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光伏产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2009-04-09 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产经新闻报

36

  锦州光伏产业的成长史,是一个令人赞叹的奇迹。1997年,锦州市诞生了第一家光伏企业;2005年,锦州光伏产业链产值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2006年升至10亿元;2007年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250%。

  曾以“大庆式新兴工业地区”著称的锦州,依托光伏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十一五”末期,锦州光伏产业产值计划达到150亿元,并将锦州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使光伏产业成为锦州市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

  光伏产业是近年来国家“火炬计划”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项目。它是在深入实施辽宁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得以生存并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新技术产业。

  2000年9月,锦州光伏产业正式开始自己的艰难旅程。之后,光伏产业逐渐显示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逐渐地完成了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项目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锦州华昌硅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成为东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生产基地,这家公司完成了N形6.5英寸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项目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大批量生产此种产品的厂家。

  2002年,锦州与渤海大学联合建立了科技实验中心,引进全普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光伏产业相关的大中型先进仪器设备,并拥有由24名博士和10名硕士组成的光伏产业学术团队。

  2005年,锦州完成了硅单晶、佳片的研发和高转换效率硅片的研发,硅片切割技术也取得新的突破。不久,正式被国家火炬计划中心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基地。去年,经锦州市人们政府批准,由渤海大学与锦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和锦州光伏骨干企业共同组建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基地检测中心。

  2006年起,锦州与渤海大学共同创办了省内首个光伏产业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广电物理方向)拥有化学、商检、环境、信息等多个光伏产业相关专业。这些充足的人才优势和智能资源为光伏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年,锦州新世纪石英玻璃有限公司低成本多晶硅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200多家企业和研究所的激烈竞争中突破重围,经过多次国家组织的专家论证,新世纪低成本多晶硅被列为国家多晶硅重大产业化专项。

  锦州还计划再添置部分先进仪器设备,使之成为集分析检测、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为一体的光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发展光伏产业的前景

  经过几年的短暂发展,锦州市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光伏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新企业不断涌现,已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以及配套的石英坩埚、石英材料、高纯石墨等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锦州光伏产业已经列入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特色基地,是最具自主研发能力的产业,在未来的高新技术领域必将占领光伏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引领锦州工业走向新的辉煌。

  锦州市委、市政府计划到“十一五”末期(2010年),光伏产业主导产品生产规模达到产值150亿元的远景目标,让它成为同行业的一个创举,一个突破。

  光伏产业拥有可靠的政策支持和人力保障:

  一是光伏产业可以依托现有企业形成多晶硅产能7800吨的发展目标;依托锦州晶城高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引进美国太空总署技术,分期建设低成本多晶硅,实现产值30亿元。

  二是拟通过招商引资壮大多晶硅生产能力。在开发区光伏产业园二期预留的1.2平方公里土地上,有目标地引进美国、法国的技术,建设多晶硅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光伏工程安装公司、建设光伏电站,把太阳能发电与建筑完美结合,推广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三是省市政府加大对锦州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锦州市委、市政府让外来投资企业和现有光伏企业享受同样的待遇。锦州市各相关部门将积极帮助其争取国家和省技改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对落户锦州的光伏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锦州市委、市政府还为此出台了《锦州市打造光伏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实施意见》、《锦州市人民政府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基地的若干规定》以及《锦州市光伏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