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举储油受到左右掣肘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455万吨,同比下降13%。特别是2月份,我国进口原油达到16个月以来的新低。去年最末两个月,在国际油价跌到50美元以下时,中国原油进口量也未见提升。其中,11月中国进口原油1336万吨,为全年最低水平;12月进口原油1437万吨,较10月下跌了约11%。同7月、8月相比,11月、12月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降低了一半,但进口数量却减少了171万吨。因此,不少人士对中国为何在国际油价低位时没有增加石油进口以扩大石油储备提出质问。
对此,中石油原副总裁贾承造说,关键是储油能力不高,而储油能力的提升又是一个非常复杂、成本很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一期镇海、舟山、大连、黄岛4座储备基地已建成投产,现正在推进二期8个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但即使二期基地建成,也不能完全满足战略石油储备的需要。石油储备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成本也很高。因为油品是会挥发的,而且不能存放太长时间,这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得起的。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已经建了4个石油储备基地,有的媒体在猜测建成以后到底储没储油,我可以告诉你也储油了。为什么不愿意多讲呢?我怕被别人炒作。中国储油了,将来油价高了都怪到我头上来,所以我们都是悄悄地,不要影响国际油价。中国所储原油都是在油价最低的时候购进的。到底储备了多少不便告之,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肯定没有达到国际上通行的90天的储备标准。”
目前中国石油储备量还是保密的敏感数据,不过记者根据公开的报道可看出一个大概的眉目。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4个储备基地,储罐建设总规模为1620万立方米,相当于1500万吨左右,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并全部注满。不过这一数量只相当于国内10~20天的使用量,相比于我国一年1.7亿多吨的石油进口量来说比例并不高,所以在去冬今春我国的石油进口统计中并不显眼。而二期工程只是已经规划完毕,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相当于2400万吨左右。那就意味着二期工程正在建设,还没有投入使用。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大举进口石油,就受到库容的限制。
“藏油于民”引起政府重视
专家预计,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决定了经济危机过后,国际石油价格肯定会有一个大规模的反弹。两到三年之内,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会涨到每桶160~180美元的新高点。如果我国利用现在的时机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每桶可节省120-140美元。目前我国石油年消耗量约为3亿吨,其中有一半需要依赖进口,仅这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国家节省上千亿美元的资金。
如何在国内库容有限的条件下抓住可能稍纵即逝的国际低油价机遇,有人提出了另一条路子,即让民营油企现成的闲置油库参与到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中来。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春节期间,我在考虑一个问题,民营企业的闲置油罐如何在目前国际油价低位时发挥作用?于是,我给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写了一个报告,建议把民营企业闲置油库纳入国家商业石油储备体系中。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这一建议,并做了批示,要国家发改委协商这个事情。张国宝看到我的报告后在上面批示: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对民营石油企业的闲置油库如何利用,如何纳入国家石油储备统一管理的问题。”
赵友山告诉记者:“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通知我去把详细情况和想法作个汇报。发改委领导就民营企业油库的安全性问题作了了解。我汇报说,民营企业的油库建设都是严格按国家有关安全规范标准建设的,这是没有问题的。对油库的安全民营企业老板一点不敢糊弄,糊弄等于糊弄他自己,是对他自己的不负责任。民营企业不像一些国有企业,出了安全问题头头还可以调到别的地方去,民营企业是自己倾家荡产,甚至蹲监狱去。他不敢糊弄,这点可以放心。这次会议最后确定了6家民营油企纳入国家石油储备企业名单。这6家企业的储油能力都在20万吨以上,分布在福建厦门、辽宁营口、江苏、山西等地,总储油能力大约230万吨。会议还列了一批储油能力在20万吨以下、10万吨以上的民营油企预备名单。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些企业参与国家石油储备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派出了包括一个司长、两个处长带队的考察组,到这6家民营油企进行考察。如果考察没问题,这些企业将正式列入国家储备油库之列。对于国家储备油库,国家将要保证其相关的运营资金和应有的利润,而且国家正在研究要给参与国家石油储备的民营油企以法律的保障,有关条文将列入正在制订中的《国家石油储备法》之中。因此,参与国家石油储备,这对目前正在困境中的民营企业无疑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好事。
降低门槛才能油水快进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储备体系,包括政府储备、民间储备和企业储备。在石油储备比较充足的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民间力量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德国施行联盟储备机制,官民联盟储备、政府储备、民间储备量比例为57∶17∶26;在美国除了5大石油公司,还有4000家小公司都参与到了石油储备中;日本建成了13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目前日本国家储备油可用92天,民间储备油可用77天。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民营油企确实可以作为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补充力量。据中商联石油委2008年的调查统计,国内民营石油批发企业有663家,企业油库的总储量约为2.3亿吨。由于拿不到油源,目前民营石油企业能够得到利用的库存容量仅为几十万吨,不到总量的1%,剩余的库存容量都被闲置了。这个库容量几乎相当于10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二期工程的储备量,因此如果政府把民营油企纳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中,既可抢得目前低油价时机并能节省国家巨额投资,同时也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
专家认为,要做好民营油企参与国家石油储备工作,还应该让民营油企能在国际市场上拿到油源。石油储备是一项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投资巨大且资金沉淀时间长。只有让民营油企自主进口石油并储备,才会吸引大量民间资金进入石油储备中来。如果石油进口不放开,由国家储备油库进口石油交民企储备,还是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无法吸引民间资金来更多地储备石油。
同时,如果我国仅依靠国有大型油企出面到国际市场上进口石油,在国外的利益集团眼中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大规模进口石油肯定会受到诸多限制,容易造成市场波动,油价上涨。“民营石油企业具有机制灵活、管理完善、效率高的优势,多批量、小规模的进口不容易引起注意,不容易引起市场波动,自然也不会有大国太多的限制。”赵友山说,“最近,我和几家民营油企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联系了一下,他们非常愿意同我们做原油贸易,可以比国际市场现价低好几个百分点向我们供油。民营油企数量众多,加在一起进口的数额就相当可观了。如果民营油企能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力,到国际市场进口原油,便可以为我国的石油储备发挥极大的作用。”
不过,现在国内获得原油进口资质的民营油企还是凤毛麟角。因此,专家呼吁应降低国内民营油企进口石油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