今,越南已从南沙油田中开采了逾1亿吨石油、1.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获利数百亿美元。该国依托南海资源,由石油进口国一举变为石油出口国。目前,南海年产油量在 5000万到6000万吨,而中越“争议海域”年产油量就有700多万吨,占越南3000万吨年产油量的相当比重。 
      
  除了外交因素,技术因素也显而易见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在南海“争议海域”至今没有一口油井呢?

  我国海上油气开采技术尤其是深海开采技术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海油公共关系负责人此前曾列举过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南海地区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一是距离太远,距离后勤保障基地太远;二是技术难度大,投资规模大。”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海上油气勘探的难点所在:

  风险高。与陆地勘探相比,海洋勘探的环境要恶劣得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海上有风浪的影响,海上石油勘探对勘探进度、人员和财产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投资大。在陆上开采油气资源的一般投资不超过300万美元,甚至在某些地区,几十万元就可以打一口油井。而海洋勘探的投资一般是陆上勘探的3~5倍。在海洋浅水区投资一口钻井的成本在500万美元以上,在深海区投资钻井则需要800万~1亿美元。一个深海平台的投资成本超过10亿美元。

  技术要求高。陆上开采主要是使用抽油机,开采比较简单、方便,而海上开采设备的体积比较大,因此对技术的要求格外高。目前,国内深海勘探技术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设备要求高。从世界范围来看,能在深海作业的平台和钻井船比较少,在海上油气资源勘探起步较晚的我国更是如此。
        
  两手都要硬:和平外交 启动开发
       
  我国不少陆地大油田的开采年限已经超过30年,即将进入衰退期。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开发丰富的南海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指出,把开发重点转向海洋,是解决石油问题的根本途径。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应该两手都要硬:力争和平解决,但开发动作也要跟上。否则,若周边国家的开采行为继续下去,那么可能只要过30至40年的时间,南海油气资源将被掠夺殆尽。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叶自成认为,和平解决南海油气资源问题是上策,应力争,但也应两条腿走路。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各方应当自我克制,不采取行动扩大争议,但在越南、菲律宾等国都实际上不遵守的情况下,这一文件似乎只成了束缚中国行动的一条绳子。中国克制,其他方不克制;中国不扩大争议,其他方要扩大争议;中国共同开发,其他方不和你共同开发。在这种条件下,最后只能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受损。

  因此,他认为,应在继续努力实现共同开发的同时,尽早启动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战略计划。以经济行为应对他方的经济行为,可能是在目前情况下中国能采取的最好的行动。“可以设立国际共同开发区域,我们开发,也欢迎东盟各方参加,共同开发。”叶自成说。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开发模式。前些年,中国、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中国和日本关于东海的油气勘探开发也达成了协议。因此,中国需要和世界各国开展更广泛的交流、更广泛的合作来共同促进油气的勘探开发。第二,还应制定环境保护公约来切实保护环境。

  针对国内深海油气资源勘探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这位负责人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进一步摸清海洋油气资源的潜力;开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研究,全面加快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规划并尽快实施;加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提高海洋勘探开发能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