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哉,中国稀土资源快被掏空了

   2009-04-16 中国化工报中国化工报

18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味精,是21世纪重要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每6项新技术的发明,就有一项离不开稀土。

  稀土是中国的“国宝”。中国稀土占据着众多的世界第一,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3.5%。

  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表示了对我国稀土资源前景的担忧。有的代表委员甚至悲观地估计,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再过二三十年,中国就会成为稀土小国甚至是无稀土的国家。

  代表委员的担忧,很快传递到会后。一时间,中国稀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国宝”流失引起两会代表委员不安      
      
  “中国的稀土开发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资源浪费。”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在两会期间,多次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他今年向两会提交的议案就是《关于严格管制稀土生产和出口的建议》。

  据周洪宇介绍,由于稀土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而在国防战略武器、新材料开发、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能够保持压倒性优势,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周洪宇代表提交的建议资料显示,多年来超市场需求的大量盲目开采,造成稀土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个体矿点过度开采屡禁不止,弃贫采富、用土压矿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资源开采的回收率低,国营矿山一般在60%,个体矿山仅达到 40%。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稀土市场每年需求折合成100%稀土氧化物约8万吨,而目前我国稀土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万吨,实际生产量超过10万吨,有80%以上的产能过剩。

  《关于加强稀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提案》是在今年两会上由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陈凯提交的。他表示,多年来的过度开采,已经使中国稀土的可开采储量从10多年前的占世界80%多,降到了如今的52%。各种各样的非法小作坊的无序开发,造成了稀土资源的大量损耗。
  
  多个“第一”却只为他国做嫁衣裳      
      
  我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拥有多个第一:资源储量第一,占70%左右;产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90%;销售量第一,60%~70%的稀土产品出口到国外。

  据了解,中国稀土产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包头和江西的赣州。包头拥有世界储量最大的稀土矿山;赣州号称“稀土王国”,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的重要集散地;江苏稀土分离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1/3。但我国稀土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国外商家控制。而且近几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稀土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下滑,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造成这一可悲的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周洪宇提供的资料,目前国外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产品从我国进口。20多年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从我国进口了大量廉价稀土作为自己的战略储备。以制造业和电子工业起家的日本和韩国由于其自身资源短缺,对稀土的依赖不言而喻。中国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这两个国家。至于稀土储量世界第二的美国,早便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钼的生产也已停止,转而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西欧国家储量本就不多,就更加珍爱本国稀土资源,也是我国稀土重要用户。发达国家的贪婪表现在,除了生产所需,他们不但通过政府拨款超额购进,存储在各自国家的仓库中——这种做法,日美韩等国行之有年;除了购买,还通过投资等方式规避中国法律,参与稀土开发。

  周洪宇还进一步指出,中国稀土的主要购买国日本、韩国与中国存在领土纠纷,美国则在台湾问题上构成对中国最大的现实威胁,而且是近些年世界局部战争主要参与者。事实上有些对抗已经在中国东海、黄海上演。但是,在这些对抗发生时,很少有人想到那些真正能威胁中国的战机、舰艇与导弹,监视中国的雷达上的关键部件可能就是中国不计后果出口的稀土造就的。日本科学家曾夸口说,如果不用日本芯片,美国巡航导弹的精度就不是10米,而是50米。可要是没有中国稀土日本就造不出这种芯片。

  “鉴于稀土在提升军事科技方面的显著作用,如果任这种趋势发展,中国出口的稀土有朝一日将构成对中国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我们将为其短视以及不负责任的生产开发付出代价。”周洪宇谈到此时痛心疾首。“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再过二三十年,中国就会成为稀土小国或者是无稀土的国家。二三十年之后,我们将不得不花费巨资从外国进口稀土,西方国家就会牢牢掐着中国的脖子,遏止中国的发展。”

  应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稀土      
      
  别人要,我们就给,而且还很“无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大规模开采、加工稀土。好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厂家都去开矿、加工,价格不好就停产,好日子能持续一两年,坏时则绵延三四年。就这样,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基本上处于竞相压价出口的局面。特别是那些拥有稀土资源的省份,为了争夺可怜的出口利润,不惜以高能耗、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大上项目。稀土产业的现状可以说是诸侯割据,从省一级就开始违规了。数不清的企业都在超过规定量出口稀土产品,价格随之被压低。而国外买家也盯上了中国企业的弱点,想尽办法占便宜。“一张订单满天飞的现象也很普遍,其实订的不多,但他们四处打听,最后造成假相,许多供货方都去谈判,价格就下来了。而国外用户过于集中,并且都是大买家,国内出口稀土的企业,曾多达100多家,多家中国企业竞争的结果是竞相压价出口。国内企业对稀土仅进行头几道工序加工就出口到国外,国外企业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后可增值10倍。”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

  陈凯调研后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尽管如此,中国稀土在世界市场上却不具有定价权,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我国稀土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外商家的控制。过度开采外加恶性竞争造成的不良循环将严重影响中国对于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外都是大买家,而我们是100多家企业对外销售。我国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宝贵的稀土短线产品钕、铽、镝、铕等低价外销。”

  倒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救了中国稀土一把,让中国稀土得以一个喘息之机。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介绍,受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今年以来稀土产业延续2008年四季度行情,稀土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特别是氧化镨钕产品价格仅为2008年同期的35%左右。

  有识之士认为,对中国的稀土产业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个调整结构的良机。既然出口暂缓了,那些靠粗制滥造、破坏资源起家的企业失去了发财甚至生存的机会,那么就应该利用这一良机,趁势对那些企业进行门槛划分。留下科技型企业,淘汰资源型企业。稀土是中国的“国宝”,再也不能如此过度开采、盲目出口了。中央政府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对稀土产业进行全盘规划,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我们的稀土资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